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2023年07月17日22:31:25 育兒 1188

「老師,下午好,您在嗎?」一個學生給我發來了一條信息。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是極好的,但是沉默寡言,是上課只認真聽課不舉手回答問題的一類學生。在我的印象里,自從加我好友後一個消息都沒有給我發過,好在我做了備註,要不然我是想不起來這是誰的號了。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突然收到了她的來信,竟然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在學校幾天也不見得能和我說一句話呢,這可太難得了。我想這應該有什麼事吧,趕緊回了過去;「你好,在的。有什麼事情嗎?」

過了許久都沒有看到回復,我想可能就是禮貌性的問候吧,畢竟這樣的信息太多了,特別是每到畢業後的假期,幾乎天天都能收到幾條孩子們發過來的問候信息,孩子們總是那麼的可愛。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正當我要關閉頁面的時候,信息一閃,給我回復了:「老師,媽媽要給我把頭髮剪掉。可是我不想剪,我都留了好幾年了。」後面跟著一大串的哭泣符號。「為什麼剪掉呀?長頭髮挺好看啊。是不是覺得洗頭太費洗髮水呀?」我開玩笑著回答道。不對,我腦子一激靈,突然想起來這個孩子今年小學畢業要上初中了,「是不是媽媽告訴你初中就是這麼要求的呀?」我趕緊補充著。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嗯。」「我媽媽就是這麼說的。」「可是我不想剪。」她叮叮叮的回答著。

是呀,孩子大了,總是愛美的,一頭漂亮頭髮和她的感情是多麼的深厚,突然讓剪掉,一時難以接受,這是很正常的。孩子既然找到我吐露了心聲,我就應該給她講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但是我們這邊的中學確實有不準留長發的規定,我是要站在孩子媽媽這邊給孩子做一下心理溝通。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媽媽這麼做是對的,」我把這個問題做好定性,「首先這是中學的要求,是校規校紀,每一個學生都應該遵守,男生不留長發,女生齊耳短髮,穿校服,這是最基本的著裝要求,每個孩子都一樣,就很難出現這方面的物質攀比現象,就和我們小學生要遵守的行為規範是一樣的,你在小學不就是一個遵守校規校紀的小標兵嘛!」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其次,短髮便於打理,中學時間緊,儘管你們大了,獨立性強了,但是睡得晚起得早,短頭髮可比長發節省太多時間了,而且真的能節省洗髮水哦,吹洗都方便,你要是長頭髮,光吹風機都用半天了,天這麼熱,短頭髮還涼快呢;」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再有就是,以後你們要更努力的學習,不能想著長頭髮好看,應該更看重學習的進步和取得成績,多鍛煉自己的能力,'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在的美要更重於外表的美。從另一個角度看,短頭髮也很好看呀,多麼的颯爽,咱們女兵戰士都是短髮,看他們的英姿,你們喜歡的很多明星不也是短髮嗎?如果我是你媽媽,也會要求你剪掉的,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我想,我這麼說你應該是明白的。」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謝謝您,我明白了,就是不捨得。」孩子還是有些不情願。

「你想啊,等你中學上完了,去上大學的時候,再留起來就是呀,可是要是中學不好好學習,哪還有機會上大學呢?到了大學,知識也有了,長發也有了。不是更好嗎?」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我知道了,老師,過幾天我就去剪掉。」這次信息回的特別的快,還跟著一個調皮的笑臉,看來是想通了。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其實在網上有很多的類似這樣的事件出現:有校長拿著剪刀守校門的,也有紋身被學校開除學籍打官司的。彰顯個性和遵守校規校紀無時無刻不再相互衝突在每一個年輕澎湃的心裡,這就需要教育者和孩子們更理性的思考,理性的對待,學生不能為了自己的個性做得不償失的事情,教育者也不能只考慮校規校紀而盲目的一刀切。

當個性和校規碰撞時,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恰當的方法 - 天天要聞

現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作為家長,作為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要更要講究措辭和方法,切記我們是解決問題的,切勿激化和升級矛盾,讓問題更棘手,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舉辦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 - 天天要聞

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舉辦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

籃球操開場秀表演。  本報訊(見習記者 孫佳敏 通訊員 劉凱 文/攝)近日,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以「迎籃而上 追求卓越」 為主題,舉辦第四屆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籃球活動推進體教融合,助力幼兒身體素質提升。
孩子優秀與否,家庭說了算 - 天天要聞

孩子優秀與否,家庭說了算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自信大方、陽光樂觀、學習穩定的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而那些總是膽小內向、情緒不穩的孩子,家庭氛圍多半不怎麼理想。孩子是什麼樣子,家庭往往早已寫下答案。一切教育,從家庭開始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