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2021年04月22日19:52:36 历史 1207


毛泽东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 天天要闻

“第一是有兴趣,第二是想换换脑筋,第三是因为马克思。”

外语能力是当今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或许少有人知的是,中共领袖毛泽东很早便已接触外语,在晚年仍学习英语。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管理员时,毛泽东便自学过英语。到了延安后,陆续有外国记者来访,这给他创造了接触纯正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机会。据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回忆:“他向我的秘书学普通话,向我学英语。”在平时的耳濡目染中,毛泽东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毛泽东便常常在繁重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自学,更多次提倡干部学习。1958年,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5年到10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1959年庐山会议初期,他重申了这一建议。在70年代,他还提倡60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毛泽东曾表示,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会有好处的。曾有人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他答曰, 第一是有兴趣,第二是想换换脑筋,第三是因为马克思。

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英译本时,毛泽东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因为这些经典著作英译本的文字比一般政论文章的英文要艰深。因此,他常拿马列著作的英文版作教材,更在晚年再次开始英语学习。“我活一天就要学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时怎么办?”

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在清理他床头上的书籍时,发现有六本《共产党宣言》,其中还有两本是英文版。

毛泽东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 天天要闻

回顾历史,在探索国家道路与方向的过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自我文化主体性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长,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最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因应国内外发展大势,面向世界开放学习,在探索实践中学习融合、在创新中不断成长;“一带一路”建设,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学习一门语言,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更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打开一扇窗;而以开放的胸怀,尊重包容世界不同文明,更展现中国共产党既不忘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不断与时俱进、借鉴创新的文化自信。

正是这样的精神,令中共始终不忘初心,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解决新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这里,我诚恳向所有读者(观众)道歉,上次讲“天水事件疑点重重”的文章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我必须更正,兹事体大,必须用更大的声量发出!上次我质疑检测报告中的铅含量数据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铅含量,会让做出来的馒头“硌牙”,再结合园方动机,我严重怀疑添加工业颜料的说法不可信。我承认,当时写这篇...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7月10日,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其中,5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友好使者奖,3人获杰出成就奖,1人获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兰花奖秘书处供图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该奖旨在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 天天要闻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它们的发源地,无不是严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义碰撞。可一旦漂洋过海,走到中国,全都变了口气。佛教讲空性,基督教讲仁爱,伊斯兰教讲忠孝,宗教原来的“边界感”在这里变成了“随和感”。中国没有强压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 天天要闻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