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2024年07月24日22:53:03 历史 1829

她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武则天,她曾两度登上政治舞台,用自己的才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

不夸张的说,她的治国水平,还要远胜于武则天。

而在军事上,她摧毁了赵匡胤积攒16年的家底,也让赵光义赶着驴车逃亡,再不敢北顾燕云十六州。

当然,她与韩德让的“暗通曲款”,也成为历代小说家,津津乐道的一件趣事。

她就是大辽太后,萧燕燕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大辽皇后

萧燕燕,大辽北院枢密使萧思温的女儿。长相俊丽,聪明绝顶,做事不达目的不罢休,极受父亲宠爱。

969年3月,辽穆宗耶律璟带着萧思温、高勋等人,前往黑山围猎。原本,这是一次普通的狩猎行动,可却发生了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当时,耶律璟在狩猎中,亲手射中了一只身材巨大的熊。对此,他极为高兴,就大摆宴席,邀请萧思温等人赴宴。

然而,耶律璟却在觥筹交错中,喝醉了。

众所周知,耶律璟是辽朝有名的暴君,嗜酒如命,且残忍好杀,有“睡王”之称。因此,当他半夜醒来,寻找食物而不得时,内侍们慌了。

甚至,昏昏沉沉的耶律璟还扬言,要杀光所有的内侍。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于是,不愿坐以待毙的内侍们,谋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要杀掉耶律璟,临死前也要拉上垫背的皇帝。

当天深夜,花哥、辛古等人,借着内侍的身份,冲入耶律璟的营帐,手起刀落,结果了“一代睡王”的性命。

耶律璟死后,跟随他前往黑山的萧思温、高勋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残暴的皇帝不止杀内侍,连大臣也是随意处决。

因此,萧思温等人趁机封锁消息,并秘密派人请来自己的“好友”耶律贤,让他“灵前继位”。

耶律贤是辽世宗的次子,又得到南北两院枢密使的支持,登基称帝自然不会招致他人反对。可他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为了报答萧思温的恩情,耶律贤亲自下旨,征召萧思温的女儿入宫,受封贵妃。

而此时,萧燕燕年仅17岁。两个月后,萧燕燕再次晋升,以皇后的身份,号令群雄,母仪天下。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大败赵光义

有趣的是,耶律贤和唐高宗李治的身体素质极为相似,都是病秧子。因此,就像武则天“二圣临朝”一般,萧燕燕也被推到了台前。

然而,世事无常。

就在萧燕燕一族飞黄腾达时,萧思温却遭到了行刺,含恨身亡。

不过,萧思温的死不仅没有动摇萧燕燕的统治根基,反让她借机吞掉了高勋、女里的势力,成为大辽真正的实权派。

当然了,萧燕燕的治国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后世史学家将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其实,武则天的执政能力,着实一般。对内沿袭李治的治国方案,不断滑向深渊,对外更是百战百败,丢失了大片领土。

若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身份,妥妥的庸君。

而萧燕燕,却是实打实的将大辽带到了巅峰。在此之前,耶律璟统治下的辽国已迈进了“鬼门关”,国力衰退,怨气冲天,早已不复开国之初。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可在萧燕燕接替耶律贤执政的十年,她大量启用汉臣,注重改革,缓解宗室矛盾,一扫大辽颓靡之风。

甚至,萧燕燕还改变了大辽的国策,不再南下征讨宋国,反而互通信使,走向和谐。

不过,接替赵匡胤的赵光义,却不这么想。在清除掉辽国扶持的北汉后,赵光义大举出兵,意欲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此,萧燕燕和赵光义的首次对决,出现了。

然而,高梁河一战成了赵光义人生的巨大污点。在萧燕燕的“情人”韩德让和耶律休哥的联手出击下,赵光义兵败如山倒,赶着驴车狂奔数百里。

此战后,赵光义数年不敢再提北伐之事。

982年,35岁的耶律贤病逝了,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登基称帝。

作为执掌大辽近十年的皇后,又是小皇帝的亲生母亲,萧燕燕没有重走武则天那一步。恰恰相反,她为了耶律隆绪的帝位稳固,可谓是倾尽了毕生心血。

当时,主少国疑,辽国宗室手握重兵者不计其数。而远在南方的赵光义也虎视眈眈,欲趁此良机,出师北伐。

因此,如何稳定蠢蠢欲动的宗室,就成了摆在萧燕燕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好在,萧燕燕还有耶律休哥和韩德让的支持。作为大辽历史上的名将,耶律休哥在军中的威望,要远胜宗室诸王的。

更何况,他是真有本领的。让他镇守南方,对于赵光义的威慑,是极强的。

而萧燕燕的“情人”韩德让,老谋深算,智计百出,是她的智囊。在以武立国的辽国,更是鲜有对手。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至于耶律贤留下的托孤大臣耶律斜轸,则在萧燕燕的拉拢下,成了耶律隆绪最忠实的臣子。

可以说,有了这三人的支持,萧燕燕轻而易举的就拿掉了宗室的兵权,还逼迫他们派遣质子入京,以此挟制。

正因此,萧燕燕轻松化解了辽国近在咫尺的危机。

5年后,赵光义听说了萧燕燕与韩德让的“风流事”。于是,借着辽国主少的机会,再次发动北伐。

此战,赵光义兵分三路,浩浩荡荡的向辽国开赴。

只是,赵光义高估了宋军的作战能力,也低估了萧燕燕孤儿寡母的政治水平。赵光义在开封城疯狂“遥控”指挥的同时,萧燕燕早已将军事大权,交给了前线的耶律休哥。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可想而知了。

雍熙北伐,倾尽了赵匡胤积攒16年的家业,却死伤无数。曹彬兵败,杨业自杀,宋军畏敌如虎,再不敢与辽人作战。

而赵光义也在战后逼死了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囚禁了弟弟赵廷美,还设立了专管军事的枢密院,节制武将,将宋朝拉进了文强武弱的深渊。

可萧燕燕却得到了辽国宗室的全力拥护,不仅被尊称为“承天皇太后”,她的儿子也跟着沾光,成了“天辅皇帝”。

显然,赵光义不仅没有摧垮萧燕燕,反而让她的位置,越做越稳。

甚至,在雍熙北伐后,宋军一败再败。此后十五年,萧燕燕屡屡发动入侵赵宋的战争,并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远胜武则天

1004年10月,萧燕燕、耶律隆绪御驾亲征,大举侵宋。

当时,宋人在辽国的压迫下,已成惊弓之鸟,尤其是宋真宗赵恒,闻听萧燕燕亲自前来,更是慌不择路,意图南逃。

只是,在寇准的强行挽留下,赵恒方才亲临战场。而这,也促成了辽宋之间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协议“澶渊之盟”。

可以说,萧燕燕以极强的政治嗅觉,为辽国争取了最大的利益。澶渊之盟的签订,不仅让辽国获得大量的物资,还让萧燕燕得以腾出手,对付新近崛起的党项人以及女真各部。

难怪萧燕燕远胜武则天,你不看她生前都做了啥?竟两次大败赵光义 - 天天要闻

当然,萧燕燕更为人称道的则是,她并未贪恋权力,而是在耶律隆绪举行“柴册礼”时,果断放权。

不仅如此,在她辅政的四十余年,萧燕燕并未任人唯亲,架空皇权,更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将娘家人全部安排在中枢机构。

她也没有处决辽国宗室,更没有疯狂的处死大臣。

事实上,萧燕燕的眼中只有国家,没有个人私利。她之所以摄政的目的,无非是要将大辽带入更强盛的时代。

她的一生,和武则天极其相似,又何其相似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