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身为“知青”的我,告别女友去参军,后来却听到泪目的消息

2025年03月23日20:42:07 历史 1358

文/老古董

我叫杨振海,1955年出生,家住上海市天潼路,父母都是单位职工,我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个妹妹和弟弟。

1974年高中毕业,我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和其它同龄人一道,乘坐绿皮火车上海北站出发,列车经过嘉兴嘉善,还陆陆续续上来部分知青,我们到了浙江金华下了车。

在车站的广场上看见一大帮人敲锣打鼓,拉着红布黄字的横幅标语,上面写着: “欢迎知识青年到咱乡下来大有作为”,在那里200多名知青被分配到金华市的各个公社和大队,我被分配到汤溪公社上金家大队。

那年身为“知青”的我,告别女友去参军,后来却听到泪目的消息 - 天天要闻

和我一起的有四男三女,那里基本上是半山区,我们住在一座破庙改成的知青居住点,初到那里男女搭配,山青水秀,也感到格外有趣,一到晚上吹着口琴,唱唱样板戏,也觉得轻松自然,可时间一长,加上白天和农民朋友一起干活,累弯了腰,手里都磨成水泡,再说想家的念头越来越强力,19岁的我那有吃过这样的苦啊,有时候真想到后山大哭一场。

正在这时同住一起的嘉兴女知青孙晓兰,和我同龄,看我情绪不太对,多次找我谈心,她说: 既来之则安之,慢慢的会适应这样的生活,再给我讲述她家的不幸,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在一场意外的事故中去世,她是由她舅舅抚养长大的。

她还劝我说:全国知青上百万,又不是你一个,我一个女孩都能坚持,你一个大男人就坚持不了吗?再说还有我在这里陪伴你呢。我一听她好像是话中有话,我一股暖流涌上了心田,从此我们经常漫步在屋前的那条山谷溪流和后山的松树林中......

1976年冬,征兵工作开始了,听大队民兵连长说: 知青也可报名参军,我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孙晓兰,她呆呆地望着我,看她的表情很无奈,有一种失落感,她轻声的说道: 你走了后我怎么办?你就那么狠心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吗?

我说:怎么是一个人呢,还有那么多知青他们不是都在这里吗?我决心已定,无论如何我得离开这里,如果我在部队混的好,一定回来娶你......

那年身为“知青”的我,告别女友去参军,后来却听到泪目的消息 - 天天要闻

就这样我通过体检,政审,顺利拿到了入伍通知书,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俩相拥在后山的松树林中......

第二天我和全市的100多位入伍新兵一起从金华乘坐火车到达上海新老兵转运站,我父母弟妹都在那里等着为我送行,暂短的相聚后,到了晚上10点左右,我们到了十六铺马头,乘坐东方红411客轮抵达南通港,再乘坐部队的解放牌卡车到了狼山教导队。

在那里我们进行了一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训练一结束我被分配到守备部队的炮兵营,刚到部队时我和孙晓兰书信来往正常,三个月以后短短续续,最后我寄出的信都是石沉大海,无奈之下我给原同住的其他知青去信了解情况,回信告诉我,孙晓兰不知啥情况,急速嫁给了当地农民的儿子,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阅读完来信,我半信半疑,当时觉得天昏地暗,我试图再去一封信,还是沉入大海,杳无音信,后来我也真的死了这条心,我把失恋情绪作为工作上的动力,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到了1979年初成了部队两项改革,最后一批从战士直接提干的幸运者.....

那年身为“知青”的我,告别女友去参军,后来却听到泪目的消息 - 天天要闻

到了1986年大裁军部队缩编,我也转业回到上海,分配在闵行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同时认识了税务局的王小娟,不久我们就步入了婚姻殿堂,我也从一名普通职员升任了副局长,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

谁能想到当我事业得意时,婚姻却一败涂地,王小娟是个脾气特爆的人,小吵小闹天天有,大打出手三六九,最后还是离婚为告终,女儿归我抚养,在我父母的帮助下也渐渐长大,到了1993年,因一家企的业产品质量案件,我被派去金华调查,同时去了汤溪上金家村看看。

谁能想到,我竟意外见到了初恋孙晓兰,我问她这到底怎么回事?她边说边哭,自从我走后,第二个月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我很害怕,那年代一个姑娘未婚先孕,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没有结婚证书医院里也不给做人流,写信告诉你也没用,后来我只能就地选择嫁给了一个农民。

当时,回不回城对我来说也不重要,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亲人,谁能想到婚后不到一年,丈夫暴病去世了,我带着小孩在政府部门的照顾下进了乡小学任教,后来知青大返城,我也从一名代课老师转正为公办教师,现在小孩也18岁了,她还拿出儿子的身份证,我一看,杨吉庆,1977年9月17日出生,她说她老公也姓杨......

听着听着,我泪流满面,紧紧拉着她的手说: 是我害了你蒙受那么大的委屈,这次我回上海,一定处理好转接手续把你和儿子接到上海,一个月后在有关领导的帮助下,顺利办完了户口和工作的转接手续。

1993年8月17日,我和父母弟妹一起来到金华接回她们母子俩,妻子孙晓兰被安排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儿子杨吉庆继续上大学,名字也不用改,随我姓杨。

那年身为“知青”的我,告别女友去参军,后来却听到泪目的消息 - 天天要闻

从此一家四口迟到的团聚在上海,我和妻子在空闲时间不忘回到曾经下乡过的地方看看,那里必竟是留下我们这代知青激情燃烧的岁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 天天要闻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英国曾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1922年)控制着约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人口超过4.58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覆盖了全球多个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国曾经殖民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