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2024年06月12日17:22:04 历史 1827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对自己不向权贵低头的高贵人格,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朝廷官员也一样,官场如戏,一场大梦,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无不在这个舞台上尽展风采,上演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生大戏。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致仕”被赋予了独特的仪式感。一般致仕的年龄比现代要晚,大概70岁左右。

但也因人而异,如果身体又不舒服或是疾病,提前申请也是可以的,也是非常人性化了。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退休待遇如何

古人致仕习俗,格外淳朴有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致仕”被赋予了独特的仪式感。

当官员年届花甲,或是身体力衰,他们必须亲自向朝廷提出申请,经过多番诚恳请求,才能获得皇恩,名正言顺地“还禄位于君”。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但也并不是一上书皇帝就会统一,他本人,也将在批准或挽留上做最后的一搏,如果是朝野素有遐迩的宿将,倘若稍一裁夺失当,都会遭致不少人的疏忽和质疑。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在审批官员退休这一项,皇帝必须慎重决定、必须审时度势,斟酌再三,才能避免损及基业。

那问题就来了,这些官员退休后的待遇都是怎么领的。其实在西汉前中期的没有固定的待遇,只有高官退休后,皇帝根据自己对此人的看法决定俸禄的多少。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太守以上的官员可以领三分之一,同样的,这职位之下就没有任何待遇。但还有更高一级的,比如少量功勋功臣就可以领全俸禄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后来慢慢的从三分之一提升到了二分之一,虽然有所提高,但享受的待遇却是没什么变化,在唐代,有功之臣可以领取全俸禄。

但六品以下的就没有这样优厚的待遇了,只能领4年的半俸,领完以后就要靠耕种或者出租一些农业,以此来谋生。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朝野上上下下,都在拭目以待这最后一路的走向,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这简直就是一场关于生死的权力游戏。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别看只是退休,这一仪式不仅是权力中年的王者将自己收拢于家国的怀抱,也是他们对人生最后一次主动选择。

历经沉浮,官员告别是非场,回归人生的第二春天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退休官员的生活

虽然告别权力舞台,但致仕官员的人生却远未终止,恰恰相反,他们正踏上了人生的另一个崭新阶段,虽然比不上华丽的官服,但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的。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有人归隐园丘,在山林之间寻得心灵的宁静,那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潺,不仅可以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遣怀当年的忧虑焦躁

或是垂钓临池,或是栽培奇花,在诗酒田园中慢慢体会人生的意蕴。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还有人乘兴讲学,传道解惑,使年轻一代的求知之火越燃越旺

他们或是在书院中讲解儒家经典,或是在学校里启迪后生,循循善诱,桃李香自盈门户。

这不仅传承了文化的火种,也播撒下了求知的希望。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一些老臣更是心无旁骛,潜心研习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由此结出累累硕果。

他们或是撰写巨著,或是进行田间实验,在古为今用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学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更有人对乡里孺子牛施恩济世,兴利除弊。他们或是修缮水利,或是赈济灾民,用朴实的方式回报故乡,也将浩然的正气传播开去。

这种德泽乡里的精神,不啻是社稷人心的维系。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虽然已然告别权力舞台,但这些老臣们在人生的下半场却过得有声有色。

他们各怀绝技,在平凡的田园生活中发挥余热,将自己的精神力量一一升华。这种励志不渝的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一环。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余音绕梁,人逾古稽

即便年过古稽,这些老臣们也未曾放弃对国家社稷的挂念。

他们虽已离开朝野,却仍时刻关注着朝政的得失,并毫不吝啬地提出自己的高见。

有的人对于朝廷颁布的一些政策存疑,便理直气壮地上书争辩,为民抱不平。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他们昭昭廉耻,即便言辞犀利也在所不惜,只为捍卫自己理想中的社稷太平,这种不畏权贵的精神,正是清流不竭的源头活水。

还有人即便在家中闲居,也始终牢记着施恩济世的使命,他们或是设置义仓以救贫困,或是修缮堤坝以防涝患。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尽管只是些举手之劳,却也足以温暖民心,赢得百姓的爱戴。这种己任行怡的足音,久久地回荡在乡野之间。

有些人更是怀揣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志向,在家中温故知新。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他们或是潜心钻研经书典籍,或是考订史料著作,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那种勤恳好学的精神,不啻是段园鹤氓,于平淡中透射智慧的光芒。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这些老臣们退休在家,却也未尝真正闲了下来。相反,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余热释放,将晚年的睿智播撒开来。

让上下四野的芸芸众生都能从中受益,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无疑是他们共同的写照。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归去归去,天地依旧

归去归去,沧桑巨变之际,唯有大自然的天地依旧如故。

比如那些已然退休的老臣们,虽然离开了尘嚣的朝野,却依旧保持着不变的精神境界。

对他们而言,不论是上疏争辩还是施恩济世,都是源于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这种对国家社稷的热忱,早已融入他们的骨血之中,成为了一种无法抛却的责任与担当。

即使是年过古稽,心系官场的他们也要尽自己的一分力,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而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更是他们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自古以来就很高,他们所肩负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是文化传承的重大责任。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如果说有什么是他们毕生追求的,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老臣们虽已功高位重,但依旧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时时刻刻谨守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汲汲于个人的成就与荣耀。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他们唯一在意的,就是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对于个人得失却浑然不理。

归去归去,天地依旧。这句诗意盎然的话语,道尽了老臣们对自然朴素的向往。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结语

退休之年,他们终于可以摆脱权力的束缚,回归自然的本真,在山林之间寻得人生的真谛。

而他们严格自律、淡泊名利的精神,在这山水之间得到了最好的渲染和升华。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息来源:《人民论坛网》在2023年6月18日发布关于“读史|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退休后都干些啥?”的报道

羊城晚报》在2013年4月17日发布关于“读史|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退休后都干些啥?”的报道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没有退休金的古人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事关中国,美机密行动被曝光!拜登再也瞒不住了?英媒这回立大功 - 天天要闻

事关中国,美机密行动被曝光!拜登再也瞒不住了?英媒这回立大功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报道,据英媒报道,美国军方几年前为对抗中国在菲律宾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曾在菲律宾展开秘密行动,试图通过“心理战”挑起当地民众对中国疫苗的质疑。路透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军方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利用虚假账号发布的这些旨在“散布
王娡祖上曾是贵族,后来嫁入皇室,通过手腕扶立儿子成为太子 - 天天要闻

王娡祖上曾是贵族,后来嫁入皇室,通过手腕扶立儿子成为太子

在一般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而放到过去的封建帝王家庭中,孩子的母亲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1.入太子府王娡是名门之后,她的父亲虽然是普通人,但是其母亲臧儿则是汉初的诸侯王之后。当初项羽分封诸王的时候,就曾经封过一个燕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 天天要闻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果然,日本人到死都无法摆脱中国人。俗话说得好,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死后一定会去的地方,那就是火葬场了。可是你知道吗,在日本东京,一个中国人竟然承包了6家火葬场,要知道整个东京也只不过才只有9家火葬场。这真是直接把日本的殡葬业给一下子垄断了啊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 天天要闻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曹操(155年-220年)虽然通常与三国时期紧密相关,但他实际上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曹操原因如下:三国时期的界定:三国时期通常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曹操之子)篡汉自立为魏文帝开始,直到280年西晋灭吴为止的历史阶段。这段时间内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 天天要闻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受地缘政治形势持续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防预算增加影响,德国最大军工集团莱茵金属公司近日获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订单。  该公司当地时间20日宣布,已与德国联邦国防军就价值高达85亿欧元的火炮弹药框架合同达成一致。  据媒体披露,订单主要涉及数百万发射程达40公里、口径为155毫米的炮弹。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