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发黄光:化学家赋予稀土元素新技能

2025年05月20日08:12:08 科学 1713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通过改变化学环境调控稀土元素发光颜色与亮度的方法,为设计先进发光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铈发黄光:化学家赋予稀土元素新技能 - 天天要闻

高等经济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化工合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同时调控稀土元素发光颜色和亮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这些元素的发光特性具有高度可预测性,例如铈离子通常发射紫外线。

但科学家证实这种发光特性可被改变。通过构建特定化学环境,他们成功使铈离子发出黄色荧光而非惯常的紫外光。这一突破可能推动新型光源、显示技术和激光系统的研发。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光学材料》。

稀土元素在微电子、LED和荧光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其能发射精确界定颜色的光线。这种特性源于其电子在吸收与释放能量时的独特行为。

原子从光或电流等能源吸收能量时,其某个电子会跃迁至高能级。这种激发态并不稳定,电子会迅速返回基态,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此过程即为发光现象。

轨道跃迁及其典型稳定性

稀土元素的发光源于4f轨道间的电子跃迁 —— 这些围绕原子核的电子驻留区域。通常此类跃迁能量固定,导致发光颜色恒定:铈发射不可见紫外光,铽则发出绿光。

4f轨道深藏原子内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微弱。相较之下,5d轨道虽易受外部影响,但由于能量过高通常不参与镧系元素的发光过程。

铈发黄光:化学家赋予稀土元素新技能 - 天天要闻

然而,高等经济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团队证实,通过调整金属的化学环境可改变辐射颜色。他们使用有机配体(包围金属离子的分子)合成了铈、镨、铽配合物。这些配体不仅构建了配合物的几何结构,更影响其特性。在所有案例中,三个环戊二烯阴离子对称分布于金属周围。

这些阴离子由规则的五边形碳环构成,连接大体积有机基团以提供所需结构。这种特殊环境在离子周围形成特定静电场,改变5d轨道能量从而影响发光光谱。

揭示变化机制

"先前虽观察到发光颜色变化,但其机理尚未明确。如今通过与物理学家合作,我们终于揭示了其作用机制。我们刻意设计了具有非典型镧系电子结构的化合物。不同于单一案例研究,我们系统合成了从铈到铽的系列化合物,以观察其性质变化并寻找共性规律。"高等经济大学化学系硕士生丹尼尔·巴尔东诺夫解释道。

传统化合物中,铈发射300-400纳米紫外光。在新配合物中,其发射光谱红移至655纳米,表明4f与5d能级间能量差缩小。其他镧系元素也观察到类似能级重组现象,并伴随发光特性改变。

"理解此过程需先掌握能量传递机制。通常配体分子吸收紫外光进入激发态,再将能量转移至金属原子促使其发光。"论文通讯作者、分子系统与材料化学项目学术主管德米特里·罗伊特施泰因解释道,"但在新化合物中,能量传递路径发生改变:并非直接转移至4f电子,而是通过中间5d态进行。"

研究团队认为,能够预测发光光谱将大幅提升材料设计效率,避免耗时的试错过程。这一突破有望加速新型先进光源的研发。

"我们精确揭示了原子环境如何影响电子跃迁和镧系发光特性。"高等经济大学化学系本科生费奥多尔·切尔年基表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定向选择化合物结构来调控发光,制备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材料。"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然教育|| “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 - 天天要闻

自然教育|| “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

【来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_工作动态】当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生态密码与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创新脉动不期而遇,一场以“‘趣’探湿地植物 科技点亮变废为宝新绿光”为主题的跨界盛宴,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教育学校精彩上演。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变形的弹性电池 应用前景广阔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变形的弹性电池 应用前景广阔

【CNMO科技消息】据报道,一种全新的弹性电池正在为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软体机器人带来供电方式的变革。这种电池由瑞典一所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具备极强的柔韧性,即使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依然能正常工作。 这款电池使用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3D打印成各种形状。这为设计贴合人体曲线或模仿生物动作的电子...
身高不足4厘米,最小电动自主双足机器人问世 - 天天要闻

身高不足4厘米,最小电动自主双足机器人问世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科研团队宣布研制出已知全球最小的电动自主微型双足机器人“Zippy”。这款机器人身高不足4厘米,凭借其精巧的机载电池、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不仅能自主启动,更能以每秒10步的速度完成行走、转弯、跳跃及攀爬等动作。
撒哈拉沙漠动物在北非繁衍生息 - 天天要闻

撒哈拉沙漠动物在北非繁衍生息

撒哈拉沙漠远不止骆驼和沙子。如果你想象的是一片只有热浪和风滚草的沙海,那么是时候重新考虑撒哈拉沙漠的动物了。地球上最大的炎热沙漠里到处都是生命,从速度如闪电的昆虫到能抵抗北非极端气候的超级寒冷哺乳动物。让我们来探索一些以撒哈拉沙漠为家的最非
铈发黄光:化学家赋予稀土元素新技能 - 天天要闻

铈发黄光:化学家赋予稀土元素新技能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通过改变化学环境调控稀土元素发光颜色与亮度的方法,为设计先进发光材料开辟了新途径。高等经济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化工合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同时调控稀土元素发光颜色和亮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这些元素的发光特性具有高度
百草谱(六十六)黄鹌菜 - 天天要闻

百草谱(六十六)黄鹌菜

一、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黄鹌菜隶属于菊科黄鹌菜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10-100厘米之间,茎直立,基部常带淡紫红色,表面具纵棱,被稀疏细软毛或近无毛。
西北工业大学杨永锋教授课题组:无试重瞬态高速动平衡方法 - 天天要闻

西北工业大学杨永锋教授课题组:无试重瞬态高速动平衡方法

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转子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动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研制的成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转子的性能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复杂,转子系统不断向高转速、细长轴的方向发展,其工作转速往往高于弯曲临界转速。在高转速下运...
“霍金最爱的博物馆”馆长首次来沪,三天后说“还要再来” |海上有客来 - 天天要闻

“霍金最爱的博物馆”馆长首次来沪,三天后说“还要再来” |海上有客来

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到上海,就是受邀参加上海科技节。结束三天的上海之行,英国国家科学与媒体博物馆馆长乔·昆顿-图洛克兴奋地告诉记者:“走红毯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上海充满创新活力,每个角落都能找到科技的存在感,公众参与热情也很高,是一座让人自然而然去思考科技如何改变生活的城市。”英国国家科学和媒体博物...
地球体温计发出警报:本世纪末或将失去80%冰川 - 天天要闻

地球体温计发出警报:本世纪末或将失去80%冰川

在尼泊尔语中,珠穆朗玛峰被称为“萨加玛塔峰”。近日,首届 “萨加玛塔对话”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落下帷幕。这场国际会议以 “气候变化、山地与人类的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气候专家、政策制定者和环保组织代表,共同探讨山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危机中的脆弱性及应对之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称,尼泊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