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2025年06月14日05:02:38 历史 1071


在古代文坛,有一场堪比“文艺复兴”的大戏——古文运动,那可是把骈文从“顶流宝座”上拽下来的超燃故事!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先唠唠这“主角”之一的骈文。魏晋南北朝那会,骈文堪称文坛“大明星”,凭借华丽辞藻、工整声律和精巧排偶,收获大批粉丝。那文风,华丽得不行,可问题也来了,太注重形式,内容就像“空心大萝卜”,华而不实。就好比现在有人写文章,全是堆砌的华丽词,却没一点干货,看着热闹,读完啥都没记住。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这时候,韩愈“拍案而起”,大喊一声:“不行!得改改这风气!”他提出“古文”概念,这“古文”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古文,而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主打一个质朴实在。韩愈为啥这么拼?原来他想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觉得文风改革和复兴儒学那是“左手和右手”,得一起抓。他还强调“文以明道”,文章得传递道理,不能光好看没用。这想法,放现在就是“内容为王”的鼻祖啊!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韩愈可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拉上柳宗元一起组了“古文天团”。这俩“文坛大佬”一出手,直接给骈文“泼了盆冷水”!他们提倡平浅质朴的散文,那影响力,就像往平静湖面扔了颗大石头,掀起千层浪。骈文被打得“节节败退”,一度衰落,而古文则像开了挂,一路高歌猛进。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这股“古文风”可不止影响了文章体裁,还波及到了诗歌和小说领域。元稹白居易一派的社会诗,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民生疾苦,文风质朴,这背后就有古文运动的影子;唐代传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自然,也受了古文运动的启发。可以说,古文运动给唐代文学注入了新活力,让文学不再是“花瓶”,而是能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利器。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唐代古文运动的“威力”还没结束,直接“跨时空”影响到了宋代。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古文运动。这些“文坛巨匠”各显神通,让古文运动在宋代又掀起一阵高潮。而且,这股“古文风”后劲十足,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清代,堪称古代文坛的“超长待机王”!

古代文坛“文艺复兴”:这群人组团给骈文“泼冷水”! - 天天要闻


古文运动这场古代的“文体改革运动”,不只是文风的改变,更是一场思想的革新。它告诉我们,文章不能只追求形式美,更要有内涵、有思想。就像现在的我们,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其他事,都不能只图表面光鲜,内在的“干货”才是关键。不得不说,这些古代文人真的超酷,用文字掀起一场“革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