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2024年03月12日07:55:11 历史 1451

01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据《后汉书》等书记载,东汉末年的皇帝汉灵帝,曾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女人,这个女人叫王荣,其父是体制内的官员。

在王荣之前,汉灵帝最喜欢的女人,是个传闻中叫何灵思的女人,何灵思出生于一个市井的屠夫之家,因为才貌过人而被选入宫廷。

何灵思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她成了汉灵帝的女人之后,利用一些手段,让汉灵帝把原配皇后给废了,然后自己成了汉灵帝的第二任皇后,史称何皇后

何皇后自己的得位不正,因此就对后宫的其它女人非常提防,她还利用自己后宫之主的地位,逼迫后宫的其他人不许再为汉灵帝生育。

王荣也不例外,她受孕之后,本打算把孩子打掉,但是因为一些很神奇的原因,她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刘协

02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刘协出生之后,何皇后非常生气,结果很严重,王荣直接被她弄死。

汉灵帝当时对王荣感情很深,差点要把何皇后给废了,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不过汉灵帝的愤怒,却让刘协顺利的活了下来,当时带刘协的是董太后

汉灵帝活着的时候,曾生育了不少子女,但很多都没活下来,等到汉灵帝去世时,汉灵帝的儿子就只剩了何皇后生的刘辩,以及没妈的孩子刘协。

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当时已经是大将军,何皇后还是皇后,所以汉灵帝去世以后,皇位自然传给了刘辩。

但是因为何进和部分掌权的宦官不合,再加上袁绍的别有用心,所以当初何进想大权独揽,清除部分宦官的时候,就引入了董卓等外援。

等到何进和宦官们火拼的时候,董卓则趁虚而入,并白捡了袁绍的桃子。

03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董卓当时进洛阳之前,恰好遇到了,因为洛阳正发生大乱而逃出来的刘辩等人,董卓因为野心很大,所以就废了刘辩,而改立了“本家”董太后带大的刘协,刘协史称汉献帝

董卓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剧烈震动。

因为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天下就开始相信,皇帝这个位置不是你拳头大你就能抢来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是人家老天爷亲自安排的(君权神授)。

这种理念真假且不说,但是到董卓废立皇帝之前,这种理念已经传了好几百年,所有人都已经认为它是真的。

但是你董卓弄出这么一出,算是怎么回事。

大家根深蒂固的思想,顿时就出现了裂缝,汉武帝之前的那种传言,又开始照进现实。

04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董卓重新拥立刘协的目的本就不单纯,所以在刘协当了皇帝之后,朝廷上下其实还是人家拳头大的董卓说了算。

不过老刘家的底蕴很深,所以最后以王允为首的保皇派,最后还是运用策略超度了董卓。

董卓挂了之后,刘协依然没能收回权力,当时在朝中说了算的,还是又重新打回来的董卓部将李傕等武人。

据相关文献记载,李傕掌权之后,对刘协控制的很严,刘协曾想多要点吃的,结果李傕不许,只给了一些已经过期变质的牛骨头,刘协想给宫里的人做点衣服,结果也被李傕一口回绝。

后来刘协忍无可忍,就在大臣的帮助下逃出洛阳,刘协最初认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应该走到哪都会有人勤王,结果他这一路走来,几乎形同乞丐,后来折腾去折腾来,才有人愿意收留他,这个人就是曹操

05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因为曹操早年的表现的很愤青,所以不光刘协认为自己找对了人,就连荀彧等追随曹操的谋士,都误以为曹操会匡扶汉室。

但是曹操在接回刘协之后,并没有像一些人想的那样,而是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刘协看穿了曹操的心思之后,曾想号召刘备等人勤王,也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结果最后并没能获得成功。

曹操在世的时候,摁着刘协基本完成了改朝换代的程序,等到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直接就完成了最后一步,老刘家的天下自此易主。

曹家的改朝换代,彻底颠覆了皇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原来天子不过如此,别看你平时高高在上,还有儒家的背书,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你不过就是待在的羔羊,这皇帝的位置,只属于拳头大的人。

06

趣聊三国:千万别离你尊敬的人太近 - 天天要闻

儒家的经义中,曾说“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这句话的可以理解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有两件,一是文化礼仪的工作,一是军事工作。

军事工作很好理解,那么文化礼仪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呢?

如果没有董卓和曹家的这番操作,可能很多人还会把皇帝想的高不可攀,而且大家都会认为,根据礼法等宣传,皇帝陛下是上天子,他说的要求的,都是老天爷安排的,大家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不能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管理成本就会比较低,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这种“正确”的意识,那么皇帝这边要多收你点赋税,你可能不愿意,逼急了你可能还会动手,如果大家都这样,国家可能就要有大麻烦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大家“懂事”呢,那就要把皇帝的权威树立起来,让一般人接触不到他,让他在外人眼里很神秘,让的出行起居远异于常人,等到皇帝走向神坛的时候,一般人就会发自内心的敬畏,于是很多事就好办了。

其实不光是古代的国家是这样,其他的很多东西也是这样,宗教的雕塑为什么要弄那么大,宗教的建筑为什么要弄那么大,皇帝出行为什么要戒严......

距离才能产生敬畏,离得近了,你会认为他也和你差不多,于是崇敬之心就没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 天天要闻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辉粉丝名义成立的银河护卫队,四处举报那些对董宇辉发出质疑和抨击的博主,如果这种现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将对整个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和恶性的循环。董某辉是树立起来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没有缺点,也不代表他完全在圣坛之上。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 天天要闻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荒诞世界里,发生着这样一场荒诞对话: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会做皇帝呀,我没学过。群臣:就是你不会,才选你做皇帝。端王:那我当了皇帝该干些啥?群臣:随便你,只要不干皇帝的正事,你爱咋玩咋玩。端王:还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们贪我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 天天要闻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清·雍正通宝)首先要强调,雍正通宝并不少。不仅仅是明确记载的85亿6千万文铸量,多于历史上的大多数铜钱品种。(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宝也才1亿文),现存世的数量,也同样算作常见的古钱。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