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2023年07月19日17:45:06 历史 1666

文|编辑 魏哥人间故事

引言

东亚有五国:

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东亚五国

其中,中国是老大、日本是老二、蒙古是存在感无限接近空气的老透明。

至于朝韩,则是同父同母的仇人。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双方那是见了面打架、背过身骂娘,双方处于一个掏心掏肺的状态。

抛开事实不谈,让我们假设这两个国家合并之后,将会有多强大?

01

国土和人口

按照韩国的说法,世界都是韩国的,国土面积1.4894亿平方公里,宇宙最强思密达。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韩国人YY的古朝鲜

但实际上,韩国连朝鲜半岛南部都没跨出,国土面积也不过10.3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两个内蒙古通辽市

隔壁的朝鲜则是12.3万平方公里,堪称“领土大国”。

双方一旦合并,总面积将达到22.6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瞬间从市级国家变成省级国家,高了一个档次——虽然在东亚的土地面积排名依旧是倒数第1。

如此超级大国,东临日本、北接中俄,尽管依然处在周边强国的夹缝之中生存,但缝与缝也不一样,此缝大于彼缝,回旋的余地明显大了许多,甚至有完全独立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朝韩合并后的国家人口将达到7771.7万人,碾压蒙古国,成为东亚倒数第2。即使是放到欧洲,也算是个妥妥的人口大国。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欧洲各国人口数

02

军事大国

军事上来看,由于双方长期处于一个上纲上线的状态,军力都异常强悍。

按照韩国国防部《2022国防白皮书》发布的信息,朝军常备兵力128万,韩国常备兵力50万人,双方加起来178万人。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常备兵力为230万人,朝韩合并后的兵力居然直逼中国,已经超过日本、蒙古,确实不容小觑。

朝韩合并后,继承了朝鲜的5000辆落后的坦克以及2654辆较为现代化的坦克,陆军实力强悍。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朝鲜陆军

海军方面,则达到了970艘军舰,超过了中国的300艘——虽然实际情况可能300艘大舰对970艘小艇。

海军则多为老旧的米格21以及歼7、F4、F5战斗机,不过数量管够,有超过3000架,另外还有30架F35A这种先进的五代机,能够直接威胁中国东北。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F35A

非常规武器方面,朝韩合并后将拥有大量核武器以及各种型号的导弹,战略威慑能力增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没事架个导弹在济州岛上耍耍,估计日本会变得老实安分。

03

经济强国

经济实力方面,朝鲜可以算作是个垫底的——字面意思上的垫底。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朝韩人均国民收入对比

尽管朝鲜经济实力不行,但好在人力资源便宜,合并后会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是会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拖韩国后腿还真不好说。

韩国作为经济强国,其影视、航天、超音速战斗机、机器人、生物技术等行业都在全球名列前茅,还拥有三星这样的综合大厂。

2022年,韩国GDP总量10.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13,再加上朝鲜的助攻,估计经济总量重回世界前10不成问题。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韩国首尔

在东亚,整合后的朝韩GDP也能排到第3,最后依旧是蒙古国。

结语

总而言之,朝韩合并之后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会出现一个兼备常规武器和核武器、GDP总量全球前10的强大国家。

尽管实力不如中日,但这样一个国家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竞争力,会成为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不利于东亚形势的平衡,东亚也会自此进入三足鼎立的时代。

一个假设:朝韩合并后,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三足鼎立

也许这样反倒对中国不利,具体可以参考我们的南方邻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