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2023年10月02日06:01:09 历史 1830

引言

秦汉之际,国家对“刍稿”的征税,可以追溯至先秦。因为“刍稿”是养马、养牛等家畜所必需之物,所以在先秦时代,各个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官员,对其进行采集和管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户籍制”与“授田制”的广泛实施,“刍稿税”也就成了一种官方税收,并按“赋税”与“赋税”分别进行征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一、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以秦为例,自商鞅变法推行“授田制度”和“编户制度”以降,刍稿税就是国家正税。它既是土地税,以“民众土地多寡”为依据进行征收;同时还是“户税”,以国家登载的“户口”为依据进行征收。

这种“以亩计征”和“以户计征”的刍稿税为两汉所继承,不过,汉代刍稿税较诸于秦代,有两点重要变化。一是刍稿税的构成上,汉代对“户刍”的重视程度超过“田刍、稿”;二是在征收方式上,秦汉虽均推行“实物征收”与“折钱征收”并行的制度,但汉代“折钱征收”的特点更加明显。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同时,从出土的秦汉简牍来看,秦汉特别重视刍稿税的管理,设置了颇为完善的刍稿管理制度。刍稿作为马牛等牲畜必不可少的饲料,在秦汉国家的统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马匹广泛使用于公文传递、军事征战、物资运输等场合,支撑着帝国的运转,而饲养马匹离不开刍稿,因此“刍稿”对于秦汉帝国来讲,其重要程度类似于今天的石油,不可或缺。

《蜀书·李密传》记载:“从尚书郎为河内温县令,政化严明,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温吏民患之。”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刍稿税的征收在促进土地开垦、增强政府控制力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秦汉以后,刍稿税的征收方式不断发生变化。

魏晋南朝时期,刍稿税不再单独列为税种,而是归并至户税之中,统一按户调征收。到了隋唐时期,刍稿税又独立成为国家的正式税种之一,只是名称发生变化,不刍稿税作为秦汉帝国长期征收的税种之一,其存在应当对国家统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否则其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亡。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秦汉两朝,刍稿税一直未消失,这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刍稿税在其使用方面有着巨大价值,应该更深刻的去发掘刍稿税的征收对秦汉帝国的意义。

二、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刍稿税自征收起,便与马牛等牲畜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牛马这些动物需要食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刍稿税的征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马属于非反刍性草食动物。

但是它有发达的盲肠和结肠,盲肠和结肠的功能与反刍动物瘤胃比较类似,在这些肠道中均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利用草料中的纤维物质,通过生物作用合成营养物质。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而牛、羊的胃是非常特别的,它们的胃可以分为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瘤胃中存在着一类名为“瘤胃菌”的细菌,即能分解纤维素、淀粉和脂肪酸的细菌,还能产甲烷的细菌。

瘤胃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得其能够大规模的增殖,从而能够快速地将大量的纤维素分解,并最终生成葡萄糖等多种物质,供反刍动物和瘤胃细菌共享。

这也是为什么马、牛等食草动物都会吃草料的原因。维他命是食草动物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维他命在多种绿色植物中都有。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所以,在饲养马、牛等食草性动物的时候,就需要将刍稿等粗饲料与精饲料等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的搭配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简而言之,如果马、牛只食用精饲料,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只食用刍草等粗饲料,就会对马、牛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在饲养马、牛等动物的时候,必须将精饲料与粗饲料搭配起来。

而根据研究,马、牛饲养每天所需要的草料,不得少于该动物体重的1%,这样才能够保证食草性动物维持正常的后肠运作,进而减少发生各种疾病,以保持食草性动物的身体健康。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正是由于刍稿在马、牛等食草性动物的饲养上必不可少,而马、牛在国家的信息传递、军事行动等诸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刍稿税对于秦汉帝国统治有着特殊的意义。

《商君书·徕民篇》载:“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榖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财物货宝又不能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

秦汉时期刍稿税是依据土地来进行征收,其和田租一起构成了田税的主要部分,但刍稿税和田租的征收方式又有所不同。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根据近些年出土的材料,秦汉田租的征收方式,己经基本可以认定为是以亩征收,且主要以民众耕种的土地,亦以“舆田”为标准,再从中划出税田,进行征收;而秦及汉初刍稿税的征收是“以亩征收”,它包括民众所拥有的所有土地。

三、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刍稿税在秦汉时期政府以民众实际拥有的土地,进行征收的意义何在,严格来讲,这与秦及汉初的社会情况和国家推行的政策有很大关系。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鼓励分户、鼓励民众开垦土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从《商君书·徕民篇》可知,秦有大量的土地未开发。而《商君书·垦令篇》出现“草必垦”多达19次,这证明政府意图通过法律的形式改变此种地广人稀、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现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学界都认为秦政府推行的授田制度是“一夫百亩”,但是秦的一亩是240步的大亩,根据代国玺教授的研宄,民众对于此一百亩土地是无能力进行完全耕种的。

但是对于政府来讲,民众耕种的土地越多,一方面会民尽其力,让民众在土地上的收获更多,改变民众食用不足;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众耕种的土地越多就会使国家的税收增加,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因此,国家就有必要出台促进民众耕种土地的政策,这既是刍稿税。刍稿税按民众实际拥有的土地征收,可以有效促进民众开垦土地,并进行耕种。

国家依据民众所拥有的土地征收刍稿税,如此民众便会努力开垦土地,进行耕种,以收获更多,维持生计。正是刍稿税等法律内容的实施,使秦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最终在秦始皇时期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

汉初和秦面临同样的问题,汉初经过战乱,人民逃离原有住所,致使土地荒芜。国家此时出现大量的土地需要去开垦。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汉书·高帝纪下》载:“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

为了使经济恢复,不但让军人回乡,而且推行“复故爵田宅”,均是为了恢复经济,促进土地的开垦。作为能够促进土地开垦的“刍稿税”,完全按照秦代的“以实有亩数”来征收刍稿,因为它是马、牛等动物必须食用的物资,而整个秦汉帝国统治又与马、牛等密切相关。

在政府行政上,尤其是邮驿系统与政府部门,信息的传递与物品的运输都离不开马、牛,自然也离不开刍稿。此外刍稿税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国家安全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浅谈秦汉“刍稿”税 - 天天要闻

结语

秦汉时期,军事上主要是对西北用兵,而面对西北荒漠草原,没有马匹必然会遭受失败。因此即使汉朝控制了西北地区,但是在烽燧、邮驿等体系下的边疆控制,仍旧离不开马、牛作为重要支撑,自然刍稿、茭草也是其维持西北边地控制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资储备。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