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冰河时期,气温骤降了千年以来的一个最低点

2022年07月05日05:32:22 历史 1330

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一个最低点

  明朝小冰河时期就是指在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也保持了一些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所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都在上下进行一些小幅度的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人类发展提供一些良好的条件。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就骤然下降,而且整个降温过程都十分的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在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一个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因此在百万年当中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

明朝小冰河时期,气温骤降了千年以来的一个最低点 - 天天要闻

  明朝小冰河时期Little Ice Age主要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在鸦片战争以前(一说康乾盛世以前),当时因为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得多,因此夏天大旱与大涝的时期也会相继出现,所以冬天则会奇寒无比,因为不光是河北,就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也都是狂降暴雪。在明末清初的《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的文献当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的气象。

最寒冷的一个时期

  明朝小冰河期(LittleIceAge)所遭遇的一个冬天非常的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因为在一千年里也都是最冷的,同样在一万年里也是同样占第二位的,因此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只是因为它是相当寒冷的,因此可以说自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一个时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的冬天都是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夏天的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因此冬天则奇寒无比,就连广东等地也都在狂降暴雪。一般而言,小冰河期泛指15世纪至19世纪的中叶同时具有气温偏低的一个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的广大地区也同时出现了一些寒冷气候,因此人们称之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在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因为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明朝小冰河时期在社会当中都具有的一些影响。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竺可桢注意到,清朝初年,一位爱国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就有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一个寒冷程度。1653年(顺治十年)也就是阳历的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也就封冻了。谈迁在北京只住了三年,(顺治十三年)阳历的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才坐船南返。由谈迁的一些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的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的时间要比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粮食产量骤然下降

  明朝小冰河时期,那里极度的寒冷天气也在骤然加剧,由于粮食产量骤然下降,因此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简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向南移,这就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是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了全国性的一次大旱灾。

明朝小冰河时期,气温骤降了千年以来的一个最低点 - 天天要闻

  明朝小冰河时期,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不断,中国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究竟有多严峻?从清朝初年叶梦珠所编辑的《阅世编》中便可见一斑。书中曾经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都是贡品,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广泛的去栽种。然而,就在明清小冰河时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子常常会突然被冻死。突然受到打击的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子了。

  明朝小冰河时期,在中国,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同样异常的天气,广州等地也在频繁遭遇降雪,并同时出现了一些牲畜冻死的凄惨现象。清政权建立之后,随着一些远道而来的马铃薯、玉米 等比较耐寒的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普及,衰落的农业经济才开始逐渐恢复。

  明朝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一条主要导火索。例如,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河时期的直接影响,北方经历了持续的低温、干旱,草场退化,因此为了改善当时的一些处境,北方开始有极少数的民族频繁南下,导致战乱较多。1640-1700年是这次小冰河时期当中最冷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个时间恰好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极其相吻合的。与此同时,一些大范围的战乱和饥荒也同时摧垮了明朝政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