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秦”字是从何而来的?

2023年09月14日17:13:05 历史 1074

飞廉伯益的后人)的后人也被称为“秦人”,这个“秦”字是从何而来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秦王室一族其正确的姓氏应该是嬴姓赵氏,但在对嬴姓赵氏的称呼中,“秦”字出现的频率远比“赵”还多,这是为什么?商末,纣王的保镖恶来是飞廉的儿子,恶来有个后裔叫做大骆,这个大骆有个小儿子叫做非子,非子和他的祖辈造父一样擅长养马。当时非子住在犬丘,附近的人都知道非子畜养马匹的能力,于是就有人将他推荐给了周孝王。周孝王听闻非子很有名,便召见了他,在这次面试中,非子面对周孝王的提问,举止得体,对答如流,周孝王十分欣赏他,便让非子在渭水一带为周王室养马。

非子得到这个工作后,也满心欢喜的为周王室效命,工作兢兢业业。在非子精心养殖下,周王室的马匹一天比一天强壮,而且繁殖甚多。周孝王看着这些骏马奔驰在大地之上,心中十分喜悦,仿佛自己也正驰骋在周王朝的大地上,巡视着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们,这种成就感让他十分快乐,因此周孝王对非子也非常有好感,便有了立他为大骆继承人的念头。

但问题是非子是大骆的小儿子,没有正当理由不能随意废长立庶。周孝王的这个念头就受到了大骆长子成的外祖父申侯的反对,于是周孝王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既然非子不能继承家业,那对他另外进行封赏就好了,最后周孝王将秦地封给了非子,约公元前900年前后,非子在秦地建立了一座叫做秦亭(今甘肃清水秦亭镇)的城邑,成为了周朝附庸国

周孝王很喜欢非子,对他的奖赏不仅是这些,到非子这里嬴姓已经历千年,早已失祀,周孝王就让非子重新祭祀嬴姓,非子也因此得到了嬴姓宗主的地位。当时有嬴姓十四氏,他们对非子承祀嬴姓宗主还是有很大意见的,但有周孝王的支持,非子也总算顶住了压力,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秦”和“嬴”正式结合,因此非子也被称为“秦赢”。

所以真正能列入秦国君王的第一个人应该还是非子,因为“秦”是因他而生,而秦亭这座城邑的建立,也是日后秦人开始扩张土地的基础,所以真正的“秦”正是始于此处,而未来秦国的奠基者也正是非子。后人有诗记载:大陇西来万岭横,秦亭何处觅荒荆。非子考牧方分土,陇右山川尽姓赢。

商周时期,有以封地为氏的习惯,这么看非子这一支当为秦氏,但因为非子生于犬丘赵氏,所以从非子到后来的秦王室均以“赵”为姓。而且因其属地为秦,故秦也成了非子这一支的象征,等到了秦朝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为了纪念这个朝代,这才以“秦”为氏,这也是陕西秦氏的来源,和赵氏一样,秦氏的源头也是嬴姓。#秦朝##历史##历史回眸#

图为非子

历史上的“秦”字是从何而来的?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秦”字是从何而来的?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秦”字是从何而来的?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 天天要闻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举行的金砖里约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是金砖再次扩员并加持“金砖伙伴国”后的首次峰会,更是国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次盛会,“大金砖”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均面临诸多新情况。面对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正顺势携手全球南方国家,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 天天要闻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黄明和于1995年荣获由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记者 张盟 陈彦兵)在湖南科研版图上,黄明和是独特的存在。他从基层领导岗位转身,以科研为新征程,用数十载耕耘,书写基层干部转型科研先锋的精彩篇章。黄明和,1951年10月生于洞口县,大专文化。曾任洞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后任邵阳...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 天天要闻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文/玛丽·哈灵顿,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一年前,唐纳德·特朗普字面意义上“躲过了子弹”,一下子让他的总统竞选形象从“挑战者”变为“传奇”。几天后,他的竞选搭档J.D.万斯在副总统提名演讲中承诺,特朗普政府将“致力于为工薪阶层服务”。万斯表示,应优先考虑美国自己的公民:“我们将不再引进外国劳动力,我们要为...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 天天要闻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雍正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江宁城朔风凛冽。一队官兵踏破曹府朱门,昔日堆金砌玉的厅堂顷刻间箱翻柜倒。十三岁的曹雪芹蜷缩在祖母怀中,眼睁睁看着御笔题写的“萱瑞堂”匾额被扯落在地——康熙皇帝曾对曹家乳母的尊称,如今成了前朝恩宠的冰冷遗证。曹家的煊赫,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 天天要闻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因为家里不差钱,又有很多藏书,所以董仲舒有了学习的机会,并学的很好。那么有多好呢?据史书记载,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讲学了,而且颇受欢迎,因为学问渊博,又教了一大帮学生,所以他的名望是与日俱增
5年,增长了一个“德国” - 天天要闻

5年,增长了一个“德国”

时光步履不停,发展环环相扣。“十四五”与“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即将迎来时空交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7月9日起陆续举行,回顾战风斗雨的历程,展望欣欣向荣的未来。(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