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2025年05月25日08:22:08 科学 1957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当天,超过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体验官”,走进实验室,亲身参与科普讲座、实验互动、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创下历年参观人数新纪录。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公众参与热情远超预期,开放日预约名额在短时间内就被抢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开放日活动,让科学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知的实物,真正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据了解,自2023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态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社会公众超3万人次,60多所学校一万多名师生组织前来探馆。

科学家化身“导游” ,揭秘材料奥秘

“硼中子精准靶向癌细胞的原理是什么?”在开放日当天上午场举办的“大咖有料谈”科普讲座结束后,东莞中学高二学生余同学仍追着主讲人不停请教。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当天上午,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邹超以《中子的“硼”友: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硼药研发》为题,向在场公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一国际前沿抗癌技术的原理。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人脑作为自然界最精密的智能系统,仅以20瓦的超低功耗就能完成令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的复杂认知活动。开放日下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神经形态材料领域专家周晔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解码未来:类脑智能技术革命》的精彩讲座。周晔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揭示了“仿生革命”的核心要义,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带领听众领略了类脑智能技术的运行机理与工作原理。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活动当天,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了多个团队实验室,包括前沿基础研究、产业应用和公共技术平台,并同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展览和实验秀。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在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实验室,团队成员李兆祥正为一批参观者讲解轻元素材料的奥秘。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从单晶铜箔生长车间到二维石墨烯材料应用,再到石墨烯振膜耳机,李兆祥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不同背景的听众都能沉浸其中。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李兆祥表示:“确实发现有的人听一会儿就不想听了。这时候,我就得想办法把内容讲得越来越通俗易懂。难懂的底层技术先放一边,重点讲些大家能直观感受的。比如石墨烯为什么好?它的碳原子排列有什么特别?生活中能用它做什么?再把实际产品展示出来,大家一看就感兴趣了。”

在单晶铜箔生长车间,李兆祥指着展台上一片材料解释道:“这个叫二硫化钼,是新一代芯片材料。国际上其他研究团队只能做一小块,而我们能做出这么大一片!”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SLAB展厅内,讲解员蔡文涛正为来自沙田实验中学的参观学生们介绍各项创新成果。“你们猜猜看,这块晶莹剔透的镜片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面对这个有趣的问题,学生们纷纷踊跃作答:“是水晶吗?”“还是玻璃?”

当蔡文涛揭晓答案“这其实是用陶瓷制成的”时,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蔡文涛解释道:“在传统认知里,陶瓷确实是不透明的,但通过材料科学的突破,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制造出透明的陶瓷材料。”他随即指向展台上的一盏灯具补充道:“就连这盏灯的灯芯,也是用荧光透明陶瓷制作的。”同学们围拢在展品周围,对这项创新技术赞叹不已。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蔡文涛表示,为了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材料实验室开放的团队的工作流程,在参观过程中,每个重要节点都安排了专门的科研人员进行讲解。

开放日当天,由实验室非晶团队策划的“破界Glass——玻璃材料科学主题展”正式开展,不少公众表示新一代金属玻璃材料突破他们的认知和想象,没想到手机铰链、无限充电就有它们的用武之地。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在实验室和展厅之外,元素反应街的露天互动区同样人头攒动。“超导磁悬浮”“无燃料火箭发射”“流体力学演示”等十多个互动展台,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趣味体验。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提前一天赶来,只为让孩子开开眼界

上午8点半,刘女士带着六年级的孩子早早抵达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前一天晚上,她们专程从福建赶来,入住材料实验室周边的酒店,只为参加这场为期一天的开放日活动。

刘女士在福建从事能源材料相关工作,对国内材料科学的发展动态格外关注。但此次行程,她的目标不仅是自己学习,更是为了让孩子亲身感受材料科学的魅力。“开放日的形式非常好。”她一边看着孩子好奇地观察展品,一边表示,“这能让下一代直观地了解国家在材料领域的前沿成果,或许能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来自松山湖的胡女士在一家水资源科技公司工作,这次特意带着就读于松山湖三小二年级的孩子前来参观。“抢票时我还特意把推文链接孩子班级群里,动员其他家长一起参与。”胡女士表示,今天班上一共来了16个小朋友。“平时很难有机会听到专业人士讲解这些科学知识,也是借助这次机会,让孩子开开眼界。”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在松山湖材料博物馆的巨型元素周期表展区前,几位来自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青年科研人员正在拍照留念。“之前一直没合适的机会参观这里,这次既是一次难得的交流,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其中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为提升公众参与感,活动现场还设置“寻宝”环节。参与者通过收集“松材寻宝图”拼图碎片,解锁“有科”彩蛋,将有机会兑换实验室最新文创礼品。此外,参与者还能领取实验室“一日科研体验官”限定专属工牌,记录科学探索足迹。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撰文:向熙航 韦基礼

【作者】 向熙航;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什么叫细胞不对称分裂,在生物学上有重要应用。 - 天天要闻

什么叫细胞不对称分裂,在生物学上有重要应用。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细胞分裂是否对称主要取决于我们讨论的是哪种类型的细胞分裂以及具体的生物背景。细胞分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此外,某些情况下也会提到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不对称分裂。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中,一个母细胞会复制其遗传
402片濒危鲨鱼翅进境有异味被查 - 天天要闻

402片濒危鲨鱼翅进境有异味被查

近日,深圳宝安机场海关查获濒危鲨鱼翅402片。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转运货物开展巡仓监管时,发现一票货物外包装破旧且散发出浓烈的异味,随即对其开箱查验。经查发现,纸箱内装有用透明保鲜膜包裹的疑似鱼翅一批。
行进中国|一根竹子的“七十二变” - 天天要闻

行进中国|一根竹子的“七十二变”

广德竹海。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编传承人手工编织竹制品。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包包让人爱不释手。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竹桌椅搭配的休闲茶室。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用笋衣编成的动物摆件惟妙惟肖。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自带蓝牙功能的竹键盘和竹鼠标。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人民网广德5月25日电(记者汪瑞华、张俊、陈曦、苗子健)竹筷...
科学家首次实现超冷原子“超纠缠”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实现超冷原子“超纠缠”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Manuel Endres 团队通过“光镊”(基于激光的镊子)对单个原子进行精细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体系中实现 "超纠缠" 量子态。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5 月 22 日发表于在《科学》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术的新高度,或为量子计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 天天要闻

甘肃发现重大“王国”遗迹

甘肃临洮再次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团队成员杨精涛团队在甘肃临洮中铺取得重大发现——多处恐龙化石遗迹重见天日。经初步挖掘与判断,这些化石隶属于蜥脚类恐龙。目前,部分骨骼形态已清晰显现
最近年纪大了胃口变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面了 - 天天要闻

最近年纪大了胃口变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面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团,之前刚看一晚上夸张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们的物料,就会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他们的胃口极其之大,犹如饕餮。
李沧华澜数智港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 - 天天要闻

李沧华澜数智港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

点击蓝字关注5月23日获悉,李沧区九水东路568号华澜·数智港18号楼7层拟建基因编辑实验室,投资1000万元,工期2个月。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014.7m2,建筑面积1014.7m2,主要设办公区,展厅、植物室、检测实验室、DNA提取室、分子实验室、冷库、种子周转区、仓库、危废暂存间、电泳室等,用于从事农作物的基因编...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 天天要闻

参观人数创纪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市民大开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当天,超过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体验官”,走进实验室,亲身参与科普讲座、实验互动、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创下历年参观人数新纪录。“公众参与热情远超预期,开放日预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