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2025年02月04日16:52:03 历史 1903

作为上海的老城区之一,杨浦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居民们的情感记忆。这个春节假期,我们将以“海派城市考古”的方式对杨浦进行“再发现”。

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这样一条床单,粉红色的底色,中间绘有一簇牡丹花,厚实的质感,可以用上好久,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民光被单厂所出品的经典款床单。

1935年6月,原三友实业社技术员项立民独资在上海岳州路兴祥里石库门房子里新开作坊式小厂——民光织物社。初期,仅有1台人力毛巾木织机和1台人力被单木织机,雇工8人。生产毛巾和被单,毛巾用“人人牌”商标,被单用“民光”商标。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1936年底,项立民在兰路(今兰州路)兰桂坊租用两幢石库门房子,添置10余台人力木织机和毛巾织机,增加20余名雇工,扩大经营。1937年“八一三”事变,民光织物社遭到破坏,被迫停产。1938年,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次年,项立民同朋友合伙又开办了华一织造厂和中汇印染厂。

1941年买下通北路801号6.4亩土地。1944年民光织物社、华一织造厂制造厂迁至通北路801弄14号新址。1945年三个厂统一挂上民光织物社的牌子。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1951年,企业改为上海民光织物社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1966年10月更名为上海被单七厂。1978年,复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1994年12月,以民光品牌组建的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民光厂成为该公司的母体企业。2010年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左图:早期的民光被单商标。右图:1981年,图案LOGO有了微妙变化,火炬光芒冲破了圆圈,民族品牌走出去的决心与信心彰显无疑,同时,“民光”两字寓意民光事业稳固、基础坚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民光”床单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床单上的牡丹花是主导,款式简单、大方,且用纯棉制造,是很多新娘的必备嫁妆,以至“一单难求”。据说最红火时,求购的人流在厂房外排成长龙,产品刚一下线就被抢购一空。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1981年《文汇报》有过这么一篇报道“民光被单厂摸透消费者心理”中提到,民光厂每年总有一百多人次走访商店,供销社,上山下乡,调查了解各种消费者的不同要求,掌握各种消费者的心理。针对不同消费人群设计不同风格的花纹。该厂被单底色已由过去红、桔、绿、蓝“四大金刚”,发展到十六种底色:花型格局从过去的“四角一中”,扩大到三大花、四大花、条形花、图案花、散花等多种格局;花样从过去的二十多种增加到现在的五十多种。全厂十七只品种中,有十五只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其中2669友谊被单、4551上海被单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项立民

上海市档案馆藏

项立民,又名项起,出生于1907年1月,浙江杭州人。1920年,从浙江杭州县立贫儿院高小毕业,进入三友实业社。他从练习生做起,通过勤奋一步步升任为工程师、织部副主任。1927年之后在安禄棉织厂、杭州临丰染织厂、华纯织造厂任厂长。

资源推荐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 天天要闻

《上海老品牌》

索书号:

F279.275.1/1802

馆藏地:

平凉分馆参考阅览室


来源:上海杨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