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2日從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組織的貢嘎山植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順利收官。科考團隊在此次野外調查中,發現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珍稀瀕危植物,也收穫了多項物種新記錄,為保護區生態保護與科研工作提供了關鍵基礎數據。
經初步整理與鑒定,科考人員在調查中發現軟葉筒距蘭、三裂鹼毛茛等多個物種被確認為貢嘎山區域新記錄種。其中,軟葉筒距蘭作為蘭科植物中的「隱秘精靈」,此前僅在我國台灣花蓮縣及印度錫金等地被觀測到。此次在貢嘎山的發現,不僅刷新了該物種在大陸的分佈版圖,更打破了學界對其地理擴散路徑的固有認知,為研究高山植物區系的演化與環境適應機制提供了關鍵證據。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科考團隊意外邂逅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獨葉草的超大野生居群。該居群保存狀態優良,個體數量龐大,初步估計逾萬株。這一發現為制定針對性保護策略、深入探究該植物的生態適應機制提供了珍貴線索,對推動珍稀物種保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獨葉草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孑遺植物,反映了距今67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以前的古老植物區系分佈情況。論花,它只有一朵,數葉,它也僅有一片,因此,獨葉草被譽為「世界上最孤獨的草」。而且因為獨葉草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藥用價值。目前主要分佈於雲南、四川、甘肅、陝西等地的山地冷杉林下或杜鵑灌叢下,同時獨葉草也是我國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
圖源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獨葉草以無性繁殖為主,天然更新能力差,加之森林的破壞採挖,植株數量逐漸減少,自然分佈日益縮減,近年已很難見到。再加上,獨葉草的生長環境特殊,種子也難以採到,迄今為止尚沒有人工栽培成功的報道,所以在未解決獨葉草的人工成功繁殖問題之前,盡量減少人為干擾,並對牛皮樺、巴山冷杉和太白紅杉群落加強保護,才能讓這種獨特的植物永存於世。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央視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