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2021年08月16日21:15:03 历史 1719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北宋大家欧阳修用犀利的语言直接道出宦官误国要比女人造成的危害更大,女人只不过是美色,而宦官涉及的方面就非常多了,在宦官的怂恿与蛊动下,皇帝亲小人、远忠臣,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多少朝代都发生过宦官干政、甚至把持朝政的情况,明代魏忠贤就是最好的榜样。大概清朝总结了先朝的教训,清朝太监还算安分,这些太监身处宫闱见证了清朝的兴衰,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洗澡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那么这是怎样的秘密呢?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生活艰难狠心阉割

每个朝代的后宫都有太监,只不过称谓不同。后宫是女人的天下,皇帝不但是后宫之主,更是后宫唯一的男人,但是后宫面积广、琐事多,很多力气活宫女无法完成,这时候就显示出太监的作用,如果太监有点文化、有点头脑,在后宫也能混成有头有脸的人物。

小德张”是慈禧身边宠信的太监,回家探望时可以说是衣锦还乡,引起了乡亲们的一顿羡慕,其中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娃受不住饥饿、又看着格外风光的小德张便动了当太监的心思。

父亲虽然不舍但生活艰难无法维持下去,便狠心在家中自行操刀给儿子阉割。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父亲手法不熟练,儿子晕了三天才醒过来。看到儿子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父亲便开始打探进宫当太监的渠道,未成想就在这个时候清朝灭亡了,大批的宫女、太监都被驱逐出宫,让这一家人心灰意冷,而这个倒霉孩子就是清朝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

绝处逢生伺候主子

按理孙耀庭没有什么进宫的机会,但根据“退位诏书”中所签署的“协议”,清朝皇室仍然还居住在紫禁城内,那些皇亲国戚虽然在宫外,但也仍然保留着封建的传统习俗,伺候的下人仍然需要宫女、太监等,随着一次招募,孙耀庭进入了爱新觉罗·载涛府做事,总算没被饿死。

不久之后,孙耀庭结识了宫内北花园太监首领欣衡如,在欣衡如的引见下孙耀庭绝处逢生,终于进了宫,那一年他15岁,正式成为了宫中的太监,只不过最初是欣衡如的小跟班,伺候欣衡如的饮食起居,挨了不少的打骂,但孙耀庭脾气好、会来事,慢慢在宫中站住了脚。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入宫的第二年皇贵太妃端康在一起看戏的时候,觉得孙耀庭这个小太监聪明、机灵,便让他跟着戏班做事,之后又进入了内务府的司房,由于手脚勤快、又乖巧会说话,他很快被提拔了上来,从一个做下等粗活的小太监成为了伺候皇后主子的贴身太监。

揭开嫔妃洗澡秘密

婉容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虽然在封建大家族中长大,但却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比如她爱烫头、穿高跟鞋等,皇后的身份为满足她的喜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只是这看似光鲜的外表却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苦,很多苦她说不出,只能通过寻找其他的乐子来排解。

溥仪很少光顾后宫,婉容豆蔻年华就在紫禁城内虚度,每天与宫女、太监为伴,这些宫女、太监除了伺候她的饮食起居之外,还是她唯一的玩伴,甚至她在洗澡时也不避讳这些太监。她洗澡的全过程中从不自己动手,就是坐在那里不动,剩下的都由宫女、太监伺候着。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婉容是名门望族之女,从小就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被伺候习惯的人,洗澡当然也不会自己动手,从脱衣、沐浴、穿衣,整个过程都由宫女、太监在旁边跪着伺候,婉容洗完澡,这些宫女、太监跪得都腿麻,而这些对于婉容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颠沛流离重获新生

别说古代男女有别,即使是现代男女洗澡也是要分开,而婉容在洗澡时完全不避讳太监的存在,整个过程都尽入太监眼里,其过程真的让人难以启齿。婉容身为皇后不顾及这一点,只能说明,在她的眼里并没有把太监当成男人,甚至都不把太监当人看才会有此行为。

孙耀庭即使选择了当太监的路,不管是为了有饭吃也好,还是为了那个所谓的人前显贵也好,他在主子面前只能低眉顺眼地讨生活,即使不把他当人看,他也要逆来顺受,他自从被阉割之后就没有了回头路,只有伺候好主子才能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内生存下去。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溥仪最后还是被撵出了紫禁城,在溥仪居无定所时期孙耀庭还在摄政王载沣家里继续伺候婉容,之后婉容去找溥仪,孙耀庭的八年太监生涯也就此结束了,出了紫禁城、离开了主子,等待他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

孙耀庭是太监当然没有自己的土地,他还没混到有主子赏田地的地步,回到乡下的他没有当初小德张的荣耀,反而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他又开始为生活发了愁,无奈之下只能回到北京,与一起离宫的四十多个太监居住在兴隆寺苟且而活。

直到解放后,孙耀庭与这四十多个太监才重获新生,让他们真正做了人。政府为他们找到了工作,每月发16元的生活费让他们能有饭吃。之后孙耀庭凭着当初读过几年书,被安排到某单位做出纳工作,日子逐渐好起来。晚年时孙耀庭住进广化寺,1996年清朝最后一位太监逝世,终年94岁。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揭秘:嫔妃沐浴从不自己动手,过程让人难以启齿 - 天天要闻

小结

孙耀庭为生活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宫做了太监,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讲,他想改变原有的家庭生活状况,只是生不逢时,大清灭亡注定他的太监之路不会长久,如果清朝继续存在的话,以他的能力没准是又一个小德张,或者是李莲英

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孙耀庭最终还是回到了普通百姓之中,在宫中也许有着别人羡慕的荣华,却有着非人般的“待遇”。只有在解放后,他这个不完整的男人才真正站起身来做人,而他回报世人的就是他的自传,这个清朝的最后一位太监用自己的血泪去揭开深宫的秘密。

参考资料:《五代史宦官传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