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於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

2025年07月08日16:42:12 科學 1356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佈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

突發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於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 - 天天要聞

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家莊師範大學(現河北師範大學)任教至今。

孫大業先生是中國細胞生物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潛心科研,長期從事植物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創建了河北師範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編撰了國內第一部《細胞信號轉導》教材,為中國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孫大業先生學術造詣深厚,先後擔任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細胞信號轉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任,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副理事長,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河北省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燕趙學者、省管優秀專家和巨人計劃領軍人才等榮譽。他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治學嚴謹、師德高尚,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豁達謙遜、待人寬厚、淡泊名利,深受國內外同行敬重和愛戴。

孫大業先生的逝世,是中國細胞生物學界的重大損失,是河北師範大學的巨大損失。孫大業先生嚴謹治學、開拓進取、甘為人梯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砥礪前行。我們深切緬懷孫大業先生!


來源:河北師範大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