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剿匪记
(接上期)
夏天的早晨总是来得那么早,刚刚三点来钟就大天实亮的了,少女脸盘般的太阳羞红羞红地升起来,昏睡了一夜的鸟儿醒了,他们对着太阳开始晨唱,叽叽喳喳,一声声、一阵阵和谐悦耳。
挠力河水哗啦啦地流响,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又像在唱着一曲英雄的颂歌,永不歇止地传向远方。
经过昨天战斗洗礼的战士们又胸纠纠地站在河畔的草地上整装待发。
王永站在队前,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喻殿昌匪队昨天一仗已伤了元气,但他们还很有实力,我们今天要一鼓作气击溃匪队,解放宝清城。今天我们要分三路攻击宝清之匪徒,第一路由政委率领第一营从东路进军,经三道、二道、头道河子逼近宝清东城门,如路遇匪徒,务必全部击溃。”
“第二路由我带二营和炮营从正面进攻,经太平沟,徐马架子(现宝清县夹信子乡徐马村)直奔宝清南城门。”
“第三路由参谋长带着,从太平沟奔小城子、梨树沟逼近宝清县城西门。如守城土匪负隅顽抗,三面一起进攻,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拿下宝清,全歼城内土匪。”
“坚决解放宝清!”
“全歼宝清之敌,消灭宝清土匪!”
誓言在挠力河河畔和山林中久久回响。
三路人马按照各自的行军路线迅速北上,七一九团一路上未受到任何阻击,按照各自的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了兰棒山外的宝清县城。
这时的宝清县城一派寂寞,国民党县党部的人逃跑了,治安总队的匪徒们逃跑了,维持会,参谋议会的人也逃跑了。七一九团顺利地进了宝清。当天由马公仆、张克、王正林、肖锋,赵宏、李民、杨申、杨宝善组成中共宝清县工作委员会,对外称民运委员会,由马公仆任书记,王正林任社会部长,李民任组织部长,杨申任宣传部长,肖锋任县工委秘书。同时成立了宝清县民主政府,张克任县政府代县长。
1946年7月3日,宝清县民主政府代县长张克发布了第一号布告,敦促残余土匪立即向民主政府坦白自首,以求人民政府的宽大处理,并号召广大群众揭发检举藏匿之顽匪。
当时的兰棒山周边宝清的群众由于受国民党分子张介凡,郭景秀之流的反动宣传和影响,不敢接近共产党,怕 “共产共妻”。为了打消群众“恐共畏共”情绪,鼓励群众参政建政,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七一九团剿匪部队、中共宝清县工作委员会,宝清县民族政府联合召开了纪念“七.七”九周年大会。会场设在南门里广场上,宝清各界群众和剿匪部队数千人参加了大会。会场上高悬着“宝清县纪念 “七.七”九周年大会。”大横幅,会场四周挂着木板标语,分别写着:“建设和平民主繁荣的新宝清。”
“坚决维护人民安居乐业!”
“彻底肃清胡匪汉奸特务!”
“参加匪队的官兵,不论职务大小,只要悔过投诚,交出武器,一律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给予自新之路。”
“民主联军是东北人民的子弟兵,人民拥护自己的军队!”
“民主政府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自己的政府!”
这是一个稳定的政局,安定民心的大会。
会议前,有人想看看共产党是啥样,像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是“红毛怪物”,有的人是打哈哈凑趣而来的,很多人是对共产党是怀疑态度来的。当他们听了719团政委张浩林的讲话和听了马公仆、张克等县里领导讲话后,当看了三五九旅政治部和合江军区政治部印发的《告宝清同胞书》后,了解到民主政府的基本政策和对土匪的基本态度,心里都托了底。会后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热情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有些参加匪队的匿藏土匪知道政府的政策后,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交枪自首。还有些父亲拉着当过土匪的儿子,妻子拽着当过土匪的丈夫去政府坦白交待,没几天就有七十多个土匪投诚,他们都得到了民主政府的宽大处理。
一时间,那些死不投诚的顽匪已成惊弓之鸟,四处逃匿,在觉醒的民众面前,他们成了过街老鼠,无法藏匿。
(待续)
版权所有 不得翻录
李朝阳遗作。
李兴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