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鬆動的幕後黑手,這些原因你得知道

2025年06月19日20:32:04 健康 1000

牙齒鬆動的幕後黑手,這些原因你得知道 - 天天要聞

牙齒鬆動並非 「衰老專屬」—— 年輕人啃骨頭硌到牙突發鬆動,孕期女性發現牙齒變 「晃」,甚至青少年出現多顆牙鬆脫…… 牙齒鬆動的背後,藏着 四大類 「破壞因素

一、牙周炎:就像啃噬牙槽骨的 「白蟻」

核心傷害:牙菌斑牙結石長期刺激牙齦,炎症如 「白蟻」 侵蝕 牙槽骨(牙齒的 「地基」) ,地基逐漸萎縮,牙齒自然鬆動。

慢性牙周炎(成年人高發)
初期僅刷牙出血口臭,待發現牙齒鬆動時,牙槽骨可能已被 「啃蝕過半」,晚期整排牙齒如 「搖搖欲墜的危房」

侵襲性牙周炎(青少年 「隱形殺手」):
十餘歲即可發病,進展極快!半年內多顆牙齒或突然鬆動,家長常誤判為 「換牙」,錯失黃金治療期。

二、外力衝擊:牙齒的 「急性外傷」

兩種傷害模式:

直接衝擊:
摔倒、撞擊、咬硬物→ 牙周膜撕裂牙槽骨骨折,牙齒似 「被連根拔起」,被瞬間鬆動、移位。

長期慢性傷害:
牙列不齊(齙牙、地包天)夜磨牙緊咬牙牙齒長期受力不均,受壓側牙槽骨逐漸 「崩塌」悄然鬆動
正畸加力過猛假牙適配不良→ 也會加速牙齒鬆動

三、炎症與腫瘤:牙根下的 「暗涌」

根尖周炎
蛀牙、外傷未及時治療→ 牙髓發炎化膿,炎症從牙根尖 「迸發」,就像「氣球膨脹」 一樣頂松牙齒。急性期劇痛,消炎後多可挽救。

頜骨疾病:
頜骨骨髓炎(細菌感染)、腫瘤→ 直接破壞牙槽骨結構,或擠壓牙齒,導致 多顆牙齒同步鬆動、移位 ,甚至牙槽骨 「破潰」

四、全身健康:牙齒鬆動的 「連鎖反應」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 免疫力下降,牙周炎反覆爆發,加速腐爛,牙齒鬆動風險較常人升高 。

骨質疏鬆:
骨密度降低→ 牙槽骨同步變脆,尤其老年人,輕咬硬物都可能致牙齒鬆脫。

特殊時期:激素波動的 「臨時影響」

換牙期:恆牙萌出 「頂落」 乳牙,屬生理性鬆動(勿隨意拔除)

孕期 / 經期:激素變化使牙齦、牙周膜更敏感,或出現 暫時性輕微鬆動 ,產後 / 經期後多可緩解。

牙齒鬆動的 「求救信號」,切勿忽視!

這些情況快去看醫生:

鬆動伴牙齦出血、腫痛(提示牙周炎 / 根尖炎急性發作);

外傷後牙齒移位、劇痛(可能伴牙槽骨骨折);

多顆牙齒突發鬆動(警惕侵襲性牙周炎或全身性疾病)。

可挽救的牙齒別放棄:
若未達 「三度鬆動」(晃動感強烈,瀕臨脫落),通過洗牙、根管治療、松牙固定,多數牙齒可 「保留」。


牙齒鬆動的本質是 「支持系統」 的崩塌 —— 從牙槽骨到全身健康,環環影響牙齒穩固。早發現、早干預,方能讓牙齒 「紮根」 更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 天天要聞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牛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 天天要聞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腎囊腫作為一種良性疾病,大多數沒有什麼明顯異常。一旦有異常,尿液往往是最早出現變化的。正常情況下,脾會將身體中的水液運到腎,通過尿液排出去。如果腎囊腫導致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水液的正常輸布就會受到阻礙。這些無法被及時輸送的水液會在體內不斷積聚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