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2025年04月06日06:12:09 科学 1367

在人类漫长而曲折的进化历程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今,中国科学家们的一项惊人发现,正在为我们揭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人类祖先曾面临灭绝的边缘,而他们顽强地挺过了长达11万年的绝境。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我们对人类演化的认知,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气候剧变:一场毁灭性的生存挑战

约93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气候变化——“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这场剧变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无情地切割着人类祖先的生存空间。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导致日照辐射量重新分配,冰川从两极疯狂扩张,北半球的冰盖面积在短短三千年内增长了近一倍。全球气温骤降7-8℃,非洲大陆的湿润季风系统彻底崩溃,曾经滋养人类祖先的稀树草原迅速萎缩,面积缩减了60%以上。

埃塞俄比亚博里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证据:原本连续堆积的文化层在距今90万至80万年之间出现了长达十万年的空白。仅存的石器尺寸比早期缩小了38%,断裂的刃口显示出这些工具被反复打磨使用至极限。东非大裂谷的湖泊沉积物记录了当时的绝望:水体盐度飙升至现代死海的1.5倍,湖泊经历了反复干涸与咸化的死亡循环。肯尼亚图尔卡纳湖的岩芯样本中,淡水硅藻化石的数量在气候转型期锐减97%,取而代之的是耐盐藻类的红色条纹,这些血色沉积层无声地诉说着当时每滴淡水的珍贵。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绝境求生:人类祖先的顽强抗争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人类祖先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被迫退守到零星的绿洲,基因分析显示群体间的交流频率下降了四分之三,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负荷在此时达到峰值。然而,正是在这场炼狱中,人类进化史的关键转折悄然发生。

能量榨取系统的全面升级成为首要突破口。分子考古学发现,瓶颈期人类唾液淀粉酶基因AMY1的拷贝数激增3倍,使每日摄入的块茎类植物能量提取率从32%提升至78%。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牙齿化石显示,牙釉质碳同位素δ¹³C值在此时发生显著偏移,证明人类开始系统化挖掘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地下储藏器官。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群体智能的爆发则重塑了生存范式。埃塞俄比亚博里遗址出土的80万年前黑曜石工具,其原料运输距离达130公里,意味着不同部落间形成了原始贸易网络。基因研究揭示,控制前额叶皮层发育的SRGAP2基因在此时期发生关键突变,使工作记忆容量扩展40%,群体决策效率产生质的飞跃。坦桑尼亚莱托里遗址保存的足迹化石显示,人类开始以20-30人的协作单元进行迁徙,这种“移动智囊团”模式使环境信息共享速度提升5倍。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在生理层面,极端环境适应基因库的快速积累成为救命稻草。线粒体DNA分析显示,调控汗腺密度的EDAR基因在此时出现V370A突变,使体表散热效率提高55%,这对应对日益干旱的气候至关重要。同时,南非豪登省洞穴中发现的中耳骨化石显示,鼓膜面积在瓶颈期缩小了18%,这种结构改变显著提升了人类对低频声波的敏感度——在稀树草原退化的环境中,远距离声波通讯成为预警猛兽的关键技能。

超越血缘的协作:人类文明的曙光

这场绝地求生的终极密码,或许藏在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遗址的43具化石中。这些距今85万年的海德堡人遗骸显示,群体中存在系统化的伤患护理行为:一具股骨骨折愈合的个体,其骨骼同位素分析显示伤后三年内持续获得高蛋白食物配给。这种超越血缘的协作伦理,使人类群体死亡率降低了72%,最终在70万年前以百万级种群规模重新掌控地球,将灭绝危机转化为文明跃升的跳板。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人类祖先在绝境中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为现代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通过基因突变、群体协作和生理适应等多种方式,成功地度过了长达11万年的艰难岁月。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对人类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境时,团结与智慧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人类起源的“缺失环节”被补齐

此次发现解开了困扰学界数十年的“60万年谜题”。此前通过线粒体DNA推算的“夏娃理论”将现代人类起源定在20万年前,而化石记录却显示直立人在180万年前就已走出非洲。新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模型,首次在分子生物学与考古学之间架起桥梁——90万年前的幸存者,正是海德堡人的直系祖先,他们后来分化成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三大支系。这一结论得到古人类化石的印证。在摩洛哥杰贝尔依罗洞穴,科学家发现了距今80万年的早期智人头骨,其面部结构与现代人类的相似度达72%,明显区别于更古老的直立人。基因溯源显示,该个体携带的FOXP2语言基因变异,正是出现在瓶颈期之后的关键突变。

98.7%人类消失!中国发现: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如果你吃过石榴,一定会知道石榴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厚厚的果皮组成的——这些果皮通常会被扔掉。然而,这些果皮就可以用作可食用的涂层,帮助防止草莓腐烂。将试验草莓浸入石榴提取物涂层中虽然所有水果都容易变质,但草莓的保质期特别短。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天天要闻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年3月7日,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对胰岛β细胞发育及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关键发育阶段接触抗生素(纳入本项研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婴儿 7 至 12 个月),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闻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着“水晶奇观”。当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会像冬季窗棂上的冰花般结晶成形。这些形态各异的结石不仅是人体代谢失衡的警示灯,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走近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 天天要闻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假设我们从空间站(约 400 公里高度)释放一张纸,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就与空间站同步。空间站以约 276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纸张一开始也会具有这样的高速。在这样的速度下,纸张并不会立即朝着地球下落,而是会在轨道上运行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 天天要闻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图为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 天天要闻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厉害了我的国,简直是太神奇了。我国已经研制世界第一台月球打砖机,它可以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工作,产生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温,把土壤融融,这样就就地取材,通过3D打印技术将土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土壤砖。这样就不需要带水泥去月球了,完全就是就地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 天天要闻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是著名的网红,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我觉得他的一些立场和观点,并无大的问题,多数我都非常赞同。但是,我对郑强的行事风格,是不敢苟同的。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似乎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些大路边上的极其简单的道理。可以说每一个担任领导的人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 天天要闻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内容丰富的简帛文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汉时期经济、艺术、医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们的主人是谁?将为我们诉说怎样的历史故事?4月6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