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2022年07月01日10:10:40 历史 1544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西晋灭亡,接下来就是五胡十六国直到南北朝对立了。

这个时期的历史要分为南北两半说,这两半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全程将近300年的时间。上半场的混乱戏份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地盘相对稳定,下半场是南北大家一起混乱。


上半场南方政权是东晋,存在时间是公元317-420年,一共103年,作为正统汉族政权,领导层既想收复北方,又有一点不那么想,加之战力确实有限,打不了巅峰赛,只能在南边干瞪眼;下半场的南方被称为“南朝”,存在时间420-589年,一共169年,分别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东晋墓主人生活图》局部


北方的上半场,存在时间是公元304年-439年一共136年,这期间就是多个胡人政权、个别汉族士族建立的政权之间,互相抢地盘,来回干架,都想着统一北方然后去南边收编东晋,直到北魏灭掉所有对手,统一北方。


下半场就被称为“北朝”了,存在时间439-581年,一共142年。北魏统一后没撑多久又分裂了,分成两个政权,以黄河为界,一个叫东魏,一个叫西魏,后来东魏被北齐取代了,西魏也被北周取代了;直到最后整个北方又被北周的外戚杨坚统一了。


这一期文章我们先来说一下上半场的北方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如果把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比喻成一个手掌,下半掌是东晋,手掌心是中原,五个手指头就是五胡从西往东分别是氐、羌、匈奴、羯和鲜卑虽然不够精确,但大致位置就是这样。


这个时期北方建立了很多政权,但基本上都是说没就没的路人甲。至今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个,因为有可能建国没几天就被人灭掉了,命短到让人心疼,能上台面的,一共十六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十六国”这个称呼最初来自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即指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彼此之间有一争高下的实力。


其实就看这些个国号,大概也能知道,这些国家的国号没有特别多变化,只是当权者的身份和主要根据地一变再变,史书上为了区分,只好加上前、后、东、西、南、北之类的前缀。


这些个胡人政权在北方打成一锅乱粥,此消彼长,这中间曾经短暂统一过两次:前秦和北魏。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统一的时间点作为分割线,按照顺序说说这时期北方发生的主要事儿。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第一回合,原创国家死得快。五胡建立的国家很多,但是在这一阶段就前赵、前凉、前燕、前秦那么几个原创。


前赵: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政权,以复汉为名,称为“汉赵”,后来迁都平阳。但是没过多久,手底下一个大将叫石勒,起兵反叛,自称赵王,把前赵干翻在地,还是用了“赵”这个国号,史称“后赵”。


又过了没多久,后赵的汉人养孙冉闵反水了,灭了后赵皇室,霸占了后赵的地盘,建立了“冉魏”。冉闵很能打,但是身份尴尬,不容于胡也不容于汉,膨胀了之后惹到了不能惹的东北人—前燕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前燕:是鲜卑人在东北建立的政权。一开始还尊东晋为正统,得到了东晋的支持,后来攻灭冉魏后,就跟东晋使臣说:你回去告诉你家天子,我不想屈居人下了,就称帝了你能咋滴?(慕容俊言:“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


前秦:在这期间,后赵的另一个小弟—苻健,他见冉魏单飞了,心痒难耐也建了国,国号是“秦”,史称“前秦”。他本人除了创始功劳别的都没啥,主要是他的侄子苻坚,特别能打仗,几年之间,把周围的邻居什么前燕、前凉(晋朝原大将张轨建的政权)全都干翻了,搞出了短时期内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国家


纵观这些政权的历史,主要几个都是从“赵”这个政权分出来的,后赵、冉魏、前秦,当权者都跟原匈奴贵族建的刘汉(后称赵)政权有丝缕关系,不是其原来的军事将领,就是原军事将领的后代。


这叫啥?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就是: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别人是将来于更高处相逢,这帮人是于更高处干仗。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前秦统一北方之后,内部还没稳定好,就磨刀霍霍向东晋了。于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淝水之战打响了。


苻坚亲率大军60万南下伐东晋。东晋谢安命谢石谢玄等率8万人北上抗敌。双方打了两三个月,后来在淝水对峙时,苻坚战略指挥失误,本来要假装败退引诱东晋过河追赶,然后打伏击,结果是手底下的兵将假戏真做,一个比一个跑得快,直接全都溜了。东晋趁此机会直接过河掩杀,前秦大败。


原来归顺前秦的各胡政权,一看前秦南伐失败了,又纷纷动了复国心思,于是各种国号就都回来了。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第二个回合开始,北方各政权之间继续内乱互卷。


鲜卑慕容垂于河北复国,史称后燕;前燕皇族慕容泓关中建国西燕;前秦羌将姚苌自立,建国后秦;鲜卑将乞伏国仁自立,建国西秦;仇池氐杨定也宣布复国,并称藩于东晋,史称后仇池;鲜卑拓跋圭于代地复国,国号“魏”,臣服于后燕,史称北魏。


几年之间,北方多国并立,关陇地区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后仇池,关东地区则有后燕、西燕及北魏等。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这么多政权犹如雨后春笋一样都冒了出来,而且他们也懒得改前朝的国号,直接拿来就用,于是就成了我们后世人在史书看到的样子,前X、后X、北X、南X、西X什么的,直接让人懵了个大圈。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这几个胡族和北方汉族士族之间打来打去的事儿,多数拿的都是“原来当将军,后来自己封自己当皇帝”的剧本,继续套用第一回合用过的那句话:聚时一团“火”,这次散时,那真是“流星雨”了。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在这一轮大乱斗过程中,北魏政权迅速崛起了。


当时南边东晋自己也开始混乱了,对北魏没什么大威胁,加之拓跋焘继位后,励精图治,北魏国力大盛。拓跋焘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开始着手统一华北。十几年间,北方各政权纷纷被北魏收割,公元439年,北凉投降。至此,北魏统一了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我们熟知的花木兰的故事大约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北魏。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乐府民歌木兰诗》里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从这里的地名“黄河”、“黑山”、“燕山”等可知,木兰主要是在北方打仗,天子不叫陛下叫“可汗”,说明当政的是胡人,据考证,木兰参加的可能是北魏和柔然之间的战争。


好了,北方上半场我们就介绍完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真是民生多艰


魏晋南北朝(二):来啊,互相伤害啊 - 天天要闻



下一期我们一起来看南朝和北朝1V1。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