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并非昏君,如果在和平时代,他的种种事迹,无疑是一代明君!

2025年06月19日21:02:07 历史 1701

崇祯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更不是无能之君,而是一个明君。

何为明君?为国为民苦心孤诣的皇帝,就是明君。作为一个明君,看的是态度,而不是成就。


崇祯并非昏君,如果在和平时代,他的种种事迹,无疑是一代明君! - 天天要闻

朱由检作为皇帝是合格的,但凡他处在一个和平时期,都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

他不满18岁登基,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天灾不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异族寇关,国库空虚,土地兼并,军队废驰,贪官污吏横行。

这些问题若是放在其他朝代,但凡遇到一个都得亡国,而崇祯全遇上了。

这一年他才18岁,放到现代也就是个高中生,正是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时候,可是崇祯的肩膀上已经扛起了整座风雨飘扬的大明江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崇祯并非昏君,如果在和平时代,他的种种事迹,无疑是一代明君! - 天天要闻

要是普通人遇到这种局面,恐怕就直接崩溃了,可是崇祯没有,哪怕国家已经没有了一丝希望,他仍然没有放弃,为江山与天争命。

他明知道满朝大臣对他阳奉阴违,却还是每天批阅奏折到半夜两三点,生怕错过为数不多的关键信息,五点左右又得上朝去开会,远比他的老祖宗朱元璋还勤政。

整个明朝高层,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在为国家救亡图存拼尽全力。年仅二十多岁就半头白发,穿着打补丁的龙袍,这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吃饭不见荤腥,只有咸菜、野菜配馒头,他的皇后亲自在后宫织布自给自足。为了筹资军饷抵御外敌,他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虽然最后也没有挽救大明的危亡,但他真的尽力了,为了国家,他付出一切,尽职尽责,当得起一代明君的荣耀。

很多人说,要不是他瞎折腾,明朝不会亡。这话说的很没道理。

明朝的灭亡早在万历后期就注定了,天启帝在位的时候,又摆烂了几年当木匠。天启帝死了之后,崇祯是临危受命,他从小没有经过帝王学术的教导,就是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刚一上台,各种问题就扑面而来,换作其他人早就吓疯了。崇祯没有,他硬生生的挺住了,他明知国家必亡,无可救药。却还是不遗余力的投身国家危局,不顾后果试图力挽狂澜,这怎么能算瞎折腾?国家的灭亡与他有什么关系?

也有人说,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明朝还有救。真的有救吗?想多了!


崇祯并非昏君,如果在和平时代,他的种种事迹,无疑是一代明君! - 天天要闻

魏忠贤不死,只会带领阉党东林党斗得越来越狠,损耗越来越大,伤害的是国家的元气。

他虽然能给皇帝从江南的东林党人手里弄来钱粮税收,但是这些人一转身,就会把损失从百姓身上千倍万倍的讨回来,阉党的人也会趁着对付东林党的时候,不断的压榨百姓,这也是他们在全国各地为魏忠贤立生祠的原因。所以到最后,阉党和东林党争斗的后果,都是老百姓来买单,这种行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逼迫更多的人起义造反。这样的魏忠贤不杀,留着干什么?

还有人说崇祯多疑?我就想问一句,哪个皇帝不多疑?不多疑的皇帝还能坐稳皇位吗?这话实在搞笑。

再说了,要是换作你,从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突然坐在国家总统的位置上,而这个国家即将灭亡,已经无法避免。而你也会跟着遗臭万年。你会作何反应?当你想要尽力挽救,却发现你的努力没有丝毫作用,国家还是按照预期的走向灭亡,你会不会发疯?你肯定会!

但是崇祯没有,哪怕到这个时候,他也只是因为国家局面焦灼毫无办法而失去来分寸,变得疑神疑鬼,这是帝王都有的东西,人之常情。也就是说他仍然保持着正常心态,就这一点,他的意志已经超过太多人了。这不是一个无能的帝王。


崇祯并非昏君,如果在和平时代,他的种种事迹,无疑是一代明君! - 天天要闻

国家的灭亡不怪他,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背锅的帝王,前面几位造的孽,却让他承受了所有。

哪怕到最后,农民起义军攻破宫门而入的时候,他也没有投降,选择了自缢煤山,维护了帝国最后的尊严。

这样的皇帝,如果提前早生几十年上位,以他的责任心和意志力,他会是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可惜命运无常,他处在明朝末年,一切无法挽回的时候,本该能成为一代明君的崇祯,成了亡国之君,作为帝王,最大的打击也莫过如此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澳门青年山西行:追寻抗战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 天天要闻

澳门青年山西行:追寻抗战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日报》7月10日第7版截图 37岁的澳门青年谭伟衡首次踏上山西的土地,在这里他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 谭伟衡说:“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回到澳门后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青年山西行活动于6月25日至29日...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 天天要闻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举行的金砖里约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是金砖再次扩员并加持“金砖伙伴国”后的首次峰会,更是国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次盛会,“大金砖”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均面临诸多新情况。面对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正顺势携手全球南方国家,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 天天要闻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黄明和于1995年荣获由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记者 张盟 陈彦兵)在湖南科研版图上,黄明和是独特的存在。他从基层领导岗位转身,以科研为新征程,用数十载耕耘,书写基层干部转型科研先锋的精彩篇章。黄明和,1951年10月生于洞口县,大专文化。曾任洞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后任邵阳...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 天天要闻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文/玛丽·哈灵顿,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一年前,唐纳德·特朗普字面意义上“躲过了子弹”,一下子让他的总统竞选形象从“挑战者”变为“传奇”。几天后,他的竞选搭档J.D.万斯在副总统提名演讲中承诺,特朗普政府将“致力于为工薪阶层服务”。万斯表示,应优先考虑美国自己的公民:“我们将不再引进外国劳动力,我们要为...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 天天要闻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雍正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江宁城朔风凛冽。一队官兵踏破曹府朱门,昔日堆金砌玉的厅堂顷刻间箱翻柜倒。十三岁的曹雪芹蜷缩在祖母怀中,眼睁睁看着御笔题写的“萱瑞堂”匾额被扯落在地——康熙皇帝曾对曹家乳母的尊称,如今成了前朝恩宠的冰冷遗证。曹家的煊赫,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 天天要闻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因为家里不差钱,又有很多藏书,所以董仲舒有了学习的机会,并学的很好。那么有多好呢?据史书记载,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讲学了,而且颇受欢迎,因为学问渊博,又教了一大帮学生,所以他的名望是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