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2022年10月07日01:03:13 历史 1508

你见过河床比陆地还要高的河流吗?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是这样的神奇河流。

在黄河的一些河段,水面高出地面7、8米,并且这个高度还在增加,不久就会达到10米。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我国的开封,河面都快和开封塔一样高了。

这对于河边的人来说是相当危险的,这就好比黄河悬在人的上方,不排除有决堤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不能人为清理泥沙,将河面的高度降下来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看看,这些泥沙都是哪里来的,怎么就越堆越多?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的河水真的黄

黄河之沙

黄河的源头和长江隔着很近,都在唐古拉山山脉,二者之间的距离才300多公里

在上游地区,黄河的河水颜色也不是黄色,而是非常清澈的,如果不特意标注,人们很难分清黄河上游与长江

但是到了中游,一切都变了,黄河流经了一个叫做黄土高原的地方,这里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干旱少雨缺少植被。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土高原

可一旦下雨,这些黄泥沙就会顺着河水进入到黄河,还有就是黄河中游的几条支流也夹杂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它们全部都注入到了黄河里。

黄土高原的平均海拔有2000米左右,地势落差大,所以黄河水在这一地区的流速很快,还出现了壶口瀑布

当黄河进入下游,流速放缓,泥沙出现了沉淀,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这里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之一,史书上描绘的中原。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中原大地

泥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黄河的下游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河南、山东都是粮食大省。

所以在我国的历史上,黄河的泛滥是一半好事一半坏事,坏事是因为它冲毁房屋,造成洪水,淹没田地;好事则是,黄河水淹过的土地,来年的收成会更好

著名的大禹治水,所治理的河流就是黄河,大禹也是因为治水有功得到舜禅让的王位,可见黄河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大禹治水

然而,有利也有弊,黄河的泥沙太多,导致在河南地区的沉积越来越厚,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河床被不断抬高,于是出现了地上悬河

黄河每年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四分之三的泥沙被注入了渤海,剩下的四分之一分布在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平原,每年黄河下游的河床会升高8到10厘米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地上悬河示意图

黄河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大部分都是自然原因,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山东、江苏被黄河冲击出来的面积,加起来相当于一个省。

可是,地上悬河就像悬挂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它始终都是一个隐患

那么为什么不将河道里面多余的泥沙挖掘出来,降低悬河的水面呢?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水

人工挖沙

黄河河段的地上悬河为什么不能人工挖掘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泥沙太多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黄河下游分散着4亿多吨泥沙,而且泥沙几乎每天都在补充

也就是说,人前脚把河底的泥沙挖走,后脚泥沙就填补进来了,毕竟一碗黄河水就有半碗沙,填补速度还是很快的。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的泥沙沉积

如果要人工挖沙,那么挖掘机就不能离开河边得天天挖,才能保证黄河河床的清洁,很显然这个难度太大了。

黄河下游的长度在786千米,这得把全国的挖掘机调过来使用,蓝翔的挖掘机师傅都不够用。

从人力、财力上来说这个计划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第二个原因就是挖掘河底的泥沙会造成很大的生态破坏,我国过去因为监管不严,很多地区的河流被人非法开采泥沙。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工作的采砂船

河床的泥沙被挖走之后,会改变河流的流速,影响正常的船只航行

泥沙对于河水有阻碍作用,挖走泥沙后河水流速加快,如果这个时候发洪水会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挖走黄河下游的泥沙之后,河面的确会下降,可与此同时湖泊、水库的水会发生倒灌

因此,正常的河流都不能大肆挖掘河沙,更不要说特殊的地上悬河了。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流域

第三个原因就是,挖出来的泥沙放在哪里?泥沙可不能随意堆积,否则容易产生疾病传染。

放到显微镜下就能发现,泥沙里面有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以及螺旋体等微生物。

我们时常闻到淤泥会有一股腐臭味,就是以上的生物们发出来的。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河床的泥沙

古人常说的洪水之后会发生瘟疫,实际上就是洪水翻涌起泥沙,人接触了洪水以后被各种病菌感染,然后互相传染。

贸然挖掘黄河河底的泥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闹出传染病。

所以,黄河的泥沙不能挖出来。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洪水

治理泥沙

与其花大力气挖泥沙,不如从泥沙的源头解决问题,黄河的泥沙哪里来的,绝大部分都是黄土高原来的。

黄土高原是因为秦岭的阻挡,西伯利亚寒风吹来的沙越过不了在此堆积而成,形成于距今约800万年前

原本黄土高原的面积原本没有如今这么大,达到现在的面积,这其中有人类过度放牧、开垦的原因

对于黄土高原,我们不可能让其黄土在短时间内全部不见,只能依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治理。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土高原变绿

好在,黄土高原并不是沙漠,它上面是可以种出植物的,可以因地制宜种植沙棘、芨芨草等耐干旱的植物,用来稳固水土。

这样每年因为雨水进入黄河的泥沙才会逐步减少,长此以往,黄河的河水会有清澈的一天。

然而有人提出了担忧,黄河下游就是依靠黄河的泥沙保持土壤肥沃的,泥沙减少是否会影响下游的粮食产量?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下游

治理黄土高原又不是把它治理得一粒沙都没有,正常的泥沙补给又不会因为绿化而改变,比如亚马逊雨林这么多树,也不影响它正常的河流。

黄河下游主要的问题是泥沙太多了,已经超过了能够容纳的泥沙量

这里面有很多泥沙是平原堆积不下才积攒在河床的,治理黄土高原就是让这些多余的泥沙不要进入黄河。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

黄河与渤海

黄河每年带入这么多泥沙,为什么这么多年没见把渤海填平?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渤海,已经是黄河填海以后的样子,渤海已经消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

不过这是渤海在百万年间缩小的,几千年的时间无法看见明显的缩小。

还有就是,黄河的泥沙量是在关中地区大量住人才开始飙升的,根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对它的称呼为 “河”,并没有加黄这个定语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渤海的地形

黄河这个称呼开始出现在史书上可以追溯到汉朝,刚好汉朝开始关中地区居住了大量的人口,由此可见它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彻底变黄的。

汉朝之后的朝代很多都以长安为都城,这也让关中地区的人口数量很多,人类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黄土高原的面积

这么看来,黄河往渤海里面大量注入泥沙的时间也就2000年左右,这时间对于改变地貌来说太短了。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黄河入海口

因此,短时间内黄河是无法填平渤海,不过长时间就说不定了,理论上来说它是可以填平渤海的。

当然,这个假设或许永远不会实现,因为我国治理黄土高原已经出现成效,黄河下游的泥沙量已经降为0.64亿吨,这个数字和春秋战国时期相似。

黄河在山东境内入海,水质已经不再浑浊,黄河终有一天不会再黄

黄河有着“悬河”之称,高出地面10米,为何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 天天要闻

长河落日圆

不过它作为文化烙印已经深深刻在了华夏人民的心里,即便它变清澈了,也依然是我们心中的黄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何小鹏推翻何小鹏 - 天天要闻

何小鹏推翻何小鹏

“今天小鹏MONA 03第一次在15万级别实现了满血版的智能辅助驾驶。” 5月28日,当何小鹏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意味着他亲自打破了自己4年前的预言。 2021年,何小鹏表示,15万元以下做不好智能驾驶。如今4年过去了,小鹏在13万级车型上实现了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先来看基本信息:小鹏MONA M03 MAX一共推出了2款全新车型,分...
什么是绝配? - 天天要闻

什么是绝配?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在同龄男女基本数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竟然出现数千万的剩女(包括离婚单身状态),社会情绪不稳定显而易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幸福完美的男女家庭组合,是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当中国拜金女、媚外女嫁给老外,放在三十年以前可能有些
阚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 天天要闻

阚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自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长安街知事据河南省纪委监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阚全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阚全程出生于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药师。他长期在被称为“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
三侠剑:胜英镖打秦天豹,到底是谁之错? - 天天要闻

三侠剑:胜英镖打秦天豹,到底是谁之错?

在《三侠剑》这套书中,有一段饱受争议的故事情节,叫做“胜英镖打秦天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江湖之上有一座逢虎山,山上有一座金斗寨,寨中共有八位寨主,都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结义兄弟,号称“明清八义”。这明清八义都是谁啊?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 天天要闻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台北市民进党“立委”吴思瑶罢免案,原领衔人张克晋退出。更换领衔人的“鲑鱼回邮”计划,因700份无效连署遭中选会驳回。罢免民进党吴思瑶与吴沛忆案,被称为“地动删瑶”行动。双吴属绿营“最弱环节”,罢免成功可重挫民进党士气,但国民党却将一手好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