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2021年06月18日23:28:42 历史 1057

毛泽东有10个儿女,有的因战乱流落民间,有的因身体问题年幼夭折,还有的牺牲在战争中,仅有少数几位健康幸福地长大。杨月花(原名毛金花),毛泽东10个儿女中最不为人知的一位,也是最平平无奇的一位,她没有毛岸英、毛岸青、李讷、李敏4位兄弟姐妹那么幸运,也没有毛岸龙、毛毛等那么悲惨。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杨月花没有在父亲毛泽东、母亲贺子珍身边生活过,即便在1973年确认身份,也没有见面相认。杨月花的认亲故事,充满着曲折波澜,在种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杨月花始终没能与毛泽东和贺子珍,父女、母女相认。这像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杨月花一个人的无奈。

杨月花是毛泽东继岸英、岸青、岸龙之后的第四个孩子,也是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女儿。杨月花的具体出生年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9年3月,另一种是1930年3月。这里我们采纳1930年4月的说法。1929年3月,毛泽东因患病疟疾,离队养病,闲暇之余指导着闽西地方党工作。

此时的贺子珍已怀有身孕,却始终闲不下来,一边跋山涉水精心照料毛泽东,一边织布编草鞋。这年秋天,贺子珍妊娠6个月了,还是坚持给毛泽东抄写长达3万余字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会决议案》,协助毛泽东筹备党代会工作的召开。1929年年底,古田会议闭幕,红四军回师赣南,毛泽东安排即将分娩的贺子珍离开队伍,去往闽西特委休养。

1930年4月,龙岩爱华医院,收到一封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亲笔信,信中说:几天后,会有一名产妇到你医院分娩,一定要做好工作准备,不许有任何差错!这封信让医生们纷纷猜测,来者何人?竟被闽西特委如此重视。信送到的6天后,龙岩爱华医院来了两位骑马的女红军,其中一位是孕妇,个子高,身材苗条,神情坚毅沉着。这人就是贺子珍。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到达医院后的第3天,贺子珍顺利分娩,诞下一名女婴。为贺子珍亲手接生的医生名叫江怀瑾。江怀瑾一连细心照料贺子珍母女6、7天。贺子珍恢复过来后,向江怀瑾致谢,还神秘兮兮地问知不知道自己是谁。江怀瑾也不傻,综合邓子恢的亲笔信和近期传闻毛委员夫人贺子珍坐月子的事,一下判断出她的身份。

不过江怀瑾没有明着说出,而是笑着点了点头。10日后,身子尚虚弱的贺子珍离院归队,让江怀瑾暗暗佩服:“百闻不如一见,真是个奇女子!”毛泽东第一次抱起杨月花,心情十分愉悦,低头看着孩子,笑着跟贺子珍说:“她倒是会挑好日子,找了个好地方出生呢。”毛泽东给这个孩子取名“毛金花”。

当时的革命局势不容乐观,因战争环境恶劣,孩子带在身边,总归是不方便的。不久后,毛泽东对贺子珍说:“今天我们只能把孩子寄养出去。我们以后会回来的。等到革命胜利了,我们再把她接到身边。”性子刚强的贺子珍流着泪同意了,忍痛委托邓子恢找户可靠人家抚养自己的爱女。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多方打听,邓子恢物色到龙岩县城关北街,一位42岁的补鞋匠翁清河。确定收养人家的第二天,贺子珍就在邓子恢的陪同下,抱着小女子毛金花,来到翁清河家中。贺子珍给了翁家送去20块大洋,女儿的银圈、脚圈、衣服,及包孩子的四方巾,以便日后相认。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离开前,贺子珍不厌其烦地恳求邓子恢和翁清河,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女儿,革命胜利了一定会报答他们的。离开龙岩前,贺子珍又来看了女儿一眼。没想到,这竟是永别,此后人生再无见面机会。红军离开之后,翁清河看着寄养在自己家中的毛金花,整天坐立不安,晚上也睡不好,半夜常常惊醒。

翁清河在恐惧什么?他害怕国民党反动派找来,因收养红军领导的孩子,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纠结,在盛夏7月的一个夜晚,翁清河将熟睡中的毛金花抱起,趁着夜色送到南门头一小店门口。小店老板见到小金花,自认养不好,便将其送到隔壁的石壁头(即妓女馆)里的翁姑处。

一年后,翁姑觉得小金花跟着自己这样过活不好,便将其转送到龙岩卖烧饼的山东汉子张先志处。3年后,张先志的老婆六姑因病离世,张先志忙着干活谋生照顾不了小金花,又把他送给了开煤窑的邱应松抚养。小金花长得端是可爱,又聪明伶俐,邱应松夫妻很是喜欢,就收她为养女,取名邱月花。

邱家夫妇,一致对外咬定邱月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是防止国民党反动派那群疯狗找上门来。小金花13岁那年,改姓杨月花。这是因为邱家夫人的第一任丈夫姓杨,考虑到给杨月花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别人有闲言闲语,便改姓氏。关于自己的身世,杨月花在5岁那年与哥哥杨荣福争吵中就知晓了,原来自己转了四家。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1932年,毛泽东、聂荣臻等率东路红军攻占龙岩。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抽出时间,告知胞弟毛泽民关于自己女儿毛金花的特征和事情,请他去找回来。在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帮助下,毛泽民找到翁清河打听毛金花的下落。翁清河不知出于何种畏惧,竟骗毛泽民说:“那女孩我只带了4个月,之后就得伤风死了,埋在后北门,要不要带您去看看?”

毛泽民信了翁清河的话,将情况汇报给毛泽东。毛泽东听完,沉默良久,伤感地说道:“真可惜啊!”贺子珍知道爱女不在人间的消息后,始终不肯相信,建国伊始,多方委托寻找,其胞妹贺怡还死在前往江西的寻亲之路上。1951年,邓子恢、毛泽东委托前往闽西老区慰问的谢觉哉,调查女儿毛金花的下落。

虽有毛金花不在人世的消息,但邓子恢半信半疑,也带着几分内疚,想找到不知在不在人间的毛金花。龙岩地方政府请来在龙岩斗争多年的老同志李居民调查。李居民找到翁清河,翁清河为了推卸责任,一口咬定:“毛金花死了,死了好多年了!”事后不久,翁清河竟壮着胆子向毛泽东要钱花。

收到信的毛泽东,委托邓子恢给翁清河寄去300元。1953年,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回乡省亲,毛泽东再次郑重请求他:“邓老啊,我还有个小女孩放在龙岩,你回去帮我打听打听,看看还在不在?”不管过多少年,在毛泽东心里,毛金花始终是那个小女孩,这对他而言是一种执念了。在翁清河死不松口的态度下,邓子恢此行自然是无功而返。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21岁的杨月花在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63年,龙岩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新旧社会对比、忆苦思甜追忆活动。此时的杨月花是共产党、县工商联干部。座谈会中,杨月花的舅母郑秋地,说起解放前女儿街头丢失的苦情,又讲起杨月花的身世实情:“是抱养的,老红军生的。”

杨月花的内心被掀起层层波涛,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在问:“我是谁的女儿?为什么把我抱给别人?我的爸爸妈妈还在吗?”

带着这些疑问,杨月花给调任龙岩专署副专员的吴潮芳写信,请组织帮自己寻找亲生父母。吴潮芳,1928年入党参加革命,长期在闽西大地斗争,多次受邓子恢的拜托,寻找毛泽东长女毛金花的下落。当他看到杨月花的信后,立马联想到“毛金花”一事,随即向福建省省长魏金水和中共龙岩地委做报告,告知此事。

1964年1月17日,魏金水主持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有杨月花、其养母、其舅母及翁清河夫妇等有关人员。翁清河这才说出当年的实情,原来啊,在红军离开后不久,国民党白军来了,害怕的翁清河瞒着老婆把孩子送走。送走没多久,国民党军官果然亲自审讯了翁清河,询问毛泽东孩子的下落,他担心连累自己的亲戚翁姑,就骗着说死了。

解放后,新中国政府调查毛金花的下落,翁清河也说“死了”,认为这样省事方便。翁清河说完,指着杨月花对魏金水说:“魏省长,杨月花就是当年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毛金花。”此话一出,几乎是盖棺定论,魏金水和杨月花十分激动。可是到了第二天,翁清河脸色阴沉找到魏金水说:“毛主席的小女孩养到第二年6月初10左右,不幸病逝。”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翁清河的当众变卦,让众人脸色大变。翁清河的反复,邱家的说辞不一,龙岩县委只好暂停调查,先梳理起来,并给中央写去专题报告,叙述杨月花的事情和照片。报告转交给当时在漳州视察的林彪,却没了下文。1996年,当年调查组成员陈殿南沉默多年,说出“没了下文”的实情。

1963年,陈殿南秘密调查毛金花一事,在得出杨月花就是毛金花的结论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停止调查,消息绝不允许扩散。”再加上翁清河的不配合,杨月花的身份最终没能确定。杨月花受不了这遥遥无期的结果,因此不停给魏金水省长、邓小平总书记、朱德委员长写信,请求还自己一个确切的身份结果。

魏金水、邓小平、朱德等人都回信了,杨月花至今仍好好保存着。其中大致内容皆是:调查需要时间,须多方面研究,希望稍安勿躁,静候结果。魏金水还特地找到杨月花谈话,安慰她:“你的问题,总会落实的。”可是杨月花等啊等,就是没等到个结果,最后没和父亲毛泽东、母亲贺子珍相认见面,却跟舅舅贺敏学见面了。

1971年年底,老红军罗万昌被遣送回龙岩,和杨月花是亲戚,有关她的风言风语自然会传到罗万昌耳中。罗万昌将这一情况报告老上级、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贺敏学知道妹妹贺子珍一直在寻找“丢”在龙岩的孩子,对此也上了心,委托罗万昌和另一位龙岩籍的老红军张华南,共同调查此事。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调查了两个多月,终于把杨月花和毛金花一事弄得水落石出。调查材料送呈到贺敏学,贺敏学看完借赴京开会之际,把材料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立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知道后,非常高兴,急忙问自己的小女孩在哪,得到“在龙岩”的消息后,急匆匆地要周恩来指示贺敏学,迅速把杨月花送到北京见面。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又让周恩来指示贺敏学,不用把她带到北京,由贺敏学好好照顾即可。毛泽东对杨月花的身世,持一种怀疑态度,表示:民间来民间去为好。之后再没关注。期间是谁作梗,改变了毛泽东的态度,只能大家去猜了。1973年8月,身体欠佳的周恩来,同意毛泽覃、贺怡的儿媳周剑霞赴闽,确定杨月花一事。

周剑霞先到上海,看望病床上的姨妈贺子珍,询问她当年留在龙岩的那个女孩有什么特征。贺子珍一直没忘记,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来:“左脚腋有一块较大的黑痣,右膝盖前有两个较小的黑痣。”周剑霞来到龙岩后,在罗万昌夫妇、女儿罗海明、贺敏学女婿黄永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杨月花家中“闲谈”。

谈话中,罗海明按定好的计划,突然大喊“有跳蚤”,大家纷纷挽起裤筒寻找在那。杨月花也不例外,卷起裤筒,露出右膝的黑痣。随后几天,周剑霞频繁来往杨月花家,观察杨月花。周剑霞不止一次对罗万昌夫妇说:“杨月花真像毛主席。动作举止酷像姨妈贺子珍。”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不久后,杨月花在龙岩革委会宣传组组长的陪同下,前往上海,希望能看到妈妈贺子珍。但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星期,没有遇到过周剑霞,自然也见不了贺子珍。罗海明带着父亲的交代,赶到上海,对杨月花说:“贺(敏学)老交代,如果在上海找不到妈妈,就到福州去找他。”

于是,杨月花来到福州的贺敏学家。第一次见到受尽苦难的外甥女杨月花,枪林弹雨闯出来的硬汉子贺敏学,忍不住老泪纵横:“月花,我找你找得多辛苦哦。为了找你,我从大西北调到福建,我想总有一天会找到你。”那一天,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第一次见面的杨月花和贺敏学讲了很多很多话,两人说着说着就掉眼泪。

贺敏学抓着杨月花的手,深情地说:“你妈妈身体不好,现在不能让她受刺激,病情加重就不好办了。这样,你再等等,以后会安排你们见面的。我会管你一辈子的。”杨月花泪流满面。贺敏学掏出100元钱塞给杨月花,杨月花不肯收,舅妈李立英在旁边劝道:“这是你舅舅的一点心意,给你到上海的路费,你收下吧。”

多次劝说,杨月花红着眼睛收下了钱,而上海、福州之行,杨月花都被人告诫不要对外讲。1974年5月下旬,组织安排杨月花和丈夫、养母一起前往北京。当时周总理生病住院,毛主席身体不好,杨月花夫妇在北京仅住了一个礼拜就离开了。从此以后,杨月花再没有去北京。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贺敏学在福建的处境不妙,贺子珍的身体一直很不好。但贺子珍思女心切,来到福州,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提出自己要见杨月花的请求。韩先楚认为此事十分敏感,便上报中央。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明确表示不同意。贺敏学也收到老部下传来的的中央决定:不要让贺子珍见杨月花。

贺子珍能怎么样?眼泪都哭干了,继续回病床上躺下想着自己的女儿杨月花是怎么样。贺敏学计划等妹妹贺子珍病愈,再安排母女二人见面,同时自己与杨月花密切交往,多加关心。龙岩有人去福州,杨月花总会给舅舅贺敏学带去笋干、香菇、藤椅、竹床等物品。

贺子珍为了寻找亲生骨肉,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有一次,贺子珍收到龙岩来信,情绪波动很大,即便是服用大剂量安眠药也睡不着。1979年8月,贺敏学在公开场合对杨月花说:“等你妈妈身体好了再见面。你放心,毛家不认贺家认。”这话让杨月花的心暖暖的。

可惜啊,贺子珍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怀揣着太多的遗憾和难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间。消息传出,杨月花愣住了半天,突然就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她未能亲眼见上亲生母亲贺子珍一面。舅舅贺敏学和外甥女杨月花,两人感情非常好,贺敏学非常疼爱杨月花,对他呵护备至。

多年以后,杨月花回忆起与舅舅贺敏学的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1986年春节后在龙岩,舅舅和外甥女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第一天来,第二天就走。离开前,坐上已经发动了车的贺敏学看到杨月花来送行,打开车门大声喊道:“下半年我还会来看你的。”82岁的老人,一边喊,一边流着泪。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虽已做出承诺,但身体实在不允许贺敏学再来龙岩看望杨月花一次。贺敏学在1985年确诊癌症。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病逝。杨月花在广播中听到讣告,当晚就带着儿女们,连夜赶火车到福州,在省医院看到舅舅贺敏学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身上盖着党旗。杨月花声嘶力竭地喊着:“舅舅,舅舅,您不能走啊。”

杨月花身世大白天下后,人们对她十分关心,肖克、陶铸夫人曾志、董小鹏等先后看望。有人问杨月花,怎么不改姓毛。杨月花淡然道:“不改了不改了。我60多岁了,不要改了。改了太麻烦了。”

杨月花凭借着从父母那遗传来的天资,在地方上干得革命工作十分出色,1955年荣获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1956年当选人大代表,1960年出任龙岩县中街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1973年调任县电影站副站长、党支部副书记。1984年5月,因身体原因,年仅54岁的杨月花提前退休。

杨月花:毛泽东的长女,1973年确认身份,贺子珍至死没能与她相认 - 天天要闻

杨月花一生何求?可能仅有的遗憾就是未能与毛泽东、贺子珍见面相认吧。杨月花平平淡淡的生活,是对日夜挂念着她的母亲贺子珍最好的安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