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小卫星,发射!丨科创要闻

2022年08月18日08:18:03 科学 1886
低轨小卫星,发射!丨科创要闻 - 天天要闻

1】刷新最高稳态磁场纪录

8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在26.9兆瓦的电源功率下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原世界纪录是1999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其混合磁体产生45万高斯稳态磁场,已保持纪录23年之久。

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新现象、探索物质新规律。

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中国。中国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投入运行以来,已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机构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

• 点评:这是中国科学实验极端条件建设、世界强磁场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期待稳定磁场这类“大科学装置”能够为更多科研人员所用,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商业航天显身手

【2】谷神星“一箭三星”成功发射

8月9日,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星光益彩号固体运载火箭,顺利将泰景一号02星、平安三号卫星(泰景一号01星)和东海一号卫星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泰景一号01、02星由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其中泰景一号01星是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的首颗对地遥感成像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平安1号”“平安2号”共同支持平安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东海一号卫星由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验证微小型偏振光相机多模式遥感探测技术。

• 点评:这是“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连续三次成功发射,也是2018年成立的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自2020年11月以来的第三次成功发射,开启中国民营火箭的规模化商业发射交付新阶段,为更多的低轨微小卫星上天提供可能。

【3】长征六号一箭16星成功发射

8月1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16颗商业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其中,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号、“河南一号”“西安航投一号”“浦银一号”等10颗,是长光卫星公司分别与眉山环天公司、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西安航空航天公司、浦发银行(60000.SH)和浦银金融租赁公司联合研制的轻小型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分别用于智慧城市、卫星遥感监测预警、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遥感数据等服务。

“天津滨海一号卫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6颗是长光卫星公司和天津云遥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观测小卫星,用于气象预报、搜索跟踪、火点监测、大气探测等。

• 点评:一箭16星,商业卫星服务的发射需求,恐怕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航天大有作为。

机器人三连发

【4】小米发布人形机器人CyberOne

8月11日,小米公司(01810.HK)发布其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身高177CM,体重52KG,通过音频算法和视、听觉传感器,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搭载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可协调运动21个关节,同时配备了Mi Sense视觉空间系统,可三维重建真实世界。CyberOne全身由5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300Nm,最大支持21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0.5ms级别的实时响应,可充分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 点评: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较高、难度也较大,在金融、教育、公共服务、康护、零售、展览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场景,在应对人类社会各项挑战,特别是人力短缺、老龄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受制于技术和成本,距离量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商汤科技推出下棋机器人

8月9日,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00020.HK)推出其首个家庭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元萝卜Sense Robot”AI下棋机器人,它共有26级棋力等级可匹配不同玩家,包含AI学棋、人机对弈、残局挑战等多种使用模式,不仅可以陪伴儿童、成人学习和对弈象棋,还获得了中国象棋协会的认证,可进行行业象棋技术等级评测。

• 点评:一直深耕B端和G端的商汤科技,推出首个消费级AI机器人,同时也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人工智能公司正加快布局C端市场。

【6】腾讯四足机器人Max过梅花桩

8月8日,腾讯公司(00700.HK)Robotics X机器人实验室发布多模态四足移动机器人Max二代技术演示视频,Max能够在梅花桩上完成旋转踏步、单桩跳跃、双轮站立等高难度动作。

依托机器人视觉定位、地形识别、全向六自由度运动规划、高精度模型预测控制等技术,Max能够识别复杂地形,并实时规划步伐,避免踩歪、打滑、摔倒等风险,过桩速度达到腾讯2021年3月发布的上一代机器人Jamoca的4倍。

腾讯 Robotics X实验室于2018年成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感知能力,灵敏运动、灵巧操控、智能体技术,致力于打造智能协作机器人。

• 点评:自2005年波士顿机器人推出Big Dog四足机器人以来,这一品类也成为诸多科技企业的发力方向,期待Max能早日从实验室走进现实,在人机协作方面有更多突破。

7】六部委:加快AI场景创新

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围绕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培育、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建设、高水平科研活动、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打造AI重大场景,通过强化企业场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高校院所参与、创新专业机构等提升AI场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开放,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要素供给。

• 点评:AI技术由“虚”走“实”,场景应用是关键。本次指导意见坚持企业在场景创新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聚焦场景创新中的开放不足、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乐见其成效。

低轨小卫星,发射!丨科创要闻 - 天天要闻

南方周末研究员 袁楚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