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唤醒”居民老照片 助力家族红色记忆传承

2025年06月14日21:40:11 历史 5552

让斑驳泛黄的老照片重现光彩,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门票。6月13日,一场特别的“我们的家园·ai赋能红色记忆 镌刻时代温情——白杨故事汇”老照片修复活动在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白杨未来社区温情上演。

AI“唤醒”居民老照片 助力家族红色记忆传承 - 天天要闻

活动现场(孔浦街道供图)

本次活动由孔浦街道与白杨未来社区联合发起,“英烈光影·爱传承”ai修复助力文明实践项目的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该项目团队由宁波开放大学名师工作室(技术核心)、人文历史教授(文史核心)及社区志愿者(执行力量)构成的“双核”团队,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致力于为尘封的记忆“上色”,通过“技术修复+情感慰藉”的精准服务,为优抚对象送去关怀,助力传承家族红色记忆,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社区居民。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且井然有序。项目负责人王少华老师化身“数字工匠”,凭借专业设备与精湛技术,仔细“诊断”每一张承载“历史印记”的老照片,为其量身定制修复方案。社区志愿者们穿梭其中,热情引导居民登记、维护现场秩序,以微笑与耐心服务每一位参与者。当经数字技术修复、重焕生机的照片交还到主人手中时,赞叹声此起彼伏。居民们捧着“崭新”的老照片,动情分享照片背后的青春岁月与奋斗故事,现场洋溢着温暖与感动。

AI“唤醒”居民老照片 助力家族红色记忆传承 - 天天要闻

居民拿到修复后的照片(孔浦街道供图)

在众多满怀期待的参与者中,60多岁的毕阿姨带来一张从报纸上剪下、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照片。照片记录着她年轻时工作的瓷器厂,不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工业印记,更铭刻着她的青春芳华。如今,工厂已消逝在岁月中,照片也褪色、布满褶皱与斑痕。“我想把它修好,一代代传下去,让它成为家族珍贵的记忆。”毕阿姨满怀期盼地说道。当技术团队成功修复这张珍贵影像时,她激动不已:“太感谢你们了!这段历史再也不会褪色了。”

每一张老照片的成功修复,每一声真诚的道谢,都是对项目团队的褒奖与肯定。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便民惠民的技术服务,更是一次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它让社区老年群体切实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拉近了科技与人文的距离。

AI“唤醒”居民老照片 助力家族红色记忆传承 - 天天要闻

居民拿到修复后的照片(孔浦街道供图)

王少华表示,本次实践活动通过“技术修复+口述访谈+社区展览”三位一体的服务闭环,不止于恢复影像,更致力于挖掘影像背后的历史故事,最终形成“影像+声音+文字”的立体化家庭与时代记忆档案,极大提升了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厚度。

未来,孔浦街道将持续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更多“科技+人文”的社区服务新模式,让社区更有温度,让居民生活更有质感。(魏小捷 沈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