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2025年07月10日22:10:21 历史 7014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张武岳、田颖

今年初,来自克罗地亚的计算机科学专家布兰科·巴隆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的首位访问学者来到山东曲阜尼山,在中国先贤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谈及此行原因,巴隆说,人类当前面临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明问题”,“需要一种整合性对策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儒学,为他的思考提供了一种解答。

9日至10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巴隆向中外学者分享了研究成果:一个借鉴儒学思想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

两千余年来,儒学的光芒穿透历史,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场汇聚了70余个国家、560余名嘉宾的文明对话中,古老的智慧再次闪耀当代。

以“和合共生”超越文明冲突

“儒学是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它体现在中国的三大全球倡议中。”罗西奥·苏珊娜·里乌斯在论坛上介绍自己的研究。

这名阿根廷罗萨里奥国立大学的讲师近期撰文,分析中国方案中蕴藏的“和而不同”“天下观”等儒学理念。她认为,中国并不将其观点强加于他国,而是倡导探索共同的发展道路,“这样的价值观会被全人类所接纳”。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局势变乱交织,越来越多中外学者尝试将儒学思想引入国际关系理论,促进了理论创新和文明交流。

阿根廷国家科技研究委员会首席研究员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丰富国际体系理论的现有概念与原则。他举例,作为儒学核心概念之一的“和谐”,如今也是国际体系中重要的协调原则之一。

聚焦国际法,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孙磊指出,“现代国际法的书写应当是多元文明主体,而不是单一的西方文明主体”,并认为可以借鉴儒学智慧深入探讨现代国际法的伦理和秩序。

“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儒学,但是我对孔子很感兴趣,因为他的思想对当今世界非常重要。”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汉金斯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文明正面临挑战,我们可以从儒学经典中找到彼此的交融相同之处。”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尼山孔庙及书院景区的孔子像(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全球治理呼唤“仁礼”之道

8年前,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戴雨果在英国伦敦建立了一所中英双语小学,希望学生同时学习中西方文化中的关键理念,以便更好了解世界。

“现代化不止是物质层面的改变,同时还有心理层面的适应,需要我们携手努力。”戴雨果在论坛上分享自己的办学初衷。他觉得,儒学中关于伦理关系、社群关系、天人关系等的思考,从哲学层面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路。

当前,在人类文明加速演进的过程中,新挑战不断涌现。众多与会专家通过回望儒学智慧提出应对建议。

在绿色发展方面,罗马第二大学哲学史系教授里卡多·波佐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启发性。“要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们需要一种全球伦理,一种以和谐的方式拥抱多样性、避免冲突的伦理。”他说。

就老龄化现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指出,当代社会价值多元,要抓到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需要回归本源,在传统文化中思考家庭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理解家道、孝道和仁道的基本问题。

人类文明正进入以大数据、智能为基础的数智时代,在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乡村儒学研究院院长颜炳罡看来,这一文明形态具有均衡、和谐、循环、可持续等特点,崇尚“生生不息”的儒学,未来会为人类提供更多价值支撑。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这是位于白尼罗河上的乌干达卡鲁马水电站航拍画面(2023年12月14日拍摄)。新华社发(王剑 摄)

在全球化进程中“成人之美”

“相互成就”,乌干达智库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阿拉维·塞曼达这样形容中乌双边合作。他在论坛上介绍了恩德培高速公路、卡鲁马水电站等中乌共建工程,来说明两国是如何携手追求现代化的。

“中乌合作成果显著。”塞曼达说,不仅如此,中国支持并尊重乌干达和其他非洲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柴啸森分析,儒家“成人之美”精神在全球范围的延伸,表现为既追求自身强盛,更致力于成人达己、兼济天下的道义担当,进而通过自身的道义担当来成全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尼山论坛中,儒学发扬和合思想推动“世界对话”,汇聚全球智慧,探讨如何实现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现代化。

参加本届论坛的雅典科学院希腊哲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马利亚·马内利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比照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探讨了环保治理等现实问题。

在马内利看来,两大古老智慧遥相共鸣,“若能融合,将如一盏明灯,指引人类走出现实社会的困境”。

论坛最后,中外嘉宾共同见证了《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识》发布。共识呼吁,通过文明对话与交流,更加有力夯实协同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文化基础,共同成就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未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这里,我诚恳向所有读者(观众)道歉,上次讲“天水事件疑点重重”的文章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我必须更正,兹事体大,必须用更大的声量发出!上次我质疑检测报告中的铅含量数据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铅含量,会让做出来的馒头“硌牙”,再结合园方动机,我严重怀疑添加工业颜料的说法不可信。我承认,当时写这篇...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7月10日,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其中,5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友好使者奖,3人获杰出成就奖,1人获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兰花奖秘书处供图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该奖旨在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 天天要闻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它们的发源地,无不是严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义碰撞。可一旦漂洋过海,走到中国,全都变了口气。佛教讲空性,基督教讲仁爱,伊斯兰教讲忠孝,宗教原来的“边界感”在这里变成了“随和感”。中国没有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