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与张说的那点事:死了的姚崇算计了活着的张说

2020年07月14日18:44:04 历史 1893

姚元崇祖籍浙江湖州,能文能武,被后人尊称为“救时宰相”;张说当年在制科考试中,策论被评为天下第一,官场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大唐宰相。

姚崇与张说的那点事:死了的姚崇算计了活着的张说 - 天天要闻

这两人都算得上是唐玄宗的肱股之臣了,姚元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后人将他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张说去世时,唐玄宗在光顺门为其举哀,罢十九年元正朝会,追赠太师。

两人同朝为官,且同为唐玄宗的宰辅之臣,难免就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

当年,唐玄宗刚即位时,建立自己的领导班子成为第一要事。他准备任命姚元崇为宰相,张说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想加以阻止,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召弹劾姚元崇,唐玄宗很赏识姚元崇,就没把弹劾当回事。

张说见此,又心生一计,让殿中监姜皎提议任命姚元崇为河东总管,反正就是不能让他进入权利中枢,三番两次的这样搞,唐玄宗也知道是张说在后面捣鬼,认为这不过是朝堂争斗罢了,依然任命姚元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姚崇与张说的那点事:死了的姚崇算计了活着的张说 - 天天要闻

这么一折腾,姚元崇和张说两人算是彻底结下了梁子。拜相后,张说作为失落的一方,为了自保,他跑到了岐王李范那边寻求帮助。

李范,本名李隆范,是李隆基的弟弟,曾参与剿灭太平公主运动,也算是李隆基得力助手,后来在李范去世的时候,“帝哭之恸,彻常膳至累旬”,可见这哥儿俩关系很好,但是,无论多么好的关系,在权利的分配上,皇权不容挑战!张说求助岐王这事,可以说是走了一步臭棋,关键是,这事儿还被姚元崇知道了。

于是,他马上奏报唐玄宗,张说被逐出京师,贬为相州刺史,之后再贬岳州刺史。开元四年的时候,张说与担任宰相的苏颋攀上关系,在苏颋的运作下,张说改任荆州刺史,之后任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为他回京打开了空间。

到了开元十一年的时候,张说被任命为中书令,他与姚元崇再次同朝为官。

不过,张说这个人的人品实在是差了点,飞扬跋扈、贪婪爱财也就算了,毕竟位居宰辅之位,心里难免荡漾,关键是这货经常爆粗口,大家同朝为官,好歹也算是同事一场,他老是骂人家,这谁能受的了?

姚崇与张说的那点事:死了的姚崇算计了活着的张说 - 天天要闻

也正因为这个,张说在朝廷得罪了一大帮人,河南尹崔隐甫、御史中丞宇文融皆被其得罪,李林甫也想借势往上爬,抓到这个机会,这三人参了张说一本,姚元崇为相,顺水推舟,将张说打击了一番,顺带着把当年那个弹劾姚元崇的御史大夫赵彦召一并收拾了,这货当年以巫术升官,最终也死在这个上面。

应该说,斗争是姚元崇和张说两人后半生的家常便饭,不幸的是,姚元崇死在了张说的前面。

临死前,姚元崇把几个儿子叫了过来嘱咐后事。

姚元崇说道,我和张丞相素不和睦,怕是我死后他就会对你们打击报复......

几个儿子一听,不由面露难色。

姚崇也不看他们,继续说道,等我死后,他必然以同僚的身份前来吊唁,我了解张说这个人,他惯于铺张奢靡,对于吃喝玩乐非常在意,在我死后,你们把我平生喜欢的东西尽量多摆出一些,不管是金的、银的、玉的,放在灵堂上。如果他看都不看这些东西,怕是这矛盾没法化解了,你们早做准备,逃离长安城这个是非之地。如果他看那些东西了,基本上就没什么担心的了,把他看的上眼的全给他,然后再提个请求,让他给我写个碑文。

等碑文写好后,你们迅速报给皇帝,同时将石料提前准备好,尽快镌刻,等刻好后,就说皇上已经看过碑文并且同意刻碑了。

姚元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唁他了,并且盯上了灵堂上的那几件宝物。

姚元崇的儿子们按照之前的计划将这几件宝物赠给了张说,并请求他写份碑文。

姚崇与张说的那点事:死了的姚崇算计了活着的张说 - 天天要闻

几天后,张说派人将写好的碑文送到姚府。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张说的这个碑文写的真不错,把姚元崇狠狠的赞扬了一番。可是,过了这个热乎劲后,张说心生悔意,派人过来取这个碑文,说是有些字句不好,需要修改一下。

姚元崇的儿子则领着张说派来的人去观看已经刻好的石碑,并说这个碑文皇帝已经御览过了,张说得到消息,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无名火,死了的姚元崇居然还能算计我!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晚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 天天要闻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台湾媒体4日报道,黄埔学员、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于当天清晨在台北过世,享年106岁。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是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曾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来台。退伍后,许历农曾任台当局“退辅会主委”,在台湾政界被尊称为“许老爹”。2014年9月,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香港举行开幕典礼,许历农致辞。...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