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剋星來了!每天一把「安神豆」,孩子情緒穩定願開口,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行醫近40年,我見過太多為孩子自閉症愁眉不展的家長。孩子脾氣暴躁、行為刻板、不願開口,每一個 「與眾不同」 的舉動都讓父母揪緊了心。
今天,我要把中醫里一味平凡卻神奇的藥材——白扁豆,介紹給大家,雖然不起眼,但卻是自閉症孩子的「安神豆」。
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和中益氣的功效。在自閉症的中醫調理中,它就像一位 「默默耕耘的園丁」,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減少痰濁生成,改善因 「痰濁蒙竅」 導致的喚名無應、目光獃滯等癥狀。
同時,中醫認為 「脾屬土,肝屬木」,脾胃健運有助於制約肝木過亢,對自閉症孩子常見的刻板動作、情緒暴躁等 「肝風內動」 表現也有緩解作用。
這碗湯每天喝,會有驚喜
1.白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扁豆 20g、茯苓 15g、山藥 30g、粳米 50g。
做法:將食材洗凈,加水煮粥,每日 1 次。
功效:健脾化濕、補中益氣,適合脾虛濕盛型(舌苔厚膩、形體虛胖、大便稀溏)。
2. 白扁豆茯苓陳皮湯
組成:白扁豆 25g、茯苓 20g、陳皮 5g(切絲)、豬瘦肉 100g(切片,可替換為雞胸肉食鹽少許
用法: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 800ml,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 30 分鐘;
功效:健脾利濕,理氣化痰,適用於脾虛夾痰型(體胖苔膩、喉間有痰、情緒煩躁)
給孩子食用這些食療方時,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小量開始嘗試,密切觀察孩子的消化情況,再逐步調整用量,以免過量食用加重脾胃負擔。
小雨,女,7 歲。家長訴孩子喉間痰多、易煩躁,能背誦古詩、認識常用字,但語言發育遲緩(僅能說短句),存在社交障礙,拒絕與同齡人互動,挑食明顯(拒食蔬菜,偏愛薯片、糖果),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情緒波動大,稍不如意即哭鬧、摔玩具,恐懼陌生環境(如超市、醫院),伴刻板語言(反覆重複動畫片台詞),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滑。
辯證痰熱內蘊,心肝失調,兼脾虛失運
治療清熱滌痰,疏肝健脾
開方:白扁豆、法半夏、 陳皮、 茯苓 、竹茹 、膽南星、 柴胡 、香附、 白芍、 鉤藤 、蟬蛻 炒白朮、 焦三仙、 石菖蒲 、鬱金等
叮囑家長嚴格忌口:薯片、糖果、巧克力等甜膩食品(助濕生痰),炸雞、燒烤等油炸食品(加重內熱),平時可以煮白扁豆茯苓陳皮湯給孩子吃。
服藥一段時間後,孩子喉間痰鳴明顯減少,情緒爆發頻率降低,主動語言增多(如詢問 「這是什麼」),刻板重複台詞時間縮短。挑食改善,可接受少量蔬菜碎末混入飲食。舌邊尖紅漸退,苔黃膩減輕,脈弦滑較前和緩。
原方去膽南星,減柴胡用量,加太子參益氣養陰;白扁豆增量以鞏固健脾化濕之功。繼續配合社交情景訓練與飲食調理,加強正向行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