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問丨76歲大爺確診乳腺癌,什麼樣的男性要當心?

2025年06月19日22:50:19 健康 4606













夜問丨76歲大爺確診乳腺癌,什麼樣的男性要當心? - 天天要聞
夜問丨76歲大爺確診乳腺癌,什麼樣的男性要當心? - 天天要聞



長沙76歲的吳大爺在10餘年前就發現左邊乳房出現一個約2cm大小的包塊,但因其不痛不癢,就沒太當回事。沒想到,近兩年來腫塊越長越大,偶爾還有輕微脹痛。吳大爺到醫院檢查,結果高度可疑為乳腺惡性腫瘤,於是做了切除手術,其病理診斷證實為乳腺惡性腫瘤。目前,吳大爺經過治療已出院。





問  題

男性也會患乳腺癌什麼樣的男性要小心乳腺癌?




ai 答

夜問丨76歲大爺確診乳腺癌,什麼樣的男性要當心? - 天天要聞

胸和乳腺是兩回事。無論男女,生來就有乳腺。只是男性隨着睾丸發育,體內雄激素增多,對乳腺組織的發育有抑制作用,並隨失用而退化,因此沒有外顯,但腺體組織一直存在。而只要具備乳腺組織,就存在發生乳腺癌的可能。


據統計,全球每年新增約2.6萬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僅佔到全部乳腺癌(男性及女性)的1%左右,但其危害不容小覷。數據顯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84%,顯著低於女性的90%。

什麼樣的男人要小心乳腺癌?


有家族遺傳史、有基因(brca1、brca2、chek2、pten)突變、年齡大、肥胖、激素水平異常(患有糖尿病、肝臟疾病、睾丸異常)的男性,會更易患乳腺癌。


長期飲酒、吸煙,以及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或放射線,也可能與男性乳腺癌的發生有關。此外,在高磁場、高溫環境中工作,或者接觸汽油和廢氣,也會增加男性乳腺癌的風險。


男性乳腺癌的臨床表現跟女性乳腺癌相似,主要包括:


1. 乳房腫塊:這是最常見的癥狀,通常無痛,質地較硬,邊緣不規則,多位於乳暈下方。


2. 乳頭異常:可能出現乳頭內陷、偏移或溢液,溢液可能為血性或漿液性,一般單側出現更要引起注意。


3. 皮膚改變:乳房皮膚可能出現凹陷、皺縮、紅腫或潰瘍,類似「橘皮樣」改變。


4. 腋窩淋巴結腫大:部分患者可觸及腋窩淋巴結腫大,提示可能轉移。


5.乳頭或乳暈區濕疹樣改變:類似濕疹的皮膚變化,可能伴有瘙癢、糜爛、脫屑、結痂等病變,一般是單側出現。


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對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建議40歲及以上的人群要每年定期進行乳腺癌篩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提前至35歲甚至更早。


除了定期檢查,也可以通過自查來早期發現乳腺癌。建議每月進行一次自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儘快就醫。





部分文字及圖片由ai生成

更多新聞
· 夜問丨「一騎紅塵」怎麼讀?「qí」還是「jì」?· 夜問丨快避雷!小女孩被玩偶鐵絲扎傷眼睛,軟萌的它竟暗藏危險?· 夜問丨傳染性特彆強!一個動作27歲小伙差點「毀容」!這種疾病竟能蔓延全身?
分享熱點,請點亮👇「推薦」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着用來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着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