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2025年05月06日02:52:05 健康 1951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便会接踵而至。别等到连枕头都成了“敌人”,赶紧在每日一碗粥里加点它,把健康从“糟糕”拉回“在线”!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一、肝血不足到底在“缺啥”?

于中医理论之宏大体系中,“肝藏血”这一精妙论述,恰似一幅细腻的生理画卷,生动地描绘出肝脏在人体气血运行中所肩负的独特使命——它宛如一位精准的调度官,负责调控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输布之职。血液充足,眼睛才湿润、面色才红润;血液亏虚,便会出现眼干、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甚至手脚抽搐、心悸失眠。用现代话来说,肝血不足就像是人体这台机器缺少了润滑剂,各个齿轮转动不顺畅,尤其是夜间身体要休整、器官要排毒,一旦“润滑油”不给力,便会让你彻夜难眠,早晨还得顶着黑眼圈出门。


二、三大典型信号,提醒你肝血捉襟见肘

眼睛干涩、刺痛感
当你看完一部电视剧,或者连续刷手机半小时,就觉得眼睛像被沙子磨过,眨眼都疼。这种干涩、灼热,多半和肝血亏虚有关。

入睡难、易醒多梦晚上明明很困,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断断续续做梦,一做醒来更憋屈。若常陷于睡眠浅淡、梦易中断之境,此乃肝血亏虚,难以濡养心神、润泽神志之象也。恰似清泉枯涸,难润心田,致使神思难安,眠梦不宁。

头晕目眩、手脚麻木
起身时头重脚轻,或者干活一会儿手脚发麻,也可能是血液无法顺畅输送到四肢和大脑,让你像在“云里雾里”里打转。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三、中老年人为何特别容易“卡壳”?

饮食偏清淡或偏油腻
有的人吃饭就图省事,天天白米饭、青菜汤,营养跟不上;也有人爱喝麻辣烫、重油大鱼大肉,肠胃消化负担重,精血难以聚集。

生活节奏忽快忽慢
忙着带孙子、做家务、应酬朋友,白天疲于奔命,晚上却又想抓住空闲,多看电视、翻手机,反而让肝血来不及调养。

情绪波动、压力过大
退休后的空虚、子女忙碌带来的孤独感,都可能让人心烦意乱,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肝失疏泄,血难以归经。


四、煮粥加点它——枸杞,让肝血有“后备箱”

常言道,“一把枸杞补一身”。枸杞,其味甘醇而性平和,循经入于肝肾之域。此物蕴藏丰富氨基酸、多元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宛如自然馈赠之灵珍,具安心养肝、滋补肾精、明目安神之妙效,诚为养生佳品。只要在熬粥时加上一小把枸杞,就能让粥品从“填饱肚子”变身“调养神器”。

推荐做法:

材料准备:大米100克、枸杞15克、红枣3–5枚(去核最佳)、冰糖适量。

浸泡:取适量大米置于容器之中淘洗,而后将其轻置于水间,让它在温柔的水波里静静浸泡30分钟,与此同时,将枸杞与红枣寻一处温暖之地,用温润的水温柔包裹,浸泡10分钟,让它们在这温润的怀抱里洗去一身尘埃。

熬煮:把大米、红枣放入锅中,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

收尾:快熬好前5分钟,放入枸杞和少许冰糖,轻轻搅拌至枸杞变软即可出锅。

这样一碗粥,饱含肝血“补给站”,早晚各喝一碗,连续两周,就能感受到眼睛水润度提升,入睡更快、更香。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五、辅助良方:多管齐下才见效

单靠煮粥虽好,却还不够全面。配合以下方法,让肝血更易充盈:

规律作息:每天晚上10—11点上床,保证7–8小时睡眠,为肝血“加油充电”;

轻柔运动:太极拳、散步以及瑜伽这三种运动方式,均对人体健康有益。从中医角度来看,它们能够调节肝脏功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可有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情志调护:从心理健康调节的角度来看,个体可通过聆听音乐、参与绘画或书法创作等艺术活动来放松心情。音乐具有舒缓神经、调节情绪的作用,绘画和书法创作则能让人专注于当下,转移注意力,从而有效避免情绪的郁结,

穴位按摩: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经常对“太冲穴”(位于足背,大拇趾与二趾之间的凹陷处)和“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行按摩刺激,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气血运行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肝血不足,就像汽车缺少机油,久而久之,零件磨损、发动失衡。中老年朋友不妨从今天起,把枸杞粥纳入日常,把滋补与美味结合,让身体慢慢“回油”,眼不再干,夜不再愁。身体是自己的本钱,关爱健康,从一碗粥、一把枸杞开始,把简单的调养,化作最踏实的呵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指南首选疗法竟会促进肿瘤生长! 癌症患者慎用“升红针” - 天天要闻

指南首选疗法竟会促进肿瘤生长! 癌症患者慎用“升红针”

贫血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而EPO是目前《CSCO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24)》中最高级别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这一肿瘤相关贫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却存在一个重大隐患——可能促进肿瘤生长。近期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发现,EPO竟然还
为了健康,饮用水源地将有首部国标 - 天天要闻

为了健康,饮用水源地将有首部国标

2024年10月12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洛口镇梅江灌区团结水库。朱海鹏/视觉中国/图饮水思源,2025年4月27日,《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截止。这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国家标准在编制说明中提到: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这也是我国第一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沿着水龙头上溯,水源大...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雕”却适得其反 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雕”却适得其反 专家解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说,也门胡塞武装同意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础上美国将停止对胡塞武装的轰炸。胡塞武装当天发表声明称,已通过阿曼收到美国的停火请求。美国此时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是出于什么考虑?而胡塞武装表示不会放弃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支持,这又意味着什么?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
切除子宫12年后,她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医生:保留了子宫颈 - 天天要闻

切除子宫12年后,她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医生:保留了子宫颈

“医生,我十几年前就切除子宫了,怎么还会得宫颈癌?”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诊室里,62岁的刘阿姨攥着检查报告单的手微微发抖,脸上写满了困惑。半年前,刘阿姨发现阴道内总是莫名渗出液体,想着自己早就把子宫切除了,便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近日症状加重,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最终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接诊的福建省...
家门口的守护,终结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新技术精准诊疗惠民生 - 天天要闻

家门口的守护,终结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新技术精准诊疗惠民生

【来源:衡阳新闻网_热点关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管思淇报道 “不用跑长沙就能做这么专业的检查,真是解决了大难题!”近日,被反酸、烧心症状折磨两个月的谢先生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通过先进的消化道动力检测系统明确病因并完成治疗。出院时,他感慨长期的病痛终于得到了缓解。 △患者为胡杨主任团队送来锦...
头发变中药?老祖宗的智慧绝了!揭秘血余炭的治病妙用 - 天天要闻

头发变中药?老祖宗的智慧绝了!揭秘血余炭的治病妙用

生活中你可能听过“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你知道吗?连掉下来的头发都能变废为宝!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中药材,名字听起来怪吓人的——血余炭。别慌,它其实就是咱们的头发经过特殊加工后的产物。老祖宗用这玩意儿治病救人上千年,效果还特别神奇,快跟我
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回应 - 天天要闻

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回应

央广网福州5月7日消息(记者张子剑)5月7日,针对网友反映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一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情况说明”(截图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网站)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