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魏銀科

在濟南歷下區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記者發現多款低GI食品。
隨着天氣逐漸轉熱,身上的肉肉漸漸藏不住了,減重就又被很多人提上生活日程。尤其在體重管理三年行動計劃的大背景下,人們在鍛煉之餘,總是在尋找各種有效的飲食方法,因此低GI這一在減重和健身圈流行的熱詞,也逐漸走進普通人的視野。
《2024京東食品飲料健康趨勢白皮書》顯示,低GI食品關注度與銷售額迅速增長。據有關數據,近一年,低GI食品飲料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6%,相關銷售額也顯著提升。
什麼是低GI?低GI食品在濟南市場上的普及程度如何?低GI食品可以放開吃嗎?帶着這些疑問,記者探訪了濟南歷下區的多家超市,並諮詢了營養學相關人士。
超市有低GI認證的食品很少
人們普遍對這一概念感到陌生
記者首先探訪了泉城廣場附近的兩家大型綜合超市。
穿梭於各個貨架之間,記者仔細尋找帶有低GI認證標誌的食品,發現與「綠色」「有機」「低糖」等已經屢見不鮮的健康食品不同,帶有低GI認證的食品比較少見。

「咱們超市有專門的低GI食品專區嗎?」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記者詢問一名正在整理貨架的工作人員。「您去找找,我沒有聽說有這個專區。」她表示。對於記者詢問的什麼是低GI,她也表示並不清楚。
記者又隨機詢問了幾位正在有機食品專區挑選產品的顧客。一位正在挑選酸奶的李女士表示:「我平時買東西主要看有沒有添加劑、是不是無糖的,低GI還真沒注意過,也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另一位正在購買麵包的張先生也坦言,自己從未關注過低GI食品,主要根據品牌和口感來選擇。
在一家盒馬鮮生超市,記者找到了好幾種有低GI認證的食品。這些食品大多集中在米面粗糧區,比如多穀物米飯、高纖穀物粉、青稞雜糧面和高纖燕麥麩皮等。
和普通的米面產品相比,帶有低GI認證的產品普遍售價較高,比如一款1.5千克的低GI慢升糖大米,價格為49.9元,這個價格足可以買一袋5千克的普通大米了。
一款同品牌、同數量的盒裝獼猴桃,有認證的售價29.8元,沒有認證的售價26.8元。「帶GI認證的這款獼猴桃賣得很好,你看就剩一盒了。」水果銷售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詢問是否還有其他水果有GI 認證,他表示目前只有這一款產品,超市已經和某品牌簽下數億元的採購訂單,以後可能會推出更多有相關認證的產品。

即使這家超市有不少低GI認證食品,但除了上述工作人員,記者隨機詢問的幾名超市工作人員,對於低GI這一概念大都一臉茫然,表示從未聽說過,更無法解釋其含義。
在與顧客交流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大家在選購健康食品時,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有機」「綠色」「無糖」等標識上,不僅是因為這些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超市在設置貨架時也更加突出這些標籤,讓人們在購物時很容易發現。與之相對的,即使在低GI食品相對集中的區域,即便相關產品最大的賣點就是低GI,記者也沒有發現任何標籤或者招牌進行宣傳。
記者走訪的四五家超市都是同樣的情況,無論是超市工作人員還是消費者,對低GI都不怎麼了解,當記者解釋了其含義後,他們都表示以後會關注。
什麼是低GI?
低GI就代表低熱量嗎?

那麼,究竟什麼是低GI呢?「GI全稱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是一項用來反映食物引起人體內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某三甲醫院營養科的白醫生告訴記者,當我們吃下食物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不同食物導致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這就是GI值的差異。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標準WS/T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測定方法》中規定的,GI值≤55,為低GI食物。
白醫生表示,低GI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表現出緩釋特性,其胃腸道消化吸收速率較低,導致葡萄糖的釋放速率減緩。這種緩慢的葡萄糖釋放模式使得進入血液循環的血糖峰值顯著降低,同時延長了血糖上升的持續時間,從而有效抑制餐後血糖的急劇波動。因此,低GI食物更多地應用於糖尿病患者可以幫助其控制血糖水平。
除了控糖,低GI食物在減重領域也發揮着關鍵作用。研究表明,低GI飲食對減重效果顯著。「一方面,低GI食物通常富含膳食纖維,可延緩胃排空速度並增強飽腹感,從而有效控制總能量攝入;另一方面,這類食物能夠降低餐後胰島素反應,有助於維持胰島素敏感性,兩方面共同作用促進了體重的降低。」白醫生說。
白醫生提醒,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低GI不等同於低熱量,無蔗糖不等同於無糖、不等同於低GI指數。實現體重管理的核心是「熱量平衡」,即控制熱量的攝入與消耗。「低GI食物並不等同於低熱量食物,若進食過多同樣也會導致熱量盈餘,加重餐後血糖負擔。而且,單一隻關注GI值,還可能忽略其他營養素的均衡搭配。所以,即使選擇低GI食物控制體重,仍需要嚴格控制總熱量攝入,並保證營養均衡。」
線上線下冷熱不均
行業標準亟待完善
與濟南線下超市低GI食品「鮮為人知」不同,線上市場的低GI食品熱度大增。據《2024京東食品飲料健康趨勢白皮書》顯示,近一年,低GI食品飲料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6%,相關銷售額也顯著提升 。從乳製品到麵包,從能量棒到堅果餅乾,從代餐粉到麵條麥片,從飲料到月餅,甚至還有調味料,「低GI」之風幾乎刮遍了整個食品行業。

在零食領域,某品牌推出的士力架黑巧纖谷棒,主打「身材管理期的解饞好搭檔」,GI值約為40,是一款典型的低GI零食;乳製品方面,某品牌的低GI產品更是形成了覆蓋奶粉、液態奶、酸奶、雪糕等四大領域的約30款產品矩陣 。主食類的低GI食品同樣豐富,青稞挂面、蕎麥挂面、豆乳餐包、全麥歐包、控糖米等層出不窮。
不過,目前我國低GI食品仍處於由發展中規範到規範中發展的過渡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交額和消費人群也迅速攀升,但存在標準缺失、低GI標識適用範圍模糊、產品營養規範缺乏等問題。不少食品雖打出「低碳水」「控糖」「低卡」「代餐飽腹」等宣傳語,卻沒有低GI認證,容易誤導消費者。
比如,一款在包裝的顯眼位置標明「LOW-GI」的低GI全麥餅乾有超過六千回頭客、超過一萬人加購。當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客服產品是否有GI認證時,客服並不直接回答:我們這款餅乾的GI指數大概在7.59,請您放心食用。記者再次追問:也就是說沒有取得認證?客服還是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記者查詢到兩部行業標準,一部是2023年發佈的T-CNSS 018-2023《預包裝食品血糖生成指數標示規範》團標,這是我國首次制定預包裝食品GI的標識標準;另一部是去年發佈、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制定的T/CNLIC 0145-2024《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通用技術要求》團標,規定了低GI食品的基本要求、GI指標、基本營養素等要求,並規定了生產規範、標籤和標識的內容等。相關專家表示,這些標準是促進GI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推動產品創新、進行消費者溝通和教育的有效途徑,對推動我國低GI食品標準與國際水平接軌有着積極作用。
科學選擇低GI食品
專家建議這樣做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在選擇低GI食物時,很容易被一些營銷噱頭誤導。如何科學地選擇低GI食品,白醫生也給出了專業建議。
「我們平時在購買食品時首先可以通過直接看產品包裝上的低GI食品認證標誌,判斷是否屬於低GI食物。」白醫生表示,有些食品包裝會直接標註GI值,如果食品包裝上沒有直接標註認證標誌和GI值的,可以參考食物成分和特性,一般低GI食品所具備的特點為高膳食纖維含量,更傾向於天然未加工而非精細加工,食物相對質地完整、粗糙,無糖或少添加糖。
白醫生建議優選低GI的天然食材,例如全麥、藜麥、燕麥、糙米、豆類等,並減少過度精加工。例如燕麥作為傳統的低GI食品,但即食燕麥片相比傳統需煮制的燕麥具有較高的GI值。
健康的東西相對來說「不怎麼好吃」,對於高纖維或全穀物可能帶來粗糙感,白醫生表示,可通過添加天然風味物質改善產品的質地和口感,比如,想增加食物的甜味,可以採用低GI值的甜味補充劑木糖醇、羅漢果甜苷等替代白砂糖、蔗糖等精製糖。「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進食品配方和加工工藝,用澱粉改性(如添加菊粉等膳食纖維或者抗性澱粉)的方法降低食物的GI值,增強營養健康特性,改善食用品質。」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