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2025年05月25日13:43:08 科学 1594

甘肃临洮再次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团队成员杨精涛团队在甘肃临洮中铺取得重大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重见天日。经初步挖掘与判断,这些化石隶属于蜥脚类恐龙。目前,部分骨骼形态已清晰显现,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线索。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 天天要闻

甘肃临洮素有“恐龙王国”的美誉。自2002年起,临洮县中铺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个以大型恐龙为主的全新恐龙化石组合,迄今已有5个属种被研究并命名。此次蜥脚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的恐龙化石种类。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 天天要闻

蜥脚类恐龙堪称恐龙家族中的“巨人”,体型庞大,以四足行走,是植食性恐龙的典型代表。它们在中生代广泛分布,对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进程意义非凡。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 天天要闻

杨精涛团队在察觉化石踪迹后,迅速启动保护与研究工作。尽管尚处初步挖掘阶段,但已能辨别部分骨骼的显著形态特征,为后续深入探究奠定了关键基础。令人担忧的是,此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大多位于斜坡之上,埋藏较浅,骨骼形状清晰可辨。然而,由于周边土层风化严重,加之雨水冲刷等影响,部分化石已暴露于地表。专家紧急呼吁,当务之急是立即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切实保护好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资源。

专家指出,临洮中铺地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此次发现并非偶然。该地区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为恐龙化石的长期保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转自:奔流新闻

来源: 中国甘肃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