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2021年09月02日22:43:35 历史 1405

公元前546年,二次“弭兵会盟”正式确立晋楚平分天下的国际秩序。时隔四十年后,于公元前506年又发生了柏举之战,过了这么长水深火热的日子,天下也该乱了。在公元前506年的春天,柏举之战爆发前夕,蔡昭侯被楚国令尹子常好一顿欺负,最终屈辱回国。蔡昭侯回国之后,第一时间跑到晋国去求晋国主持公道。此时范氏家族是晋国的第一大家族,范献子士鞅,身居晋国中军将,权力如日中天,他在收到蔡国请求后,权衡利弊,就找到了当时周王室的权臣刘文公商量这件事。说到刘文公,很多人都非常的陌生,春秋中的名人与璀璨星河多不胜数,大家不了解刘文公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位。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柏举之战

话说周景王在位时,嫡长子太子树早死,后来周景王立嫡长子姬猛为太子。到了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宠臣宾起动了心思,他支持周景王的庶长子王子朝登基,但此时刘文公和单穆公二人却不同意,这俩人原本就与宾起不合,现在宾起打算公然废掉太子,二人借着这个把柄杀了宾起,立姬猛为天子,史称周悼王。可除了宾起外,周王室中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也都支持王子朝,这伙人联合起来驱逐周悼王。刘文公和单穆公一伙人立王子朝为王。不巧的是,半年后周悼王驾崩,按照长幼顺序,刘文公和单穆公,只能拥立周悼王的弟弟姬匄为国君,史称周敬王。双方在周王室那巴掌大的地方闹得是乱七八糟,一战就是三年,最终刘文公在晋国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王子朝和手下的毛伯得,尹文公等人就逃到了楚国。在随后的几十年,刘文公为了防止王子朝等人依靠楚国的力量反扑,他选择紧紧地抱住了晋国的大腿。晋国方面也乐见其成,毕竟周王室和自己走得近一些,对自己是有利无害。因此在公元前506年蔡昭侯向晋国求援后,刘文公以周王室的名义召集十八路诸侯在昭陵会盟,共商伐楚大计。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昭陵这个地方可能与楚国八字不合,当年齐楚对决,昭陵会盟时,齐桓公也是在这个地方召开的会盟,这次昭陵会盟的十八路诸侯并不是个虚词儿,真有十八个诸侯国参与,因此这次昭陵会盟创造了一个春秋之最。以一国之力,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诸侯会盟,这也是晋国春秋霸业的回光返照。这次昭陵会盟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废除晋楚双方在弭兵会盟中的盟约,从此晋国是中原唯一的合法霸主。另一个议题是替蔡昭侯主持正义,讨伐楚国。在会议的过程中,晋国的荀寅趁机勒索蔡昭侯,蔡昭侯一听崩溃了,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楚国的臣子勒索我,现在连晋国的臣子也勒索我,我蔡国不要面子吗?这事儿坚决不能答应,这就是春秋小国的悲哀,谁看见他们都想踩上一脚。晋国的荀寅被蔡昭侯拒绝后,也是心头火起,他心说:蔡侯啊蔡侯,你脚上的鞋有点大呀,我给你换个小鞋穿穿。荀寅扭头就找范献子士鞅,说:咱们晋国霸业日暮西山,结果诸侯们各怀鬼胎,和咱们不是一条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替蔡国出头,招惹楚国没有什么好处啊,而且今年多雨,疟疾兴起,再加上咱们旁边的中山国蠢蠢欲动,如果我们此时抛弃弭兵会盟的盟约,不仅会得罪了楚国,还会失去中山国的信任,毕竟我们自从湛阪之战以后,就没有在楚国身上占到过便宜,现在出兵也只能是舍本求末,不如您就直接拒绝蔡侯,告诉他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咱们也是自身难保了。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当时晋国六卿的内斗非常凶狠,荀寅所在的中行氏是范氏家族最铁的盟友,范献子士鞅琢磨了一下,感觉不值得,为了蔡国得罪中行氏,所以范献子士鞅同意了荀寅的建议。然而昭灵会盟可是春秋以来最大规模的诸侯会盟,十八路诸侯都在旁边看着,总不能说散就散吧。最后晋国方面找了一个借口,他们让蔡国讨伐没有参加会盟的沈国,作为昭陵会盟的收尾。蔡昭侯也是被逼无奈,毕竟他已经得罪了楚国,如果再得罪晋国,那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最终蔡昭侯三下五除二,将沈国灭了。但晋国的这波操作让十八路诸侯都很失望,大家觉得晋国这个霸主也太水了,实在靠不住。只有晋国自己还觉得自我感觉良好。在这种情况下,齐国看到了称霸的可能性,时任齐国国君的齐景公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想趁晋国的衰落之际,恢复齐桓公时代的霸业。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蔡沈之战

紧接着在同年冬天,发生了柏举之战,楚国作为春秋第二号强国,被吴国打的国都沦陷,国君流亡,真是惨不忍睹。楚国的急速衰落造成了中原霸主的权力真空,这就为齐国图霸中原造就了可乘之机。无巧不成书,郑国的执政大夫在昭陵会盟的途中去世,这老哥儿是郑国亲近势力的代表人物。随着郑国亲近势力大减以及楚国落魄,郑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靠山。于是在公元前503年,晋楚争霸的关键棋子郑国扭头转向了齐国,齐景公和郑献公正式缔结盟约。不久之后,魏国的国君魏灵公也对晋国的范献子士鞅不满,他逐渐向齐国靠拢,就这么着,晋国霸业中,两个核心盟友投靠了齐国。随着齐景公的羽翼丰满,他终于要对晋国的铁杆盟友鲁国下手了。在公元前502年的秋天,齐景公命齐军南下,大举入侵鲁国。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蔡沈之战

可能很多人比较了解,鲁国在外交策略上采用的是连晋制齐的策略,晋国也需要在帝国的东方扶植一个代理人,来制约齐国的发展。因为这种共赢的关系,从赵盾时代开始,鲁国和晋国的关系就非常密切,鲁国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他们实在顶不住齐国的压力,连夜向晋国求救。由于鲁国在晋国的霸业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晋国的必争之地,因此晋国暂停了内斗,由士鞅亲自领兵,联合上军将赵鞅、上军左荀寅,一同出兵讨伐齐国。齐景公一看晋军这个阵容,而且范氏、赵氏、中行氏三家联手一致对外,脑门子上就开始流汗了,觉得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就无可奈何的撤兵了。

浅析吴越争霸的前期时代背景 - 天天要闻

这件事发生在柏举之战四年后,通过还原这个时代的细节,大家可以发现,不仅吴楚争霸两伙人在火拼,齐晋两国也在火拼。在东周的版图上,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正是在这种中原乱战的情况下,吴国两代国君吴王阖闾吴王夫差才会将战略重心放在中原地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 天天要闻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据气象北京,5月13日16时~20时,北京市昌平、怀柔、顺义、延庆、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局地均已出现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冰雹。目前强对流回波位于房山北部、门头沟东部、朝阳、丰台、海淀一带,海淀区雷阵雨天气中伴有冰雹,尺寸较大,可能造成雹灾。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请出行丰台、大兴、通州和中心城区...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 天天要闻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民进党上台后,为推行“去中国化”,各种“迷惑”操作不断,令人瞠目结舌。近日,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网站被发现将占总人口逾96%的“汉人”(笔者注:汉族居民)改写为“其余人口”,同时将仅占2.6%的少数民族群体突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民进党当局这种妄图...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闻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区全面停止电报服务。至此,北京已成为全国唯一提供发电报服务的城市,而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也成为全国唯一电报业务点。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大厅一角就是电报服务区。服务台上摆放着厚厚一沓电报纸和一份填写模板,有顾客正在填写电报内容。中国联通...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 天天要闻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据韩国媒体此前报道,如果发动内乱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图据视觉中国在第三次庭审中,特战司令部参谋长朴正焕(音)和首都防卫司令副官吴尚培(音...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 天天要闻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汉,主帅是司马昭的亲信钟会,钟会当时担任镇西将军,作为主力,钟会的兵力高达十余万,其他两路大军,分别是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两人各带三万多人。钟会作为主力,和姜维主力作战,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不能前进一步,钟会无奈,甚至打算撤军了。这时,转机出现了,作...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天天要闻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一声拖长腔调的喧呼在深宫里回荡,张謇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时,只觉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袭来。金銮殿上众人歆羡的目光里,他望着殿外簌簌飘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亲借着煤油灯的光,用布满老茧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论语》的场景。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天天要闻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名单,其中决定任命孙简为吉林省副省长。孙简孙简,男,197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闻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庆功宴上,朱元璋亲手为汤和斟酒。当酒液注入金杯时,这位曾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的元勋却悄然离席,伏地叩首:"臣年齿已衰,不堪重任,请陛下怜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