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2025年04月08日12:53:22 科学 151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最新更新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 天天要闻

李渡现为重庆市涪陵区所辖的一个街道,它地处涪陵区西部,东与邻江北街道百胜镇接壤,南抵长江江心线与龙桥街道隔水相望,西与义和镇相连,北与长寿区毗邻。

李渡历史悠久,明朝时期,这里属涪州李渡里和谢石里。在历史长河中,李渡曾是重要的水驿,它见证了巴国楚国秦国等政权的更迭。2008年5月,李渡镇致韩镇、石龙乡合并为李渡街道

李渡人文底蕴深厚,相传唐朝乾元二年,李白被贬流放夜郎,船至李渡并由此过江,百姓为纪念此事,将“洪渡”改名为“李渡”,还在其渡江处安放太白石像,命名太白大道,李白文化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李渡名人辈出,谯定北宋末年涪州(今重庆涪陵李渡)人,字天授,世称谯夫子。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对《易》学有很深的造诣,著有《易传》等。

周煌,字景垣,号海山,涪州(今重庆涪陵李渡)人。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他在为官期间,关心民生,为地方和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一定的政绩和声誉。

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的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却走出来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夏文佳。

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 天天要闻

夏佳文,1964年7月17日出生,重庆市涪陵区李渡人,1983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本科,1987年6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8月,夏文佳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3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攻读该校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魏宝文教授、谢羲教授。

1993年5月博士毕业后,夏文佳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副研究员、主任、研究员。

1997年6月起,夏文佳先后赴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作访问学者。。

2008年12月起,夏文佳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文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及工程工作。

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夏文佳院士在上述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 天天要闻

夏文佳院士在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为总工程师,夏佳文带领团队成功建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 - CSR),该储存束流的强度超过了设计指标,标志着这个自主创新的大科学工程胜利建成。

此外,该冷却储存环在技术参数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束流的发射度和能散度等关键指标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保证了离子束在储存环内的稳定运行和精确操控。

而且通过电子冷却技术和随机冷却技术,有效提高了束流品质和稳定性,为高精度实验提供了可靠的束流条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文佳院士团队利用HIRFL - CSR,首次精确测量了近质子滴线短寿命核素Ge - 63、As - 65、Se - 67和Kr - 71的质量,其中实验数据的相对精度达到了10^{-6}。

这一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核天体物理学界的重要科学问题,标志着我国在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研究方面走到了国际前列。

最后,夏文佳院士团队的基于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的研究成果,还催生了重离子治癌技术,助力了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

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 天天要闻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夏文佳院士在首台国产重离子肿瘤治疗专用装置研发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为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研发及产业化团队的核心成员,夏佳文院士参与了首台国产重离子肿瘤治疗专用装置的整套研发工作。

他率领研究团队攻克了高可靠、高稳定、高精确度小型化医用加速器核心关键技术,使得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无论性能指标还是临床反馈,都不逊色于进口设备。

该装置95%以上的零部件设备都是国产,摆脱了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提升了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化水平。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肿瘤专用装置,采用了“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组合结构,在主加速器的磁聚焦结构和注入方式上有重大创新突破,走出了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之路。

这种结构缩短了加速器周长,如武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周长仅56米,相比同一级别的欧洲医用加速器(周长75米)和日本医用加速器(周长62米)更具优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文佳院士团队在治疗技术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如偏心剥离注入、生物视听反馈患者呼吸引导、基于微型脊形过滤器的重离子组合照射治疗等均属于首创技术。他们将治疗推向微纳尺度,提高了治疗效率和精度,能更好地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总结: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的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夏文佳,是我国著名的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

从重庆涪陵李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离子加速器专家夏文佳 - 天天要闻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身康!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好中国文化。#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