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凡事不對抗

2025年07月08日15:00:30 育兒 7487

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反人性的。

比方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的本性是爭強好勝,但真正讓人強大的,確實「退步、忍讓、包容」等。

頂級聰明的人,凡事不對抗,猶如病貓,勝過老虎。

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凡事不對抗 - 天天要聞

01

清朝的名臣曾國藩,被朝廷委以重任,剿滅太平軍。

他訓練了強大的湘軍,也多次勝過太平軍。但他在江西,戰事卻很不利。

就在湘軍節節敗退之時,江西巡撫陳啟邁等人,卻一點都不配合,還公開嘲諷他「未奉明詔,不應稱欽差」。

曾國藩忍無可忍,上書彈劾陳啟邁,文字里透著怒氣,說其是「劣跡較多,恐誤大局」。

意外的是,上書之後,江西官員對曾國藩的態度,更加惡劣了。

接著又是父親病故,給了曾國藩很大的打擊。

經歷了一系列打擊之後,曾國藩開始反思,調整態度。主動和地方官員表達善意,形成合力,也最終打敗了太平軍,立下赫赫功勞。

曾國藩有句名言:「不與君子斗名,不與小人斗利,不與天地鬥巧。」這應該是他的親身體會,也給了後來人很多的啟示。

不與君子斗名。

君子愛惜自己的名譽,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

你的名氣再大,也不要和他比。你還可以把一些虛名,給對方。

不與小人斗利。

小人的世界裡,都是利益。他還喜歡算計利益。

你和他在一起,就學會讓利好了。自己什麼都少得一點,是吃虧,但不會吃大虧。

你抱著一種態度: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就好了。

特別是一些親人,很喜歡斤斤計較,你更要捨去利益。反正是一家人,利益給誰保管,都差不多。

不與天地鬥巧。

人在天地之間,如螻蟻一樣。

就算你有巨大的本事,遇到洪水、狂風、暴風雨,也毫無辦法。

你要對抗天地的變法,肯定是以卵擊石。唯一的做法,就是躲避惡劣的天氣,順著自然規律。

綜合一下,我們可以明白:但凡別人需要的東西,你都不要和他爭;別人需要走的路,你都不要攔著,處於不對抗的狀態,就可以改善關係,也得到對方的支持。

不對抗,就是順從對方,你也順著對方的腳步去走,達到借力的目的。

不對抗,就是研究事物的自然規律,然後再去按規律做,也是借用自然的力量。

順風而呼,隨人之心,順水推舟,都是真正用巧勁。

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凡事不對抗 - 天天要聞

02

西漢有好幾個開國功臣,蕭何、韓信是大家很熟悉的。

韓信,因胯下之辱而出名。

韓信,還因為回饋縹母的半碗飯,成為了感恩的人物。

但是韓信在輔佐劉邦的時候,卻表現得「硬氣」。劉邦被困,韓信卻寫信:「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

西漢建立之後,韓信顯得囂張。在劉邦的授意之下,呂后、蕭何把韓信斬殺了。

相對來說,蕭何的結局就好多了。

他把自家的子弟,送到戰場上去,而不是在家享受富貴。

他遇到韓信,非常欣賞,極力舉薦。韓信要離開的時候,蕭何又親自騎馬去追,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蕭何功勞很大的時候,就故意強行買走農田。以至於一部分農民,狀告蕭何,強買強賣。

劉邦聽說蕭何強買農田,並沒有責怪,只是對他的提防,少了些許。

蕭何也常常寫歌頌劉邦的文書,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忠誠。

蕭何有一個死對頭「曹參」。蕭何卻反常地舉薦曹參。

蕭何有句名言:「上畏君疑,下懼民望,如履薄冰。」

是的,伴君如伴虎。一個大臣,再厲害,也不要蓋過君王的名聲,不要有越權的跡象。

對於同僚,真正需要的是「團結一心」,而不是一己私利。

有一句古訓: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

一個人處於上升的過程中,不要得意洋洋,而是看到還有比自己更厲害的人。也願意低頭向高人學習,為高人服務。

一個人到了最高處,就要想一想和比自己低一點的人,如何相處。低處的 人,是你的底盤。

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凡事不對抗 - 天天要聞

03

凡事不對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和自己對抗。

很多人可以對周圍的人低頭,對社會大局低頭,但總是為難自己,導致內耗很嚴重。

大家熟悉的「杞人憂天」,就是杞國人胡思亂想,把自己折磨到生病。

有這樣一句話:「你擔心的事情,80%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事情已經發生了,擔心也沒有用。不如積極面對,把事情扛起來,處理好。

看過一個哲理故事:一個人挑著瓦罐,去隔壁的鎮上販賣。

半路上,瓦罐掉下來一個,碎了。那人卻一步不停,繼續走。

大家很奇怪:「你不停下來看看?」

那人說:「已經碎了,看也沒有用。不如好好趕路,免得天黑也不會到鎮上。」

木已成舟,你還能如何?

不和自己的過去對抗,過好當下;不和自己的情緒對抗,及時止損;不和未來對抗,不必亂想。

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凡事不對抗 - 天天要聞

04

《人性的弱點》中寫道:「有狗攔路的時候,最好給它讓道,不要為了爭路被它反咬一口;若是被咬了,即使殺了它,你的傷口也不會馬上癒合。」

不對抗,就是一開始就想到了結果,因此對惡果,忌憚幾分,還有效遏制。

不對抗,就是無為而治,把事情慢慢看,找到最佳的成事方法。

不對抗,就是低頭走路,不給人看出攻擊性,從而改善關係。

不對抗,就是放過自己,好好過當下的日子。

強大,不是張牙舞爪,而是遊刃有餘。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別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卻被高價請來當月嫂,選月嫂遠離這3種 - 天天要聞

別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卻被高價請來當月嫂,選月嫂遠離這3種

嗨,大家好,我是咩小胖。現在不少家庭,會請月嫂來照顧產婦和小寶寶。尤其是家裡生頭一胎,就怕沒有經驗,帶不好寶寶。請月嫂,確實能夠減輕家裡人照顧寶媽和寶寶的工作量,讓剛有寶寶還沒有適應的家庭,有一個緩衝適應的過程。但是,想要選個合適的月嫂卻不
人是被垃圾壓死的 - 天天要聞

人是被垃圾壓死的

明明沒搬磚,卻渾身酸痛;明明沒熬夜,卻精疲力盡;明明生活按部就班,卻總感覺喘不過氣……
西藏「守藝人計劃」啟動:用數字化技術讓千年非遺「可觸摸傳承」 - 天天要聞

西藏「守藝人計劃」啟動:用數字化技術讓千年非遺「可觸摸傳承」

由西藏攸貝文化發起,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指導的《YOOBEI守藝人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於7月7日在西藏拉薩啟動,旨在通過影像記錄、數字化技術與立體化傳播,展現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技藝與理念,推動傳統藝術傳承創新,實現「可觸
魚眼·探問丨官方通報後,天水幼兒園「顏料入食」血鉛事件兩大謎團仍待解 - 天天要聞

魚眼·探問丨官方通報後,天水幼兒園「顏料入食」血鉛事件兩大謎團仍待解

儘管官方通報確認甘肅天水褐石培心幼兒園233名幼兒血鉛異常源於「後廚違規添加含鉛彩繪顏料製作食品」,8名責任人被刑拘,但事件的動機邏輯與關鍵數據差異卻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為「擴大生源」不惜向幼兒食品投毒的解釋難以服眾,而此前天水與西安兩地檢測結果懸殊數十倍的巨大差異更未得到解答。這起駭人聽聞的刑事案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