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黑猩猩会根据灵活性来选择工具的材料

2025年04月06日05:02:03 科学 1397

来自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坦桑尼亚珍·古道尔研究所、葡萄牙阿尔加维大学和波尔图大学以及莱比锡大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坦桑尼亚贡贝河国家公园的黑猩猩在制作工具时使用了一种工程技术。具体来说,它们在制作白蚁捕捞工具时会刻意选择能产生更柔韧材料的植物。

研究发现黑猩猩会根据灵活性来选择工具的材料 - 天天要闻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为制造易腐烂工具所涉及的技术技能提供了重要见解,这一领域在人类技术进化研究中仍然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研究发现黑猩猩会根据灵活性来选择工具的材料 - 天天要闻

坦桑尼亚贡贝河国家公园,一只雌性黑猩猩与她的幼崽一起用工具吃白蚁。图片来源: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白蚁是黑猩猩的宝贵食物来源,可为它们提供能量、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为了获取这些食物,黑猩猩使用细探针从巢穴中取出白蚁。由于白蚁丘内部由狭窄、蜿蜒的隧道组成,研究人员提出,柔性工具比刚性工具更能有效地在这些空间中导航并取回昆虫。

为了验证这一点,第一作者 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带着便携式机械测试仪来到贡贝,测量了猩猩使用的植物材料与可用但从未使用过的植物材料相比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弯曲。研究结果显示,黑猩猩从未使用过的植物种类比它们喜欢的材料坚硬 175%。

此外,即使在白蚁丘附近生长的植物中,那些有明显被猿类经常使用迹象的植物,也比附近没有使用迹象的植物能产生更灵活的工具。

研究发现黑猩猩会根据灵活性来选择工具的材料 - 天天要闻

坦桑尼亚贡贝河国家公园,阿莱杭德拉·帕斯夸尔-加里多 (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博士在最近被黑猩猩捕食的白蚁丘旁。图片来源:阿莱杭德拉·帕斯夸尔-加里多 (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这是首次全面证明野生黑猩猩会根据特定的机械性能选择捕捞白蚁的工具材料,”十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贡贝黑猩猩工具所用的原材料的亚历杭德拉·帕斯夸尔-加里多 (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植物物种,如Grewia spp.,也构成了距离贡贝 5000 公里以内的白蚁捕捞黑猩猩群落的工具材料,这意味着这些植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可能是这种普遍偏好的基础,而基本的工程技术可能深深植根于黑猩猩的工具制造文化中。

因此,野生黑猩猩可能拥有一种“民间物理学”——对材料特性的直观理解,可以帮助它们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它们天生的工程能力并不仅限于使用任何可用的棍子或植物;黑猩猩专门选择具有机械性能的材料,以使它们的觅食工具更有效。

牛津大学人类学和博物馆民族志学院研究员 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博士表示:“这种将生物力学与动物行为相结合的新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黑猩猩制造工具背后的认知过程,以及它们如何根据功能特性评估和选择材料。”

研究发现黑猩猩会根据灵活性来选择工具的材料 - 天天要闻

一只贡贝黑猩猩使用白蚁捕捞工具捕捞白蚁。图片来源:Alejandra Pascual-Garrido

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些知识是如何学习、保持和跨代传播的,例如,年轻的黑猩猩如何观察和使用它们母亲的工具,以及类似的机械原理是否决定了黑猩猩对制作其他觅食工具(如用于吃蚂蚁或采集蜂蜜的工具)的材料选择。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人类起源系生物力学和进化生物学专家亚当·范卡斯特伦解释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类如何进化出非凡的工具使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木材等易腐烂材料很少在考古记录中留存,但有效工具制造和使用背后的机械原理在不同物种和不同时间保持不变。”

通过研究黑猩猩如何根据特定的结构和/或机械特性选择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早期人类使用工具时所面临的物理限制和要求。使用这种比较功能框架可以为考古记录中未保存的早期技术方面提供新的见解。

编译自/ScitechDaily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天天要闻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年3月7日,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对胰岛β细胞发育及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关键发育阶段接触抗生素(纳入本项研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婴儿 7 至 12 个月),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闻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着“水晶奇观”。当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会像冬季窗棂上的冰花般结晶成形。这些形态各异的结石不仅是人体代谢失衡的警示灯,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走近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 天天要闻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假设我们从空间站(约 400 公里高度)释放一张纸,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就与空间站同步。空间站以约 276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纸张一开始也会具有这样的高速。在这样的速度下,纸张并不会立即朝着地球下落,而是会在轨道上运行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 天天要闻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图为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 天天要闻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厉害了我的国,简直是太神奇了。我国已经研制世界第一台月球打砖机,它可以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工作,产生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温,把土壤融融,这样就就地取材,通过3D打印技术将土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土壤砖。这样就不需要带水泥去月球了,完全就是就地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 天天要闻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是著名的网红,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我觉得他的一些立场和观点,并无大的问题,多数我都非常赞同。但是,我对郑强的行事风格,是不敢苟同的。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似乎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些大路边上的极其简单的道理。可以说每一个担任领导的人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 天天要闻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内容丰富的简帛文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汉时期经济、艺术、医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们的主人是谁?将为我们诉说怎样的历史故事?4月6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