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中左禪,獨立藝術工作者
關中左禪,原名王林傑,自號:左道人、左散人、終南山人、自在堂主、觀雲廬主人、伴龍山人、伴蒲山人、關中愚夫。
出生於古都西安周至縣終南山麓,左手書畫家,對儒釋道古典人物畫有獨到鑽研,擅長人物、山水、花鳥及篆刻。書法以行草書、篆書為主。
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靜海畫院理事、紹興會稽金石博物館理事、北京稽古文社秘書長、東方美學傳習會藝術總監、深圳路客派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國畫大師李苦禪開山弟子李涵先生入室弟子。常年得故宮紫金城出版社社長李毅華老師悉心教導。
人物畫方面,早年對東晉顧愷之、唐代吳道子、李公麟等高古遊絲線描作品進行過刻苦大量的臨習揣摩;並通過對《石鼓文》《泰山刻石》等經典篆書的學習;清代吳讓之、鄧石如等篆書名家作品長期的臨習,為自己書畫線條、中鋒用筆打下堅實的基礎。山水主攻沈周、文徵明、唐伯虎等;花鳥則研習徐渭、石濤、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

師父李涵先生的題字
一池翰墨欲補天
——左禪和他的書畫篆刻藝術
文/鄒大勇
左禪者,關中故周京畿人士。幼年痴迷翰墨,弱冠即臨池不輟,得關中厚土三千年文化滋養,噀終南道山仙風雨露,屈志百里,廣結翰緣,其後定居於大鵬灣側梧桐頂上乃一發而不可收。星漢作履,排雲弄槎,奇正相參,天機隨化,無論山水花鳥,鏤石刻竹,椎心瀝血,厚積薄發,以屆不惑之年終躋身為同輩藝術家之佼佼者。他的三分鐘鼓,三分靈秀,三分綺思加一分天真,會讓你痴迷忘返。
在書與寫之間,線條是本源,是生命,是整個作品的靈魂。更是作者的人生哲學。臨石鼓,品秦刻,遍閱歷代碑版法帖,三十餘年日課不輟。他玩石,鏤銅,摩磚,修竹……通感一手,相互砥礪,點滴錙銖間造就了他心中的線條。以線摹形,以線寫神,書畫並濟,金石獨造。從鄧完白吳讓之的徽宗膜拜,遵循「印從書出,書從印入」的古訓,圓勁中書印共境,沖刀處金味愈濃。從蹈古之轍到涸轍自立,在書印之間,工寫之間找到了最佳契合點,覓到了「機」,也找到了他自己心中的「道」。參透了,悟透了,它就是「眾妙之門」!
老竹和頑石,使他在澎湃和閑和間,奔放和靜謐里悠遊閑步,肆意揮灑,坐標出自己的最佳發力點,構成了獨具的緯度和空間。司馬遷說:聖人不朽,時變是守。金石之功不僅是左禪書畫的養分來源,更是他對傳統的重新認識和自我剪裁。欣賞左禪的山水畫,可以體味到陰陽,剛柔相生相轉化的老莊哲學思想,可以體驗到儒,釋,道出世入世的終極關照,更能咀嚼出古老關中民俗民風淳厚與剽悍。柔韌的長線條,彷彿得顧虎頭和吳道子的真傳,規整明麗的青綠中能看到石濤和弘仁的舒朗婉轉,厚重的積墨是黃賓虹和李可染的真功,而水破墨或是墨破水,更是從以潘天壽先生為代表的嶺南畫風中悟出的真諦……
大千先生的潑彩幻色,白石老翁的遊絲綉線,乃至於西方藝術中的光和影,林林總總,他總是信手拈來,隨性遣去,別樣的理解和詮釋,彷彿幽人高步,使他的山水藝術張力滿弓,瑰姿奇出。古木蒼藤,青林苔岸,紅蓼灘頭,一葉扁舟……纖濃不失法度,謹嚴超脫紅塵。
在他的作品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杏雨江南的秀骨清象,更能感到周塬厚土的漭蒼磅礴,在似與不似之間心跡寂然,煙火俱滅,也能不由自主地被左禪解衣槃礴般的氣勢和天馬行空樣的想像所折服。這就是左禪!
左禪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