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2025年04月06日23:42:11 健康 1050

一場海鮮燒烤引發的「災難」

廣東廣州的夜晚,燈火通明,大排檔里瀰漫著海鮮燒烤的香氣。43歲的浙江男子應先生帶着妻子和兩個孩子,興緻勃勃地圍坐在一張油膩膩的桌子旁,桌上擺滿了剛出爐的海鮮:烤魷魚、炭燒蝦,還有一盤手掌大的生蚝。應先生是個愛吃海鮮的人,看到這盤色澤鮮亮的生蚝,他眼睛都亮了。沒多想,他一口氣連吃了三隻,邊吃邊誇:「這味道,太鮮了!」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可還沒等他回味完那股鮮美,一個小時後,麻煩來了。他突然覺得胃裡翻江倒海,緊接着一陣噁心,衝到路邊就吐了。回到酒店,他還是吐個不停,吐到最後連酸水都出來了。整個人像被抽空了力氣,癱在床上動彈不得。妻子小麗急得滿頭大汗:「是不是吃壞肚子了?」一家人趕緊把他送到當地醫院急診

醫生開了點葯,說可能是食物不新鮮導致的胃腸炎。可第二天,應先生的狀況沒半點好轉,甚至更糟了。一家人只好提前結束旅行,灰溜溜地從廣州趕回浙江慈溪。誰也沒想到,這場「吃蚝之旅」會讓他住進ICU,更沒想到,真正的禍根早在8年前就埋下了。

應先生其人:糖尿病「老病號」的漫不經心

應先生,43歲,家住浙江慈溪,是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老闆。身高1米75,體重卻有90公斤,挺着個圓滾滾的啤酒肚,走起路來氣喘吁吁。他平時愛吃愛喝,尤其是海鮮和燒烤,幾乎每周都要和朋友聚一次,啤酒配大蝦是標配。家裡人常說他:「你這身材,得注意點了。」他卻滿不在乎地笑:「男人嘛,有點肚子才顯得有福氣!」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8年前,應先生體檢時查出了糖尿病。當時醫生告訴他,血糖偏高,要開始打胰島素控制。他聽完也沒當回事:「我才30多歲,又沒啥癥狀,不至於吧?」醫生叮囑他定期測血糖、調整飲食,他嘴上答應,心裏卻想:「打上胰島素不就行了?哪有空天天測血糖?」

從那以後,他的日子照舊過。胰島素倒是打了,但劑量從沒調整過,血糖監測更是屈指可數,一年也就測個兩三次。他總覺得:「我這麼壯,糖尿病能把我怎麼樣?」妻子小麗偶爾念叨幾句,他還嫌煩:「你看我活得好好的,別瞎操心!」就這樣,8年過去了,他從沒認真管過自己的病。

從嘔吐到ICU:一場驚心動魄的連鎖反應

回到慈溪後,應先生被送進當地醫院。醫生初步判斷是急性胃腸炎,開了點消炎藥和補液。可沒過多久,他的狀態急轉直下:不僅噁心嘔吐沒停,還開始發熱、頭暈,連說話都費勁。醫生趕緊完善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他的血糖高達55mmol/L(正常值小於7.8mmol/L),血液里還有大量酮體,確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這不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嗎?」小麗嚇得腿都軟了。醫生解釋:「血糖太高,身體分解脂肪供能,產生大量酮體,導致血液變酸。這種情況很危險,不及時處理可能會致命。」應先生被緊急轉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住進了ICU。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更糟的是,第二天檢查發現,他的肌鈣蛋白高達26.51μg/L(正常值小於0.0342μg/L)。醫生懷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情況危急。ICU、心內科、內分泌科的專家緊急會診,反覆檢查後才鬆了口氣:肌鈣蛋白升高是酮症酸中毒的「副作用」,不是心臟問題。治療重點還是控制血糖、糾正酸中毒。

經過胰島素治療和補液,兩周後,應先生的病情終於穩定,順利出院。小麗抹着眼淚說:「差點以為你回不來了。」

全家吃生蚝,為何只有他中招?

一家四口吃了同樣一盆生蚝,小麗和兩個孩子屁事沒有,為什麼偏偏應先生進了ICU?內分泌科醫生張龍一語道破:「問題不在生蚝,在他8年前就沒管好的糖尿病。」

張龍仔細詢問了應先生的病史,發現他雖然打了8年胰島素,但血糖控制得一塌糊塗。這次住院,他的糖化血紅蛋白高達11%(正常目標小於7%)。糖化血紅蛋白反映了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11%說明他平時的血糖高得離譜。張龍推測,這次胃腸炎只是導火索,真正的禍根是長期失控的糖尿病。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他以為打了胰島素就萬事大吉,其實胰島素劑量要根據血糖調整。」張龍說,「劑量不夠,血糖控制不住;劑量過大,又可能低血糖。他完全是『憑感覺』用藥,等於慢性自殺。」

這場胃腸炎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應激狀態下,他的血糖飆升,身體拚命分解脂肪,酮體堆積,最終釀成大禍。而小麗和孩子們沒糖尿病,自然沒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隱形殺手有多可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到底是什麼?張龍解釋:「這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之一。血糖過高,胰島素不足,身體沒法用葡萄糖供能,就開始分解脂肪。脂肪分解產生酮體,血液變酸,擾亂全身代謝。」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數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在5%-10%之間,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昏迷、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癥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像喘不過氣),嚴重時還會意識模糊

張龍補充:「應先生還算幸運,發現得早。如果再拖一天,可能就沒命了。」

為啥這麼多人管不好糖尿病?

應先生的故事不是個例。張龍說,他見過太多這樣的患者:確診糖尿病後不當回事,覺得「沒癥狀就沒事」,結果拖到併發症才後悔。根據《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22),中國有1.4億糖尿病患者,其中一半以上血糖控制不達標。

為什麼管不好?原因五花八門:

  1. 忽視監測:像應先生這樣,一年測不了幾次血糖,完全不知道自己病情怎麼樣。
  2. 用藥隨意:胰島素或口服藥不按醫囑調整,劑量不對,效果打折。
  3. 管不住嘴:高糖高脂隨便吃,海鮮燒烤加啤酒,血糖想不高都難。
  4. 不動彈:久坐不動,體重超標,加重胰島素抵抗。

張龍感嘆:「糖尿病是慢性病,醫生只能開藥,管好它全靠患者自己。應先生這次是撿了條命,但下次未必這麼幸運。」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糖友自救指南:別讓「禍根」再發芽

這場風波讓應先生徹底醒悟,出院後他跟張龍表態:「以後我一定好好管!」張龍給他開了份「自救清單」,也適合所有糖友:

  1. 每天測血糖:早晚各一次,尤其是飯前飯後,記錄下來給醫生看。
  2. 按時用藥:胰島素或口服藥別亂調,有問題找醫生。
  3. 管住嘴:少吃高糖高脂,像生蚝這種高嘌呤食物也得悠着點。
  4. 邁開腿:每天走路半小時,控制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5. 定期複查:每3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目標控制在7%以下。

張龍叮囑:「血糖控制好了,酮症酸中毒這種事就不會找上門。別等到進了ICU才後悔。」

應先生的反思:從「無所謂」到「要命」

出院那天,應先生看着病曆本上的診斷,苦笑了一聲:「8年前要是聽醫生的話,也不至於這樣。」他跟小麗說:「以後我不瞎吃了,血糖儀我隨身帶着,咱倆一塊兒監督。」

小麗也鬆了口氣:「你沒事比啥都強。這次旅行沒玩好,下次我還想帶你去廣州,吃頓安全的海鮮。」應先生哈哈一笑:「行,但生蚝我最多吃一隻!」

這場「3隻生蚝進ICU」的經歷,像一記重鎚,敲醒了應先生,也敲響了所有糖友的警鐘。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當回事。

3隻下肚,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 - 天天要聞


結尾:健康面前,沒有僥倖

43歲的應先生,用一場ICU之旅換來了教訓。3隻生蚝看似無辜,真正的「兇手」是8年失控的血糖。我們總覺得「年輕」「沒癥狀」就能扛過去,可身體不會跟你講情面。健康這東西,平時不在意,出事就晚了。

所以,別再「跟着感覺走」了。管好血糖,管好自己,別讓下一個「應先生」是你。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3隻下肚,浙江男子進了ICU!家人吃了都沒事,沒想到禍根竟已埋了8年》,寧波晚報,2024-03-24。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Diabetic Ketoacid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2021。

《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22。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諺語「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今天我們還要遵守嗎? - 天天要聞

諺語「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今天我們還要遵守嗎?

「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是一句反映農忙時節的諺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芒種節氣後夫妻短暫分床睡覺,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這句諺語還適用於我們當代生活嗎?一、千年農諺的起源明代的《農政全書》里提到的「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這一諺語,最早可追溯至
人福醫藥RFUS-949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 天天要聞

人福醫藥RFUS-949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智通財經APP訊,人福醫藥(600079.SH)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葯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宜昌人福」)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的RFUS-949片《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本品開展用於急慢性疼痛的臨床試驗。...
常山藥業:艾本那肽最終能否獲批上市及獲批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常山藥業:艾本那肽最終能否獲批上市及獲批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訊,常山藥業(300255.SZ)發佈公告,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2025年5月27日、2025年5月28日、2025年5月29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艾本那肽注射液尚未上市銷售。公司艾本那肽注射液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經獲得國家葯監局...
中央巡視組進駐後,「亞洲最大醫院」原院長被查! - 天天要聞

中央巡視組進駐後,「亞洲最大醫院」原院長被查!

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闞全程 資料圖闞全程,男,漢族,1963年9月出生,河南光山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博士文化程度。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
11.98萬的小鵬,上市一小時賣了12566台! - 天天要聞

11.98萬的小鵬,上市一小時賣了12566台!

後台回復品牌免費獲得《50本品牌營銷必讀書》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5月28日晚間,小鵬汽車微博宣布:「小鵬MONA M03加推Max、Plus新版型,上市1小時大定12566台!超過去年上市同期,其中Max版訂單佔比83%!」 五月的北京已經有了夏天的熱乎勁兒,751D·PARK那個滿是鋼鐵廠房的地方,昨天來了群看熱鬧的人。 ..
煙齡40年、每天4包煙,70歲「老煙槍」3個月成功戒煙的秘訣原來是…… - 天天要聞

煙齡40年、每天4包煙,70歲「老煙槍」3個月成功戒煙的秘訣原來是……

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通訊員 張樂昕 程婉琳5月28日,湖北襄陽襄州區民發廣場上氣氛熱烈,人群圍聚。在第38個世界無煙日到來之際,由襄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多家單位舉辦的2025年襄陽市「世界無煙日」活動在此拉開帷幕,百餘名市民齊聚現場,聆聽戒煙故事、簽署無煙承諾,身體力行傳遞健康理念。「煙齡40年,用了3個月成功...
想讓血管越來越乾淨,這5樣食物要多吃!越吃身體越健康 - 天天要聞

想讓血管越來越乾淨,這5樣食物要多吃!越吃身體越健康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喜報】樂安縣中醫院再添3個省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 天天要聞

【喜報】樂安縣中醫院再添3個省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來源:樂安發佈】喜報5月21日,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發佈了《關於開展江西省名中醫、江西省基層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的通知》,樂安縣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袁明華成功入選江西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項目名單,主任中醫師謝建明、副主任中醫師潘富榮成功入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