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2023年09月06日16:41:02 健康 1636

近几个月来,张先生的排便频率明显增加,且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后来,不仅频繁上厕所,还伴有剧烈的疼痛,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于是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在张先生的肠道内有一个直径达5厘米的肿块。医生初步怀疑这是直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在了解张先生的病史后,医生得知,15年前的体检曾显示他肠道内有一个5毫米的息肉,当时他并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因此并未引起重视。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然而,多年来他从未进行过复查,这个原本只有5毫米的息肉竟然长大了10倍,成为了一个直径50毫米的病变。

医生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如果张先生在发现息肉后能够定期进行复查,或许就不会进展为癌症,但现在已经为时已晚。

01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道内异常生长的组织,通常表现为突出于肠道黏膜表面的肉质赘生物。它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有时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不适。在临床上,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发现并确诊肠息肉。

肠息肉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慢性炎症等。及时发现并切除肠息肉可以有效地预防肠道癌变。

对于肠息肉的治疗,需要根据其大小、位置、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常采用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02

肠息肉的发生跟哪些因素有关?

慢性疾病

免疫力低下、患有心血管疾病胃病、糖尿病等人,患上肠息肉的风险也会相对增加。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比没有糖尿病的女性高出80%。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对于这些人群,应该加强定期的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息肉,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有家族遗传史

结肠癌患者中,有10%到27%的患者,家里的确曾经有人患过肠癌。同样,如果家族里有患腺瘤性息肉的人,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危险也会相对较高。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中老年人更易患肠息肉

中老年人是肠息肉的高发群体,有关临床数据表明,四十岁以后长息肉的几率逐渐增加。

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病痛的源头。如果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肠道内的细菌和胆酸会发生相互作用,为息肉的形成提供有利环境。

相反,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和肉类的摄入,可以降低患肠癌的风险。这种饮食调整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避免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

03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1、排便频繁且急迫:这可能是由于息肉刺激肠道黏膜导致的,需要尽快就医以确定原因。

2、排便时疼痛:如果排便时感到明显的疼痛,可能是因为息肉导致肠道炎症或感染,需要尽快就医。

3、便血:如果在排便时出现血液,这可能是由于息肉导致的肠道出血,需要立即就医。

4、排便习惯改变:如果排便的频率、形状或颜色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息肉对肠道的影响,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请注意,以上症状可能不仅仅是息肉导致的,还可能是其他肠道疾病的表现。因此,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检查,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04

如何预防肠息肉以及肠癌?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是预防肠息肉和肠癌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摄入高纤维、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糙米等。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品,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2、保持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加强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患肠息肉和肠癌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肠道有息肉,上厕所或有信号,排便时出现4个症状,建议查下肠镜 - 天天要闻

3、避免过度暴露于致癌物质

某些化学物质和辐射可以增加患肠息肉和肠癌的风险避。免过度暴露于这些物质,如避免过度暴露于太阳紫外线、避免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肠息肉和肠癌,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建议从50岁开始,每5年至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5、关注家族遗传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肠息肉或肠癌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超快速抗抑郁中心成立,“一年只救一条命也值得” - 天天要闻

超快速抗抑郁中心成立,“一年只救一条命也值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谢菲 乔芮)“哪怕一年只救一条命也值得。”谈到超快速抗抑郁中心,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创始院长、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的声音无比坚定。6月26日,“超快速抗抑郁中心”在山东
优先审批!IgA肾病新药伊普可泮,最新研究结果发布 - 天天要闻

优先审批!IgA肾病新药伊普可泮,最新研究结果发布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肾小球疾病,将近50%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穿刺结果为IgA肾病。就是这样一种常见肾病,很多年来却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只有RAS阻断剂(普利/沙坦)等少数支持治疗被证实有效,这远远无法满足广大IgA肾友们,预期寿
部分人群不适用!这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天天要闻

部分人群不适用!这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次在我国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对于减重效果如何?哪些人不适宜注射?如何科学减重?此次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适用于成人体重控制。早在2021年4月,另外一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两者的成分虽然都是司美格鲁肽,但是剂量不同,不可相互...
防心血管病,应常规评估身体活动!Meta分析 - 天天要闻

防心血管病,应常规评估身体活动!Meta分析

大多数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工具都没有考虑身体活动,可能是因为在早年佛明翰心脏研究未测量身体活动,人们也普遍认为身体活动会通过对血压或血脂的间接影响心血管风险。但近日一项系统性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除评估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外,也应常规评估身体活动
急性心衰诊治,我国不同地域有差异!阜外研究全国52家医院研究 - 天天要闻

急性心衰诊治,我国不同地域有差异!阜外研究全国52家医院研究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也有所差异,那么不同地区急性心衰患者特征和转归有无差异?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丽华、刘欢梅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急性心衰住院患者的年龄大,住院时间长,高中及以上学
枢纽成都|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成都如何实现?专家访谈 - 天天要闻

枢纽成都|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成都如何实现?专家访谈

三年前,在成都东部新区,“神鸟”展翅,开启了成都“一市两场”新时代。三年里,“神鸟”越飞越高,“两场一体”效应显现,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驶入快车道。三年后的今天,被称为“神鸟”的天府国际机场已为成都织起了辐射亚洲、连接欧美、通达大洋洲及非洲的国际航线网络。这里繁忙而有序,高峰期每日千余架次飞机飞抵或...
飞鹤奶粉启动“脑发育与认知”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 - 天天要闻

飞鹤奶粉启动“脑发育与认知”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

近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与中国飞鹤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此仪式宣布启动“脑发育与认知”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通过此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各自在科研和产业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脑发育与认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奠定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