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2021年08月06日09:48:02 历史 1557

猫头鹰叫孝 猫头鹰,学名“鸱鸮”。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让我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一只猫头鹰,一年里要吃掉许多田鼠,保护不少粮食,是“人类的朋友,粮食的卫兵”。但是,因为猫头的其貌不扬和声音难听,很多人却从心里厌恶它、忌讳它。说起猫头鹰的相貌,确实有点怕人:喙和爪都弯曲呈钩状十分锐利。两眼不像其他鸟那样生于头部两侧,而是位于正前方,眼睛滚圆,发着幽绿的光。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形成所谓的“面盘”,叫声尖利凄厉。这在幽静昏暗的晚上是很吓人的。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因此人们就忌讳看见它,忌讳听见它的叫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有一只鸱鸮飞进贾谊的屋子,贾谊打开占ト书一查,书中说这种鸟飞来,便是主人将死的先兆。《宋史》载,有只鸱停在人家的槐树上,这人命刘熙去射它,一箭射中。但过了两天,这个人也死了。因为鸱鹗是能够勾魂摄魄的。难怪《云笈七签》说:“凡梳头发及爪,皆理之,勿投水火,正尔抛掷。一则敬父母之遗体,二则有鸟日鸺鹠,夜入人家取其发爪,则伤魂。”鸺鹠即鸱鹗。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刘恂《岭表异录》云:“鸺鹠即鸮也凶者辄鸣于屋上…其将有咎耳亦名夜行游女。”这大概是因为猫头鹰昼伏夜出的习性与古人心目中的鬼相同,它生活和栖息于荒丘丛棘和坟墓之间的特点又使人们认为它可与阴间相往来。

西双版纳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景洪部落首领的老婆是个很漂亮的公主,天神羡其美貌,想要占为己有,就派使臣下凡,变成一只猫头鹰,每夜叫唤来勾公主的魂,因而人们十分忌恨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构造不同于其他的鸟类,只能于夜间活动,因此在静夜里有时就能听到它那凄厉的鸣叫声。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汉族因而把这叫做“猫头鹰叫孝”,以为其叫声是“报丧”、“勾魂”来了,非常忌讳。黎族、族等地也十分忌讳猫头及其叫声,以为它是不祥之鸟、不吉之音,“猫头一叫,必有祸事到”,必须祭祀鬼神才能免灾。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为了避免碰到猫头鹰、听到猫头鹰叫,很多地方的家长天黑以后不许家人外出,一定要外出而且经过猫头鹰栖息的树林时,就应在家先祷祝神明保佑,然后带几串小鞭炮,万一听到猫头鹰叫,就放鞭炮冲冲晦气。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忌讳猫头鹰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郦道元一生写尽山水,为何因水尽而亡? - 天天要闻

郦道元一生写尽山水,为何因水尽而亡?

提起郦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写了《水经注》,好像是个地理学家兼文学家,其余就不知道了。其实,郦道元是个典型的六边形战士。除了地理和文学,他还擅长军事和历史,不仅文武双全,还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认的好官。咱们从《水经注》开始说。
界桩立下、抗议声起,大主教领导下的抗议会否再掀亚美尼亚政治动荡? - 天天要闻

界桩立下、抗议声起,大主教领导下的抗议会否再掀亚美尼亚政治动荡?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2日至13日,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人们在埃里温市中心举行抗议活动。  本文图均为 视觉中国 图4月23日,随着第一根界桩设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围绕纳卡地区延宕三十余年的争端似乎走向结束。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宣布,亚方将归还上世纪90年代占领的四个边境村庄,以期达成和平协议。然而,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