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羞辱宰相,皇帝将50岁奶娘下嫁于他,成亲当晚他激动高呼万岁

2021年09月20日16:13:02 历史 1710

《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舵,再作道理。”虽忠义为中华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可不忠不义之人数不胜数。为维系自身利益,他们不惜出卖人格,进而沦为世人唾弃对象。


为羞辱宰相,皇帝将50岁奶娘下嫁于他,成亲当晚他激动高呼万岁 - 天天要闻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优秀臣子,基于他们的努力,国家发展水平得以稳定提升,皇帝所背负的沉重负担得以有效减轻。对于这些优秀的臣子来说,凭借其出众才能,他们得以身居高位,掌握着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权力。

可并非所有身居高位之人,皆有着出众的才能,部分大臣为获得升迁机会,不惜曲意逢迎,以谄媚的姿态对待皇帝及其他大臣。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必将成为世人所唾弃的对象。

曾经,一位谄媚的宰相,便遭到皇帝的羞辱。当时,皇帝将宫中50岁的奶娘赐予他为妻,而在结婚当晚,这位大臣则激动得高呼万岁。这位遭到皇帝羞辱的宰相究竟何许人也?为何在娶到50岁的奶娘后,他会如此激动呢?

这位遭到皇帝羞辱的宰相便是窦怀贞。作为一位出身名门望族之人,窦怀贞自幼便耳濡目染,学习到许多为官知识。在家人的帮助下,长大成人后的窦怀贞成为清河县令,任职期间,窦怀贞表现出色,政绩显著,而后,他便接连升迁,并有着清廉干练的名声。

公元706年,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朝政,而窦怀贞则为提升自身地位,选择曲意逢迎韦皇后。在世人看来,窦怀贞巴结韦皇后的行为,与年轻时的干练形象有着巨大差别,尽管窦怀贞因此事遭受世人负面评价,可他却毫不在意此事。

在公元706年时,唐中宗下令各级官员皆来到皇宫当中守岁,在这个时候,窦怀贞便成为唐中宗取乐的对象。当时,唐中宗向窦怀贞表示,自己将许配一个佳人给他,本以为得到皇帝青睐的窦怀贞没有想到,皇帝许配给他的女子,竟然是韦皇后年过50的乳母。

当大臣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哄堂大笑,可窦怀贞却并未感到尴尬,而是激动得跪倒在地高呼万岁。在此事发生后,窦怀贞甚至以“国赩”自居,丝毫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后,凭借与韦皇后奶娘的婚姻,窦怀贞与韦皇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可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窦怀贞与这位乳母之间的婚姻,自然而然走到尽头。公元710年时,韦皇后将唐中宗杀害后,李隆基发动政变,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全部诛杀,并开始清除韦皇后残余党羽。

当窦怀贞听闻这一消息后,便将奶娘妻子杀害,向李隆基表达自己的心意。尽管凭借如此行为,窦怀贞免于遭受李隆基的诛杀,可当唐睿宗李旦复位后,窦怀贞却遭到贬官处罚。

可窦怀贞却并未认命,在此后的日子里,窦怀贞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势力,得以回到中央地区任职,在很短的时间内,窦怀贞便升任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臣子。

可令窦怀贞没有想到的是,他所依附的太平公主未能够给他带来荣耀的生活。当唐睿宗无法平衡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关系后,便将皇位禅让与李隆基,而在李隆基上位后,便将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党羽遭到铲除,而太平公主本人亦被逼迫自尽。

当窦怀贞发现大势已去后,便自缢而亡,对于李隆基来说,窦怀贞的自缢结果显然不能令其满意,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将窦怀贞的尸身重新找出,而后将其砍首示众,并将窦怀贞的姓氏改为“毒”,以此表达对窦怀贞的嘲讽之意。

从窦怀贞的结局中便能感受到,对于那些见风使舵、不忠不义之人而言,虽他们能够凭借一时的小聪明,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可从长远来看,他们必将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代价。

无论在哪个年代中,忠义之人皆将成为世人尊敬对象,而那些“墙头草”,则将遭到世人的一致唾弃。

虽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早已摆脱此前的封建落后局势,但古人的故事同样对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更多人认识到忠义的重要性,并努力成为忠义两全之人。

本文转载于历史,纯属借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 天天要闻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飘着细雨。军机大臣瞿鸿禨捧着一叠奏折疾步穿过宫门,却在养心殿前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殿内,慈禧太后正凝视着刑部呈报的"杖毙逆犯沈荩事毕"奏本,指尖深深掐进黄绫锦垫。 这个令帝国最高统治者震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闻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我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杨林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3日11时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杨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为推动我国岩石力学学科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