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外长又跳出来了,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并呼吁欧盟:对华早做准备

2023年05月13日18:39:22 历史 5224

在东欧一帮小国中,立陶宛是在追随美国时,脚步最为紧迫的,而且几乎没有底线。为取悦美国,甚至根本不顾及自己的国家利益,这其中的立国政府官方代表,非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莫属。此前,立陶宛操作的所谓“台方驻立办事处”事件,就是兰茨贝尔吉斯一手策划的,为了表示鼓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亲自接见了他。

立外长又跳出来了,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并呼吁欧盟:对华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之后,中国大陆不仅将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而且还降低了与立陶宛的外贸关系层级,并且希望在华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和立陶宛之间“二选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欧盟企业也减少了与立陶宛的合作,像德国、荷兰这样的“老欧洲”,还直接斥责立陶宛“愚蠢至极”,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因为它的原因,也直接影响到了欧盟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失去中国大陆市场后,立陶宛将自己的出口开始向台湾地区转移,但是,双方的来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亲密。

一来台湾地区只有“巴掌大”,市场吞吐量太小,根本满足不了立方要求;二来,立陶宛认为自己为了给台当局拓宽所谓“国际空间”,不惜得罪了中国大陆,台当局应该还这个“人情”,于是对台出口时要价虚高,令台方也颇为不悦。

立外长又跳出来了,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并呼吁欧盟:对华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一方面,失去中国大陆市场,也失去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在台当局那儿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于是,兰茨贝尔吉斯也逐渐“失宠”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消失”状态。但是,最近的欧盟外长会议上,他又跳出来了。

据观察者网报道,在近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立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声称欧盟需要为“与中国关系恶化的潜在后果”做好准备,例如“台海冲突”的爆发。

这一次,兰茨贝尔吉斯是以台湾问题为由,想要将欧盟推到中国的对立面,用心非常险恶。

但是,立陶宛毕竟只是欧盟成员中一个小国,一方面,发言的分量比不上法国、德国这样的关键成员;另一方面,对于如何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相处,欧盟已经有了指导性文件,提出对华采取“清醒”但“不对抗”的态度,有点“实事求是”的意思。

立外长又跳出来了,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并呼吁欧盟:对华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因为通过俄乌冲突,欧盟也看明白了,美国是靠不住的。一方面,通过将“安全问题”抛出后,彻底将欧盟绑上了战车;另一方面,又不顾盟友之情,出台多项法案,疯狂“收割”欧洲国家。

比如说,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补贴美企,让欧洲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将产业向美国转移;切断俄能源对欧供应后,美国对欧输出的能源价格,达到了市场价的四倍。

也正因为如此,欧盟认识到,不能与中国脱钩,因为经济上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政治上也需要用中国来平衡美国。

立外长又跳出来了,再次碰瓷台湾问题,并呼吁欧盟:对华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几天后,中国特使即将出访欧洲多国,就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进行斡旋,这也可以视作中欧近年来最为重头的一次合作,因为随着冲突的继续,欧盟几乎要“崩溃”了,但美国仍在推动。而中国提出政治解决乌危机,则正是欧盟所希望看到的,自然就不管美国会怎么想了。

只是,欧盟国家也并非铁板一块,既有法德这样希望“战略自主”的,也有立陶宛这样的美国“狗腿子”,无论是政治解决乌危机,还是对华关系,想要发出同一个声音,并不容易。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