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小伙肝癌複發,40顆「特種兵」粒子深入禁區狙擊癌細胞

2025年06月17日20:22:04 科學 1676

極目新聞通訊員 杜啟聯 周朕

近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腫瘤科戈偉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來自廣西的肝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肝臟S7段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術後第三天,患者在病房裡,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家鄉的壯族山歌。

來自廣西的小王(化名)與肝癌抗爭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儘管接受了規範治療,複查卻發現其肝臟S7段(位於肝臟最頂端、緊貼膈肌的區域)的腫瘤結節仍在增大,截面約39毫米×30毫米。該區域因位置深、毗鄰重要臟器且受呼吸運動影響巨大,在肝癌治療領域素有「手術禁區」之稱。懷抱希望,小王跨越千里,求診於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腫瘤科戈偉主任團隊。

廣西小伙肝癌複發,40顆「特種兵」粒子深入禁區狙擊癌細胞 - 天天要聞

粒子植入前 通訊員供圖

戈偉主任介紹,小王的複發類型,正是肝癌術後最常見(約佔80%-90%),也最棘手的「野火式複發」。這種複發源於初次治療時癌細胞已像「野火餘燼」般潛伏在血管或微小病灶中,常規手段難以根除,極易在術後數月內「死灰復燃」。而肝臟S7段位於右肝的最頂部,深藏在肋骨和膈肌之下,緊鄰右肺和心包,它的特殊位置導致穿刺路徑長達12到15厘米,途中還要警惕因呼吸造成的肝臟位移(可達3到5厘米)所帶來的干擾,傳統的外放療、消融、介入栓塞等手術往往效果不佳且風險極高。經過分析研判,戈偉主任團隊最終決定採用「放射性粒子植入術」。

廣西小伙肝癌複發,40顆「特種兵」粒子深入禁區狙擊癌細胞 - 天天要聞

粒子植入後 通訊員供圖

術中,針對小王的腫瘤,戈偉主任團隊運用先進的治療計劃系統(TPS),通過精密計算,將40顆碘125(I125)粒子部署在腫瘤組織。同時,為患者佩戴電磁感應胸帶,實時監測呼吸波形,精準捕捉每次呼吸周期中約0.3秒的「平靜期」,嚴格限制穿刺和粒子釋放的所有關鍵操作都在這個瞬間完成,最大程度保護毗鄰的脆弱器官。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小王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康復出院。

戈偉表示,放射性粒子植入主要有四大優勢:第一,持續精準打擊腫瘤細胞,克服了外放療的分次限制,治療效果更佳;第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毗鄰的重要器官;第三,手術僅需0.5到1小時,體表只留有細小針眼,並且對肝臟功能和膽道系統影響極小,患者通常在術後2到3天即可出院;第四,粒子能被直接植入病灶核心,實現定點清除,「植入患者體內的這些粒子,就像一顆顆微縮的星辰,在身體的暗夜中持續發光,為患者剿滅腫瘤細胞。」

此次粒子植入手術的成功,標誌着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肝癌精準微創治療領域取得新突破,為傳統意義上的「手術禁區」肝癌患者帶來了更高效的治療選擇。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