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2022年07月08日10:26:15 历史 1632

“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


我们都知道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他的头衔可多了:有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和新法家代表。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表面看上去梁启超是个博学鸿儒,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你可能认为,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毕竟那么大的人物啊,肯定很有范。


等你《梁启超家书》之后,你就不会这样想了。


他在30年所写数百封与父、与弟、与妻、与儿、与女的书信,特别是那些与儿女的书信,你会非常惊讶。


一个旧时代的学究居然拥有丰富而亲切的感情。


书信中透露出来的教子之言,是如此的宽容理解和细腻丰沛,指导的观念极其现代,言语的诉说极其圆融,既严且慈,很多意见中肯和启迪诱导的温和,即便是今天的父母,也做不到。

梁启超一生育五子四女共九人。

​有著名建筑学家、著名考古学家、火箭控制系统专家、诗词研究专家、淞沪抗战的将军西点军校高材生、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高材生。


其中有两个中科院院士,一个中央研究院院士。


一家三院士,九个娃娃个个出息,厉害!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应该改一改“梁启超,有秘方,带九娃,都出息”



据说,梁启超给儿女的,是当时其他父母无法给予的理解、宽容、尊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亲昵。他给儿女的书信里经常昵称自己的儿女为“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


这是清朝人么,


即使女儿都出嫁成家了,他还是宝贝思顺、宝贝思顺的叫着,太顽皮了。有个顽皮的老爸,儿女们情何以堪!梁启超不但教子有方,而且爱女如命!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清末民初时期的梁启超给女儿的信告诉你:那是真的。梁启超爱女如命,人尽皆知。清朝灭亡的第二年,梁思顺在国外读书,十分用力,梁启超担心学习紧张影响了女儿的身体,于是在致女儿思顺的信中说:


“来复日(星期日)必须休息,且须多游戏运动……汝必须顺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汝须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断不许汝病也。”“汝乃吾之命根”,


梁启超对孩子表达情感从不掩饰!梁思顺不感动得稀里哗啦才怪。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生病时,梁启超特别思念思顺,想让女儿知道,又怕思顺知道后担心,心情十分矛盾,他信中说到:“吾每不适,则呼汝名,聊以自慰,吾本不欲告汝,但写信亦略解吾烦忧也。惟汝断不许缘忧我之故而荒学或致病,果尔,是重吾忧也。”又如:“宝贝思顺,我现在就上车回家了,明天晚上就和你妈妈弟弟妹妹在一块了,现在很想起你。”又如致思顺、思庄:“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你们走后,我很寂寞。”


理解、尊重和亲昵,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有这样的爸爸,何愁孩子不出息!



发几个干货: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梁启超是神童,14岁考上举人,基因好;


也有人说: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父亲。


不知道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