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手里拿不到稀土,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重量级人物高调现身

2025年07月10日15:20:19 历史 5105

中国打出“稀土王牌”之后,“头疼”的除了欧美之外,还有日本。为了尽快摆脱稀土困境,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

从中国手里拿不到稀土,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重量级人物高调现身 - 天天要闻【日本天皇夫妇出访蒙古国】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将在近期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德仁天皇登基以来首次访问蒙古国,也是日本皇室首次踏上这片中亚大地。而且此次出访的时间点也选得巧,恰逢二战结束80周年。

根据日蒙双方的说法,这次出访是一次“和平之旅”、“友谊之行”,出访期间,日本天皇德仁及皇后雅子将与蒙古国总统乌·呼日勒苏赫会面,并将作为贵宾出席国庆那达慕大节开幕式。

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日本天皇的此次高调出访,除了是想要进一步深化日蒙“友谊”之外,还有可能是想向蒙古国索要一样重要东西——稀土。

今年4月,中国为了反制美国关税政策,宣布限制出口几种用于制造高性能磁铁的稀土材料,欧美为此焦头烂额,而紧跟美国之后的日本也同样受到了巨大冲击。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稀土进口的国家,其虽然拥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但精炼能力严重不足,92% 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动车、风电、高端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对稀土的需求更是疯狂飙升。据日本媒体统计,2024年其国内稀土需求年增幅已达到15%,而车用磁石尤其成为紧缺关键原料。

因此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之后,日本车企几乎都陷入了“无米下锅”的处境,连铃木汽车这样的大厂都被迫暂停生产“swift(雨燕)”小型电动车。

从中国手里拿不到稀土,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重量级人物高调现身 - 天天要闻【日本车企面临稀土供应不足的困境】

事实上,日本早就有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想法。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日关系一度紧张,当时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日本就被“卡了脖子”,那场记忆至今犹新。再加上此次被美国“连累”,日本“自产自救”的想法更是强烈。

最近,日本启动了一个颇具雄心的计划。据日媒《日经亚洲》报道,日本计划在2026年前,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这里提到的“近海矿床”指的是南鸟岛周边地区。

日方称南鸟岛周边泥层估计蕴藏1600万吨稀土,储量在全球能挤进前三,至少可以支撑日本几十年的高端制造需求。日本tbs新闻、东京电视台等媒体表示:如果日本能够开发这些海底资源,则有望在稀土生产领域和中国“分庭抗礼”,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但稀土的开采哪有这么简单,日本的这项计划听起来十分宏伟,实际上确实问题重重。综合日方多方面报道来看,该项目目前只是雏形,后续能否实施还是两说,而且日本海底开采技术尚不成熟,这项项目又成本巨大,战线也会拉得很长,即便后续能投入实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收益。

换句话说,靠自己,日本短时间内根本“救不了急”。

在自己救不了自己,且对华采购受限的背景下,日本开始采取“迂回战术”,把眼光投向周边,尤其是中国的邻国。而蒙古国,恰好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潜力股”。

蒙古稀土资源储量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轻稀土,比如铈、镧、钕等矿产资源,而这些正好都是制造电动车马达、风电设备和军用电子元件的基础材料。虽然蒙古国矿产目前的开发程度尚浅,但其地质潜力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与中国接壤,交通便利,战略位置极佳。

从中国手里拿不到稀土,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重量级人物高调现身 - 天天要闻【蒙古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其实日本盯上蒙古国稀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2011年的时候,日本就与蒙古国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试图共同开发稀土矿。但那时候中蒙关系正处于升温期,蒙古国对与日本的合作存在一定的戒备,加上自身技术与资金缺乏,这项合作一直没能实质性地获得推进。

如今,日本再次回头“敲门”,并且还让天皇夫妇亲自出面,无疑是在释放一个强烈信号:日本急了,也认真了。

那么,蒙古国是否会与日本合作呢?目前来看还真说不准。蒙古国新总理刚刚上任不久,整体对华态度尚属友好,但在对日、对美关系上的表态依然模糊。

作为中国的邻国,蒙古国的对外动向对我国有一定牵动效应。如果日本真和蒙古国在稀土领域取得突破性合作,不仅可能分散我国资源出口市场,也可能引入更多域外势力插足中蒙之间的“缓冲地带”。

从中国立场出发,我们之所以限制稀土出口,并不是冲着“卡别人脖子”的目的去的,而是要让世界认清:不能一边打压中国,一边享受中国的资源红利。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警惕他国搞“脱钩断链”,切割中国在关键资源上的影响力。

稀土不仅是资源,更是中国维护自身发展安全和外交主动权的重要筹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中国既要守好“家底”,更要把握好节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这里,我诚恳向所有读者(观众)道歉,上次讲“天水事件疑点重重”的文章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我必须更正,兹事体大,必须用更大的声量发出!上次我质疑检测报告中的铅含量数据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铅含量,会让做出来的馒头“硌牙”,再结合园方动机,我严重怀疑添加工业颜料的说法不可信。我承认,当时写这篇...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7月10日,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其中,5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友好使者奖,3人获杰出成就奖,1人获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兰花奖秘书处供图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该奖旨在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 天天要闻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它们的发源地,无不是严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义碰撞。可一旦漂洋过海,走到中国,全都变了口气。佛教讲空性,基督教讲仁爱,伊斯兰教讲忠孝,宗教原来的“边界感”在这里变成了“随和感”。中国没有强压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 天天要闻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