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太空豆选择的不对,也会带来麻烦与烦恼,给你个建议

2022年10月08日09:48:09 科学 1940

钓鱼人少不了制作主线,在一根主线上穿上太空豆、漂座、铅皮座、拴上八字环,哪一样都少不得。不过我相信钓鱼人一定会发现,在主线上的太空豆经常会自动跑路移动位置。特别是钓到大鱼后,不管是铅皮座上的太空豆,还是漂座上的太空豆,都会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如果说铅皮座上的太空豆向上移动了,容易发现,把它撸下来就行了。然而漂座上的太空豆如果移动的距离不大的话,有时不太容易发现。如果移动位置后没有及时发现,钓目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就会比原来的钓目更顿了。这就会影响到你需要的灵敏度。

小小太空豆选择的不对,也会带来麻烦与烦恼,给你个建议 - 天天要闻

话又说回来,即使每次都能够发现太空豆向上移位,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得很频繁是不是也挺麻烦的,每次都需要去向下撸太空豆。这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情绪。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不让太空豆移动位置呢?

当然有了,虽然这个办法不会百分之百不移动位置,至少如果是不算太大的鱼,是不会让太空豆移动位置的,除非巨物,那倒是可能会让太空豆多少移动一些距离,不过在野钓中钓到巨物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不用去考虑这个事。

那么什么办法可以让太空豆在一般情况下不移动位置呢?

哈哈,很简单,有两种太空豆千万不要买就行了:

一种是廉价的黑色的橡胶太空豆,这种太空豆之所以廉价,质量差,主要是抗氧化性很差,弹性差,容易老化,容易松动。所以最容易在主线上移动位置。特别是用的时间长了,在主线上移动位置那是常态,很是令人烦恼。

二是硅胶太空豆,虽然抗热、抗寒、抗氧化性能好,但抗扩张、抗撕裂性能很差,特别容易在主线上移动位置。看上去很漂亮的硅胶太空豆,真是好看不中用。

那么,买哪种太空豆不容易移动位置呢?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认准高质量的橡胶太空豆。至于那种是高质量的橡胶太空豆,我也无法确定,但我分享一个思路:看上去制作工艺很讲究,很精致,价格比一般的太空豆要贵一些。这样的橡胶太空豆,一般质量不会差。在主线上包裹的非常紧。在撸太空豆时需要用水湿润一下主线才能撸动。这些年我买这种太空豆没有让我失望,一般钓到大鱼,太空豆都不会移动,即使很大的鱼,移动的位置也很少。用起来很省心没有烦恼。

这里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如果你所在的渔具店买不到高质量的太空豆,只有一般质量的太空豆,那最好买小号的太空豆,这样会把主线包裹得紧一些,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行进中国|一根竹子的“七十二变” - 天天要闻

行进中国|一根竹子的“七十二变”

广德竹海。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编传承人手工编织竹制品。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包包让人爱不释手。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桌椅搭配的休闲茶室。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用笋衣编成的动物摆件惟妙惟肖。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自带蓝牙功能的竹键盘和竹鼠标。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人民网广德5月25日电(记者汪瑞华、张俊、陈曦、苗子健)竹筷...
科学家首次实现超冷原子“超纠缠”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实现超冷原子“超纠缠”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Manuel Endres 团队通过“光镊”(基于激光的镊子)对单个原子进行精细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体系中实现 "超纠缠" 量子态。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5 月 22 日发表于在《科学》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术的新高度,或为量子计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 天天要闻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甘肃临洮再次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团队成员杨精涛团队在甘肃临洮中铺取得重大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重见天日。经初步挖掘与判断,这些化石隶属于蜥脚类恐龙。目前,部分骨骼形态已清晰显现
最近年纪大了胃口变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面了 - 天天要闻

最近年纪大了胃口变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面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团,之前刚看一晚上夸张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们的物料,就会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他们的胃口极其之大,犹如饕餮。
李沧华澜数智港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 - 天天要闻

李沧华澜数智港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

点击蓝字关注5月23日获悉,李沧区九水东路568号华澜·数智港18号楼7层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投资1000万元,工期2个月。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014.7m2,建筑面积1014.7m2,主要设办公区,展厅、植物室、检测实验室、DNA提取室、分子实验室、冷库、种子周转区、仓库、危废暂存间、电泳室等,用于从事农作物的基因编...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当天,超过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体验官”,走进实验室,亲身参与科普讲座、实验互动、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创下历年参观人数新纪录。“公众参与热情远超预期,开放日预约名
在夜晚用“太阳”发电 - 天天要闻

在夜晚用“太阳”发电

太阳能是地球上最环保也相对稳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阳落山后就“罢工”了,人类无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们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制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么办法让人们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阳能呢? 这个问题科学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们找到了一个答案:利用太阳留在...
凌霄花开,满庭生霞 - 天天要闻

凌霄花开,满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万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墙角落间,一抹橘红悄然绽放,如火般攀上了粉墙黛瓦之间。它不语,却在风中轻轻摇曳;它不争,却已占尽院中高处的风光。凌霄花,顾名思义,“凌于霄汉”,是花中少有的“高处开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