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访苏回国,看到贝加尔湖大发雷霆:别忘了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2023年09月16日15:07:06 历史 1447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主席出访苏联,途经贝加尔湖时,当地苏联官员非常尊敬地请主席下车。

但对于这一要求,主席直接拒绝了。

随行人不解,主席出访向来每站必下,为何唯独贝加尔湖站不下车呢?众人疑惑之际,主席开口问道:诸位,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随行一人未加思索地回答道:“这里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府乌兰乌德”。

主席听后十分不满,继续道:“我问的是,历史上这是什么地方?”

一众人一下子全懵了,有人嘀咕,“这里就是乌兰乌德呀”。

主席听后直接发火了,“难道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我问的是历史上这里是什么地方”。

主席示意司机不能停车,继续开车向前。此时,主席才为众人解释道:“请大家一定要牢记,这里之前是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不是苏联的”。

在自家的领土上停车,这就不能叫作访问。主席的不停车,无疑是很不情愿地承认这里是苏联的领土。

主席访苏回国,看到贝加尔湖大发雷霆:别忘了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 天天要闻

贝加尔湖过往历史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总面积3.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北京市的面积,是我国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

贝加尔湖的蓄水量十分惊人,可达到7000多亿立方米。将我国所有的湖泊的蓄水量加起来,也只有贝加尔湖的三十三分之一。

贝加尔湖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岛屿迂回。春天时,贝加尔湖的最深透明度可达到40米,而我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玛旁雍错只能达到14米。

贝加尔湖中有27个岛屿及多个半岛,最大的岛屿面积有730平方公里;贝加尔湖最深处有1640米,平均深度750米,而我国的青海湖平均深度只有21米。

无论怎么对比,站在贝加尔湖身边,我国的所有湖泊都是弟弟。

文献记载,贝加尔湖大约在2000-2500万年前,因印度次大陆板块挤压并嵌入欧亚大陆板块时形成。

大运动一方面使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另一方面造成了贝加尔湖区域的断裂,形成了大裂谷。后经历了上千万年,周边336条河流汇聚大裂谷,最终形成了贝加尔湖。

主席访苏回国,看到贝加尔湖大发雷霆:别忘了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 天天要闻

主席访苏回国,看到贝加尔湖大发雷霆:别忘了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 天天要闻

贝加尔湖的丢失

贝加尔湖除了蓄水量巨大,水质品质极佳,按照我国的水质标准,能够达到最好的一类淡水。

要知道,这么优质的一座大湖泊,历史上很长时期都属于我国领土范围内。

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曾是苏武牧羊的地方,汉武帝时期一直属于我国统治范围之内。

唐朝时,曾在贝加尔湖设立羁縻州府玄阙州,由安北都护府管理;元朝时,属于岭北行省管辖。

一直以来,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丁零铁勒、蒙古等,都与我国中原王朝有着比苏联人更近亲的血统和关系。

直到清朝时期,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政府,有些看不起寒冷偏远的贝加尔湖,而将其“赠送”给了沙俄,十分可惜。

公元17-18世纪,正是清朝鼎盛时期,欧亚大陆两股新兴势力开始疯狂扩张,最终在贝加尔湖相遇。

这两股势力,其一是沙皇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另一支是大陆东方的清八旗军。

贝加尔湖是一座狭长弯曲、像一轮弯月一样的湖泊。它狭长的分界线将两股势力阻隔在了湖泊两岸。

两股势力因贝加尔湖而停止。但两国对待贝加尔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也注定了贝加尔湖的命运。

主席访苏回国,看到贝加尔湖大发雷霆:别忘了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 天天要闻

对清朝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在贝加尔湖进行长期统治,他更热衷于中原王朝的你争我夺。

因为那里有更优质、更温暖、更适宜耕种的土地,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而对于俄国来说,他们本就生活在苦寒之地,更偏于南方的贝加尔湖区域,对他们来说是很适宜生存的地方,俄国人非常重视和珍惜。

俄国人到达贝加尔湖后,第一件事就是探索地形、绘制地图,开始召唤殖民者到来,进行长期军事占领。

当时清朝正值康熙帝时期,在经历了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清朝对“服软”的俄国做出了重大让步,放弃了对贝加尔湖东部反抗沙俄的布列亚特人的支持。

到了雍正帝时期,清朝又与俄国签署了《恰克图条约》,又将贝加尔湖南部区域全部划归给了俄国。

从此之后,贝加尔湖与我国彻底分离,这种毫无眼界的“赠予”,令人遗憾不已。

读者们,关于“贝加尔湖的历史”,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