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2023年09月07日20:07:15 历史 1823

科拉超深钻孔:背后的经济与技术挑战

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 天天要闻

科拉超深钻孔,曾经是世界上最深的人工钻井,当初苏联声称要“挖穿地球”,但最终停工于12262米。经济原因是导致项目停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苏联经济在70年代末已开始走下坡路,阿富汗战争更是对苏联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另外,技术限制也是项目停工的原因之一,高温高压环境给钻探设备和材料提出了巨大挑战。岩石断裂、崩塌和塌陷也使得井筒不稳定,加大了钻井操作的难度和危险性。此外,科拉超深钻孔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被视为一项面子工程。


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 天天要闻

经济原因是科拉超深钻孔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财政收入逐年减少。1979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对苏联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长时间的消耗使得苏联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全球战略,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深刻影响。同时,苏联的工业体制过于集中化,经济丧失了原有的活力。这些因素导致了整体经济每况愈下,无法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拉超深钻孔。


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 天天要闻

技术限制也成为项目停工的原因之一。高温高压环境对钻井设备和材料提出了巨大挑战,常规的钻具和工具无法承受。井筒稳定性问题也是超深钻探面临的挑战之一,地层压力、温度和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岩石的断裂、崩塌或塌陷会导致井筒不稳定,给钻井操作带来困难和危险。此外,高温高压环境也会影响常规钻具和工具的正常运作,需要开发和生产耐高温和耐压材料,增加了钻井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钻进速度非常慢,而且数据采集和分析也面临困难。


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 天天要闻

科拉超深钻孔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虽然该项目在科研方面提供了一些重要数据,但这些科学研究结论并不一定需要科拉超深钻孔才能得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微波探测和雷达探测等非侵入性技术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并且成本更低、收益更高。事实上,科拉超深钻孔是苏联为了与美国竞争而开展的一项面子工程。在冷战时期,美国提出探测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的计划,苏联为了先于美国探测到该界面,展开了相关项目。然而,这个界面位于地下约33千米的区域,即使是现代技术也无法达到。


53年后弄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科拉超深钻孔是苏联不切实际的工程,停工也给后人带来了警示。经济原因和技术限制是主要因素,加之投入大、收益低,使得该项目最终停工。通过分析科拉超深钻孔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追求技术突破和挑战极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理性地评估投入与回报的关系,避免盲目的面子工程,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同时,该项目也提醒我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