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覺得手、腳、臉或者其他部位有點麻麻的,彷彿是血液不暢流,神經被壓迫了。或許我們也會覺得,這樣的小麻痹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坐久了、睡不好、或者壓到神經了嗎?
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麻感,可能是身體在發出一個警告信號,它可能在暗示,某些重要的器官已經出現問題了。
作為一位在醫院工作多年的醫生,我接觸到過許多這樣的病例,有些病人剛開始的時候也只是抱怨手腳發麻,結果卻發現,身體內部已經悄悄積累了很大的病理問題。
我經常聽到一些病人說,自己只是在某個特定位置感到麻,或者某個部位偶爾發麻,沒什麼大不了,等會兒自己就好了。
的確,有些麻感可能和我們姿勢不對或者長時間某個部位受壓有關,但如果這種麻感經常出現,特別是集中在特定的部位,背後可能藏着不容忽視的病理變化。
手指麻木
你知道嗎,很多人覺得手指發麻只是睡姿不好,或者工作太久手腕被壓到了,的確,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但如果手指麻木的癥狀反覆發生,尤其是伴隨着手部力量下降,握不住東西,那麼背後隱藏的可能就是糖尿病引發的神經損傷。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它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和神經的功能,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糖尿病神經病變。
神經病變的早期癥狀可能僅僅表現為手腳的麻木,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熬夜多了」或者「工作壓力大」,直到手指開始不能靈活自如地抓住物品,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有一位患者,抱怨說自己的手指老是麻木,特別是在早上醒來的時候最為明顯,起初他也沒放在心上,以為是睡姿不對導致的,可是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個月,越來越頻繁,甚至有一次差點把手裡的熱水杯掉了。
這時候我給他做了相關檢查,發現他的血糖已經處於偏高狀態,經過進一步的診斷,確認了他已經發展成了糖尿病,並伴有輕度的神經損傷。
如果他能早點重視自己手指麻木的情況,及時進行血糖的控制,也許就能有效減緩病情的發展。
腳底麻木
你有沒有過腳底麻木的經歷?這種感覺像是走路時一隻腳底下被壓住了,或者像是走得太久,腳底板一時無法適應,但腳底的麻木有時並不那麼簡單。
有一位患者,他說自己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腳底常常會有麻木的感覺,剛開始也不覺得有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在辦公室一側的樓梯上走着走着,忽然感覺到腳底一陣劇烈的疼痛,連站都站不穩,險些摔倒。
經過檢查,我發現他左腿的血管有明顯的血栓形成,腳底的麻木感正是血液流動不暢的信號。
其實,腳底麻木往往提示着下肢的血液循環可能存在問題,尤其是深靜脈血栓的早期癥狀之一,長時間坐着,尤其是坐得不動,腿部的血液循環會受到影響,血液容易滯留在下肢靜脈,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血栓形成。
最初,麻木可能只是小小的信號,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血栓逐漸加大,就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比如腿部腫脹、疼痛、甚至靜脈栓塞。
面部麻木
面部麻木,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是睡覺時臉部被壓到,或者是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導致的,但是,如果這種麻木持續時間較長,特別是伴隨有頭暈、噁心、眼睛視力模糊等癥狀,那就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
腦中風並非只有嚴重的癱瘓才算髮病,很多時候,腦部的供血出現問題,最早的癥狀就是面部麻木。
這個時候,面部的感覺減退、麻木可能只是短暫的,然而如果這種麻木的現象反覆發生,就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位患者,她的面部右側突然間變得麻木,嘴巴歪斜,眼睛睜不開,她以為是神經受壓造成的,不怎麼當回事,直到過了幾個小時後,麻木並沒有消失,反而有些加重。
她決定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她正處於腦部供血不足的狀態,腦部血管已經出現了輕微的狹窄,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引發腦中風,經過積極的治療,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也提醒了我:很多時候,面部麻木並不是小事,它可能是神經系統受損的預警,特別是涉及到腦部的血流問題,千萬不能忽視。
麻感是身體的警示信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前兆,而我們平時往往容易忽略這些微小的變化,覺得只是工作壓力大,或者是睡覺姿勢不當所致。
但是,隨着病情的逐步發展,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麻木感可能成為更嚴重問題的根源,事實上,麻木和痛感都應該引起足夠的警覺,早發現,早治療,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麻木不僅僅是小問題,它可能是在提醒你,某個關鍵系統正在出問題,手指、腳底、面部這些常見的麻木部位,它們可能只是一些簡單的小癥狀,但它們也是警報的信號。
如果你發現這些麻木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或者伴隨其他不適,最好儘早就醫檢查,別等到病情發展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再後悔。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麻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1]蔡清河.2016—2022年汕頭市肺結核合併糖尿病患者臨床特徵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防癆雜誌,2024-06-25